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烽烟 第64章 夜入咸阳访故人

作者:罗密欧与忽必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2-24 01:06:06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夜色深沉,一轮弯月悬挂在漆黑的夜幕中,洒下淡淡的银辉。

一辆不起眼的辎车,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驶入了咸阳城。

城门守卒只是例行公事地扫了一眼,便挥手放行,毕竟这深夜入城的辎车,多半是运送粮草辎重的。

辎车在空旷的街道上缓缓行驶,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轻微的辘辘声。

午夜时分,咸阳城内早已万籁俱寂,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更添几分静谧。

靠近王城的正阳坊,街道两旁高墙耸立,深宅大院鳞次栉比,更显森严。

到了正阳坊深处,辎车停了下来。车夫低声禀报道:“先生,李府到了。”

车帘掀开,一个身着粗布麻衣,头戴斗笠的男子走了下来。

斗笠遮住了他的面容,只露出略显尖削的下巴。

他身材瘦削,却透着一股精干之气。

此人正是尉缭。

他走到李府门前,轻轻叩响了门环。

沉重的门环撞击着厚重的木门,发出沉闷的响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不一会儿,一个门吏从门内探出头来,睡眼惺忪地问道:“何人深夜叩门?”

“在下尉缭,求见李长史。”尉缭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门吏一听是求见李长史的,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将尉缭迎了进去,并派人进去通报。

片刻之后,李府大门再次打开,一个身着官服的中年男子快步走了出来,脸上堆满了笑容。此人正是李斯。

“尉兄!真是你!快进来!”李斯一把抓住尉缭的手,热情地将他拉进了府内。

“李兄别来无恙?”尉缭摘下斗笠,露出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庞。

“哈哈,托尉兄的福,一切安好!”李斯大笑一声,引着尉缭穿过庭院,来到一间雅致的书房,“来来来,尉兄请坐,深夜造访,可是有什么要事?”

尉缭在李斯对面坐下,目光炯炯地盯着他,“此番前来,是想与李兄聊聊当今天子。”

李斯闻言,微微一愣,随即笑道:“哦?尉兄对大王有何高见?”

尉缭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我想……亲自评判他。”

烛火摇曳,在书房的墙壁上投下跳动的光影。

尉缭的话语在空气中回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李斯微微眯起眼睛,端起茶杯轻抿一口,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评判天子?”片刻后,李斯放下茶杯,嘴角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尉兄好大的口气啊。不过,你我相识多年,你是什么样的人,我李斯还是清楚的。”

“哦?李兄觉得我是什么样的人?”尉缭反问道,目光锐利如鹰隼。

李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陷入了回忆之中。“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相遇吗?那是在楚国上蔡的驿站……”

思绪飘回到多年前,那时的李斯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楚国小吏,满怀抱负却无处施展。

他出身贫寒,目睹了老鼠在厕所里觅食的肮脏和在粮仓里偷吃的优渥,深感地位卑微的痛苦。

于是他辞官求学,拜入儒学大师荀卿门下,希望能习得治国安邦之策,改变自己的命运。

“那时的我,对未来充满了迷茫,”李斯的声音有些低沉,“在驿站里,我偶然捡到一本遗失的简册,上面记载着兵法韬略,见解独到,令人叹服。我意识到,这简册的主人绝非等闲之辈。”

李斯顿了顿,目光转向尉缭,“后来我才知道,那简册的主人,竟然就是你。”他从书架上取下一个木盒,轻轻打开,里面静静地躺着一卷竹简,保存得完好无损。

“这么多年,我一直妥善保管着它,未曾打开。”

尉缭的目光落在木盒中的竹简上,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他缓缓伸出手,将竹简取出,指尖轻轻摩挲着竹简上的文字。

“这……”尉缭的声音有些颤抖,“这难道是……”

他突然停了下来,抬头看向李斯,眼中精光闪烁。

“李兄,”尉缭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你可知,这简册……”

尉缭的声音有些颤抖,“这难道是…《尉缭子》的残篇?”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展开竹简,一行行熟悉的文字映入眼帘,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正是家父所著,没想到会在你这里见到。”

李斯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家父?难道…你是…”

尉缭将竹简重新卷好,郑重地放回木盒。“不错,在下正是尉缭,第四代尉缭。”

李斯恍然大悟,难怪此人谈吐不凡,见识卓绝,原来竟是那位兵家奇才的后人。

他起身,对着尉缭深深一揖,“久仰大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尉缭亦回礼道:“李兄过誉了。”

李斯命仆人备酒,两人移步至书房外的竹林。

月光透过竹叶,洒落点点银辉,清风徐徐,竹影摇曳。

酒过三巡,李斯问道:“尉兄多年云游四方,不知这《尉缭子》…”

尉缭轻叹一声,“家父所著之书,多为残篇断简,散落各处,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搜集整理,增补完善,如今总算略有小成。”他顿了顿,目光深邃,“此番前来咸阳,除了探望故友,还有一事…”

他从怀中取出一卷崭新的竹简,递给李斯,“这是我多年心血,还望李兄指教。”

李斯双手接过,小心翼翼地展开,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文字,正是完整版的《尉缭子》。

他粗略地翻阅了几页,不禁赞叹道:“尉兄大才,此书堪称兵家圣典!”

尉缭笑了笑,“李兄谬赞了。”他举起酒杯,“敬你我相逢!”

李斯亦举杯相迎,“敬你我相逢!”

两人一饮而尽,尉缭放下酒杯,目光落在远处灯火通明的咸阳宫,缓缓开口道,“李兄,你如今身居高位,对这秦国,对这秦王…”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如炬,“不知有何看法?”

李斯望着咸阳宫方向,眼中闪过一丝敬畏:“秦王雄才大略,气吞山河,实乃千古一帝之姿。他亲政以来,励精图治,远交近攻,秦国日益强盛,六国莫不震慑。我深信,在他的带领下,秦国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尉缭听罢,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我游历列国,也曾听闻秦王暴虐嗜杀之名,不知李兄如何看待?”

李斯轻笑一声:“流言蜚语罢了。秦王杀伐果断,赏罚分明,此乃王者之气魄。六国之人畏惧秦国日益强大,自然会造谣中伤。欲成大事者,岂能拘泥于妇人之仁?”

尉缭点了点头:“我观李兄之言,对秦王推崇备至。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此番前来咸阳,除了探望故友,便是想亲眼见见这位秦王,也好有我自己的评判。”

李斯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尉兄所言极是。百闻不如一见,若能得见秦王,尉兄定能感受到他的雄才大略。不瞒尉兄,我正欲向秦王引荐于你。”

“哦?”尉缭略感意外,“李兄打算何时引荐?”

李斯神秘一笑:“今晚。”

尉缭一愣:“今晚?如今已是三更,难道…”

李斯抬手打断了他,“四更,我带你去见秦王。”

尉缭眉头微皱:“四更?如此深夜觐见,不合常理…”

李斯看着尉缭,语气意味深长:“尉兄,这便是秦国。”他顿了顿,目光炯炯,“你,可敢与我一同前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