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公公转告我叔父,为朱姑娘治脚断然没有问题,请他不必忧心,大明开国在即,事务堆积,请叔父专心国事即可。”
许公公点头道,“我这就去回话,这数九寒天的,时间长了再冻坏了胡惟庸大人。”
胡翊当夜睡的极香,对于脚伤的事,他很放心。
但朱静端就不同了,她这一夜,翻来覆去,心中既有不安,也有委屈。
既不甘心,却又想要认命。
九岁那年,协助将士守城造成的脚伤,导致她成为了别人口中的“瘸子”。
虽然那些人明面上不敢说,但是,私底下的议论就多极了。
十四五岁时,朱元璋想把她赐婚,下嫁给别的将领。
却因为腿伤,人家沉默着,既不答应,又不敢在朱元璋面前回绝。
朱静端把心一横,大不了这辈子孤仃一人,他们看不起她,她还看不起他们呢。
她可以一生不嫁!
背负着“瘸子”的名头,拖到23岁的年纪,也让人嘲笑了十四年。
若是真能在开国大典当日,端端正正的走上奉天殿,风风光光的受封,在天下人面前打破这个“瘸子”的印象。
这对于她来说,自然是关系到此生命运的大事。
不止是关系到命运和心态,更是为争这一口气!
可是,现在还剩下六天,万一要是差了一点,好不了呢?
她会丢丑。
册封当日,她会在天下人的面前,从一个瘸子变成另一个瘸子公主。
而更加危险的是胡翊。
若是因此惹怒了朱元璋,以父亲的脾气,会放过胡翊吗?
朱静端穿着木鞋,在屋里走了大半夜,疼的冷汗直流。
第二日一早,她无精打采的从闺房走出来。
马秀英手里正端着笸箩,在里面寻找针线,看到朱静端起床了,笑着打趣道:
“从前都是我家端儿第一个起,怎么今天就睡过头了?”
朱静端疲惫的走过来坐下,欲言又止,等了良久之后,终于还是艰难地开了口,问马秀英道:
“娘,如果到开国那天,若是我的脚走路还有一点不稳当,爹会不会杀了他?”
马秀英琢磨着这句话,凑近了去看朱静端的眼睛,里面有不少根血丝。
这丫头没睡好的原因找到了,原来一晚上都在纠结这个呀?
马秀英放下笸箩,拉起朱静端的手,轻拍着安慰道:
“你爹那个倔驴脾气是犟了点,如果真有这一天,娘肯定会为他求情的,不仅娘要求情,还要让标儿、你姑父都来求情,不要担心了。”
朱静端还是放心不下,话到嘴边,几次都又咽了回去。
犹犹豫豫,最后一咬牙,她终于把这话对马秀英说了出来:
“娘,其实…其实册封公主的大典,我也不是非去不可的,要么就让妹妹们去,我就在后宫受封吧。”
马秀英一时间有些泪目,过来将朱静端拥在怀里,拍着肩膀,叹了口气说道:
“这孩子,命就够苦的了,性子还这么苦,把这许多的事情都背负在自己身上,藏在心里,真是苦了你了。”
时间过去不久,胡翊过来探望来了。
依旧是提着医箱,进来之后坐下,拿起医箱里的簿子就开始问症状、体感,然后做记录。
但是,胡翊敏锐的察觉到,朱静端穿过的特制木鞋上,似乎有血迹。
凑近了仔细一看,确实是血迹,胡翊这下有些不解起来。
此时再去点数那些药包,胡翊发现,昨天的泡脚药,朱静端全都没用。
胡翊没有当着马秀英的面说,而是在屋里准备兑药粉的时候,这才提起了话头来:
“朱姑娘,这个药…你昨天怎么没泡?”
朱静端坐在椅子上,心里有些愧疚,不好意思的说道:
“我还是有些不放心,我想早点好,距离大典只有六天了。”
说到这里,朱静端心里还是忍不住幻想,又想抓住一丝希望,问胡翊道:
“胡郎中,你说,我真的能够在开国大典那天,把路走稳吗?”
朱静端怯怯地问着。
胡翊有些心疼,他好像有些明白了,也理解朱静端的做法。
随后,胡翊目光坚定,语气中带着自信说道:
“你放心,于别的方面,我说的话不一定有用,于医道上,一定不会耽误疗效的。”
说罢,胡翊把木鞋收了,说起道:
“现在不需要穿木鞋了,初期放脚是最快的,你现在的脚弓已经快要恢复正常,脚趾也已经分开一些了,可以用上一些力道,走起路来就能抓地,停药后最多三天,脚骨恢复了硬度,就不会再颠了。”
胡翊说到这里时,朱静端有些自责,声音也小了许多,说道:
“对不起,还是我心忒急,我记得你说过,多泡几天脚效果更好,现在耽搁了,后面就要吃更多的苦头来弥补。”
胡翊翻了个白眼,却是一脸轻松的说道:
“反正药已经停了,再叹气也没用,今日停药错失的,来日再想办法补,总之,你信我就好,我肯定不愿你当着满朝的官员,还有那几万双盯着你的眼睛的面,在开国大典上丢丑的。”
“嗯。”朱静端开心的点了一下头。
胡翊嘱咐道:
“这次算个例外,下次不许了。”
朱静端再次乖巧的点头道,“嗯”。
“那就好,药已经停了,我明天就先不来了,后天来见你,到时候送你个礼物。”
胡翊从坤宁宫出来,就开始接受李贞的魔鬼训练。
李贞现在教他练腰腹的力量,主要做些步射的练习,胡翊入门后,现在隔着大概四十步练箭。
转眼,除夕日就来了。
坤宁宫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胡翊今天带着一个鸡毛毽子,来找朱静端。
今天,朱静端走起路来稳顺多了,就是还有一点僵硬,所以教她踢毽子就是最好的锻炼方式。
朱静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很没有自信的站在那,审视着手里这个毽子。
她上次踢,还是在好几年前,当时摔了一跤,引来朱棣和朱橚一片笑声。
“我真的行吗?”
就在朱静端还在迟疑的时候,胡翊已经一脚把毽子踢向了朱静端。
朱静端急忙伸脚去接,再加上身边的朱静敏,玩闹着又摔了几次,倒是逐渐掌握住了平衡。
很快,老朱家的瘸脚长公主,就变得不瘸了。
看着朱静端踢的越来越稳健,远远地,朱元璋带着朱标,还有朱棡、朱橚几个儿子们也过来了。
孩子们一起加入到战团中间,朱静端此时化作了主角,开始了她的炫技。
朱元璋远远地站在走廊处,不敢出声惊扰,只是就这么看着,面带微笑,心情好到了极点。
这一天终于来了,而他等这一天,足足等了十四年!
“传旨,晚上赏胡翊一桌丰盛的年夜饭!”
胡翊的22岁,在除夕的爆竹和欢笑声中度过了。
即便没有家人在身边陪伴,但是酒肉管饱,还都是宫中御厨们做的,味道好极了。
转眼之间,这个年便过去了。
正月初四,开国大典的日子,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