大明:家叔胡惟庸 第39章 打卡,开国大典一日游

作者:半颗西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0 00:31:56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大明洪武元年(1368年)。

正月初四。

朱元璋改应天为南京,于紫金山上,设五色土社稷坛,焚沉香木上达天听。

当那浓浓的沉香青烟,混杂着木香味,飘满整个社稷坛时。

朱元璋手捧大儒宋濂所作的《即位诏书》,立于坛前,向上苍禀报起了自己这些年的所作所为。

为何要打仗?

以及称帝的原因。

诏书中,对未来如何治理大明,改善民生…林林总总的事也做了规划,并把这份工作报告念给高天之上的昊天上帝听。

胡翊虽是正六品官,但因为钦赐的绯红官衣和麒麟补子,在这一身荣耀加成之下,也是早早地就来到半山腰的位置,和这帮朝廷大员们,恭敬地站在台阶上。

官员们排成长长的队伍,一直蔓延到了山脚下,父亲胡惟中也在山脚下站立着。

读罢《即位诏书》,在社稷坛的大鼎中焚化后,朱元璋发出了自己作为大明皇帝的第一道圣旨:

“洪武元年正月初四册封圣旨

册皇太子朱标制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膺昊天之眷命,肇基景命,建极绥猷。咨尔嫡长子标,岐嶷夙成,仁孝天禀,夙夜孜孜,克勤克慎。兹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

尔其慎守器于重离,懋修德于青陆。敬天法祖,亲贤爱民,用承宗庙之重,永保邦家之隆。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山脚下的人,听不到声音。

于是每隔10米,台阶上就站着个声音洪亮的传旨太监,复述圣旨内容,一直把旨意传到山脚下去。

以朱标为皇太子,以马秀英为皇后。

以李善长为左丞相,徐达为右丞相,统率六部文武百官。

以李文忠为大都督府大都督,节制诸军。

设立御史台,以刘基为御史中丞,统率天下言官。

对主要机构进行册封后,左丞相李善长手捧《大明律》,对一些重要的律条进行宣读。

胡翊站在半山腰,顶着两个大眼袋,有点想打瞌睡。

朱元璋非常看重朱静端的册封,昨夜又把胡翊召去,天还没亮,就为朱静端做最后诊断。

胡翊告诉朱静端,该休息的时候一定要多休息,她虽然脚不瘸了,却都是靠着几根脚趾在额外发力,最多坚持一个来时辰,就会脚趾麻木了。

到了那时,控制不住平衡,不仅又会走路不稳,还有可能会摔倒。

就是因为昨夜几乎没怎么睡,这个祭天开国的大典,把胡翊熬的很痛苦。

好不容易挨到祭天结束,这还没完呢。

浩浩荡荡的人马,这又赶回皇宫。

奉天殿前,巨大的广场上。

今日,凡在京的大明七品及以上官员,都在广场上站定。

朱元璋命人将龙椅搬到奉天殿外,坐在龙椅之上,身穿龙袍,脚下是高高长长的台阶。

群臣们站在底下,仰视着皇帝,三拜九叩,向皇帝和皇后见礼。

胡翊心里只想骂街。

先跪地叩头三次,然后站起来喊“吾皇万岁”。

然后再叩头三次,站起来拜着喊万岁。

最后再来一遍,喊“万万岁”。

喊完了朱元璋,朱标站上前来接受朝拜。

给朱标还得叩四次头,站起来拜四次。

随后是朱樉、朱棡、朱棣、朱橚等皇子们。

他们今日上殿,穿上了蟒袍。

胡翊他们又得二跪六叩。

这一通折腾完,终于轮到朱静端了。

从凌晨开始,朱静端就开始接受宫人们的妆造,又谨记着胡翊的话,一直坐在那里等候着。

现在祭天完毕,回到了奉天殿。

弟弟们都已经册封完毕,轮到了朱静端,她很激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惟周室启亲亲之典,汉廷隆贵贵之仪。咨尔南昌王女朱静端,毓秀宗藩,禀灵璇室。幼承闺训,孝友本于性成;长协彝章,柔嘉孚于壸教。虽属从女之列,实同己出之慈。

往者草昧艰屯,尔父早捐馆舍;朕躬抚孤弱,视若腹心。今特晋封为福成长公主,锡之金册,增岁禄至八百石。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此时的朱静端,一身大红色绣凤描金礼袍,头戴凤冠,手捧玉圭。

她身后跟着朱静敏和朱静娴,两个妹妹第一次经历这样大的场合,难免有些怯场。

听到宣旨后,朱静端清了清嗓音,嘱咐身后的朱静敏和朱静娴道:

“别怕,跟着姐姐走。”

说罢,朱静端稳步上了台阶,举止端庄,落落大方,从容来到皇帝面前领旨谢恩,手中捧起敕封的金册。

“礼成!”

“众群臣们参拜福成长公主!”

此时此刻,满朝文武二跪六叩,浩浩荡荡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奉天殿广场:

“公主殿下千秋!”

“公主殿下千秋!”

站在高台上,看着脚下百官朝拜向自己,朱静端的那颗大心脏使她矗立在群臣们面前,毫不怯场。

可是,眼中泪水却在打转。

出生丧父,九岁丧母,又留下身体残疾。

如今二十三岁,终于做了个正常人,别的孩子们出生就能拥有的身体健全,她在二十三岁才终于如愿获得了。

坐在朱元璋身边的马皇后,更是感慨万千,女儿有了今日,她这个当娘的,又怎能不泪流满面?

册封过公主后,便是加封群臣的赐官环节。

大明的第一次大封公爵,发生在洪武三年,现在只是为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有功之士们,进行赐官封赏,叫他们有个官位前途。

大典一直进行到下午,才开始赐宴。

大臣们的面前,摆着两份菜。

一份是肉羹美酒,一份却是咸菜窝头。

朱元璋首先拿起窝头,就着咸菜先吃了一口,而后站起来,对文武百官们语重心长的说道:

“咱今天赐的这顿饭,里头有个讲究,你们现在是开国了,也做官了,可是做人不能忘本,咱们发迹以前都是平头百姓,受着元鞑子的盘剥,现在做了官,翻身了,你们不能反过来去盘剥百姓,一餐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啊!”

当开国大典终于结束时,天色也快黑了。

大明终于开国,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群臣们掩饰不住兴奋,今日的赐官封赏,让大家伙儿都有了一份前途,未来的生活有了保障。

散班时,沐英远远地走过来,和胡翊站在了一处,笑着问道:

“咱俩到底谁大啊?”

胡翊报上了自己的年龄,沐英无语的道:

“我比你大,以后却要管你叫姐夫呢。”

胡翊看着这个未来的小舅子,身边来来去去又有这么多的大臣,出言制止道:

“沐将军,现在可不能这么叫啊,还没到时候呢。”

沐英却是笑着说道,“不怕,现在咱家的亲戚们,哪个不知道你和大姐的事?”

沐英是来辞行的,开了国,就要带兵打仗去了,来此跟胡翊告个别:

“我要去前线统兵,跟着保儿哥灭元鞑子,北伐路漫漫,下次相见不知要何时,也许等我们下次回来,你都已经和大姐成亲了,我先在这儿提前遥祝你们。”

沐英走后,胡惟庸寻摸着也找到了胡翊,拉着胡翊说道:

“二侄子,今日这种大场面,许多你以前见不到的大人物也都在此地,走,我带你去引见李丞相。”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