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开局亡清,力挽狂澜 第54章 请大清炮兵

作者:天蓝宇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7 12:33:03
最新网址:www.biiquge.com

李国辅听到这个命令,脸上满是惊讶:“孙将军,为何要放这些建奴伤兵回去?他们可是敌人啊!”

孙晨微微一笑,解释道:“李公公,此举并非仁慈,而是为了消耗建奴的士气。这些伤兵回去后,必定会传播我军的威名,建奴士兵会心生畏惧。同时,他们也会消耗建奴的人力物力,更何况,以后再与建奴交战,他们知道俘虏也不会被处死,谁人还肯拼死卖命呢。”

李国辅恍然大悟,连连点头:“大人果然深谋远虑!此举不仅能打击建奴士气,还能让他们陷入两难境地,还果真是妙计!”

张云和赵虎也忍不住赞叹道。

“孙大人果然高明!”

“是啊,孙大人真是谋将啊!”

黄满仓躺在地上,腿部传来一阵剧痛。他家是保定人,一名建奴包衣奴才,几年前被建奴入关掳掠来当奴隶。

他的父母被杀,姐姐被建奴糟蹋后,一起掳走当了女奴。

黄满仓恨透了建奴,他想报仇,自然不想回去再当奴隶。

当明军士兵们询问俘虏去留问题时候,黄满仓强忍着疼痛,高声喊道:“军爷,我是汉人,我不是鞑子的奴才!我愿意留下来!”

明军士兵们听到他的喊声,走过来查看情况。一名明军军官走到黄满仓身旁,问道:“你愿意投降?”

黄满仓连忙点头,语气中带着哭腔:“我是汉人,我不是奴才,我爹娘都死在鞑子手里啊……,呜呜!”

那名军官点了点头,随即挥手示意士兵们将黄满仓抬到一旁。黄满仓知道,自己终于有机会摆脱建奴的奴役了。

与此同时,其他受伤的建奴俘虏也被明军士兵们集中起来。孙晨的命令传达到了每一个俘虏耳中:“愿意投降的可以留下,不愿意投降的,派人把他们抬到战场中间,建奴自己抬回去救治。”

其他俘虏们则犹豫不决。有些人像黄满仓一样,恨透了建奴,愿意留下来为明军效力;但更多的人则因为家人在建奴控制下,不敢轻易投降。

“我……我愿意回去。”一名包衣奴才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我也是,我的家人还在辽阳屯子,我不能投降。”另一名俘虏说道。

最终,除了黄满仓之外,还有三十多名包衣奴才选择留下来。其余六十多名包衣奴才和八旗甲兵,则因为家人在建奴控制下,不愿意投降。

黄满仓被抬到一旁,明军医官为他包扎了伤口。

“你叫什么名字?”又来了一名明军军官,走到黄满仓身旁问道。

“黄满仓。”黄满仓连忙回答。

那名军官点头说道:“黄满仓,好好养伤,将来有机会为爹娘报仇的。”

经过清点,明军此战共收割建奴首级三百四十六颗,缴获大批兵器、盔甲和盾车。

李国辅大喜过望,主动又提出帮孙晨写捷报。

“孙将军,此战大胜,全赖将军指挥有方!杂家这就写捷报,向皇上禀报将军的功绩!”李国辅满脸喜色地说道。

“有劳李公公了。”孙晨笑道。

随后,孙晨又提出分给张云、赵虎两个锦衣卫每人两个首级的功劳。

大明朝廷依靠首级判定军功大小,其中弊病非常之多,孙晨在长生营中有自己军功评判标准,并不看中这些首级数量。

张云和赵虎又白捡两个首级的功劳,全都欣喜不已。

“孙将军,又得了两个首级的功劳,真是托了将军的福气!”

孙晨微笑鼓励道:“你们护卫好李公公,也是大功一件。”

与此同时建奴大营内部,阿巴泰和图尔格还有遏必隆围在一起商议。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匆匆跑进大帐,单膝跪地禀报道:“大将军,明军派人将我们的伤兵抬到了战场中间,说是让我们自己抬回救治。”

阿巴泰闻言眉头紧锁道:“什么?明军竟然放回了我们的伤兵?”

图尔格也皱起了眉头:“这孙晨,果然不是简单的武夫。他此举,恐怕是为了打击我军士气。”

阿巴泰沉默片刻,随即说道:“传令下去,派人将伤兵抬回来救治。同时,派人把他们严加看管。”

“是!”身边亲兵应诺,迅速去传达命令。

阿巴泰初战失利,心中颇为不安。

经过快马一日飞驰后,消息传至盛京。

皇太极正在御书房批阅奏章,听闻阿巴泰初战小败,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他猛地一拍桌案,怒声道:“阿巴泰竟如此无能!区区一场小挫,便不敢再攻,反倒请求火炮支援,简直欺软怕硬!”

一旁的多尔衮和多铎兄弟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他们兄弟二人素来与皇太极貌合神离,暗地里更希望皇太极任用的人出丑,以便削弱皇太极的威信。

多尔衮故作关切地说道:“陛下息怒,阿巴泰或许有他的难处。明军此次防守严密,火炮支援或许能助他一臂之力。”

皇太极闻言,眉头微皱,心中也暗自警惕起来。

他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失态被多尔衮兄弟看在眼里,立刻收敛情绪,恢复了平静心态。

他沉吟说道:“阿巴泰虽有小挫,但毕竟是我大清的猛将。不可因一时失利而动摇军心。传令下去,命孔有德率领天佑兵火炮,即刻给我前往旅顺支援阿巴泰。”

多尔衮见皇太极迅速调整策略,心中略感失望,但面上依旧恭敬地应道:“皇上英明,孔有德的火炮确实能大大增强我军战力。”

皇太极必须确保阿巴泰能够迅速扭转战局,否则自己的威信将受到质疑。

皇太极的命令迅速传达到了辽阳,孔有德接到圣旨后,心中虽有疑惑,但也不敢怠慢。

尽管他对这支突然冒出的明军感到不解,但作为降将,他必须表现出足够的忠诚和效率。

同时,皇太极长子豪格也奉命率领一部精锐骑兵,与孔有德一同南下。

豪格此行不仅是为了支援阿巴泰,更是为了监视孔有德及其汉军炮兵。

皇太极对汉人降将始终心存戒备,尤其是孔有德这样的前明军将领,虽然投降后屡立战功,但皇太极依然不敢完全信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