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身战兵 第561节

作者:巅峰的神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5-02-14 08:24:39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第七百九十九章 江心洲

秦子昂的房间,分里外屋,外屋布置的像书房,书架上摆着不少典籍,他手里也握着本书。

要参加今年秋闱考取举人功名的秦子昂,确实到了该临阵磨枪的时候,可此刻握着书来回踱步的他,忐忑不已,哪有心事看书。

其实,在这个时代,过了十八岁,已然成年,逛逛青楼,无伤大雅,然而秦家的家教属实太严,以为父亲察觉到什么,秦子昂难免心慌,不知一会儿如何面对父亲的责问与训斥。

吱扭!

房门被推开。

秦子昂吓的一哆嗦,赶忙转身,见父亲走进来,把心一横,行礼道:“父亲,孩儿错了。”

“哪错了?”秦远山的语调不温不火。

“孩儿不应该想着去那种地方,应该用功苦读,争取今年乡试,一举高中,不坠秦家的家风。”秦子昂坦白。

“你已经成人,偶尔附庸风雅没什么,这也是无法避免的,为父去找志泽,并未询问你们两个这几天干了什么。”秦远山没斥责儿子,从去年儿子行过成人礼后,他不再像先前那么苛刻。

原来是自己想多了……秦子昂悬着的心落下。

“志泽随为父上任途中,剪除盗匪有功,故为父给他谋了官身,江心洲大牢守备,正五品武官。”

秦远山刻意强调沈浩剪除盗匪,实则在安慰自己,这次不是以权谋私。

搁在以前,秦远山绝不会这么做,哪怕再爱才,也得公事公办,最多给予资助,不会为谁直接谋取官身,包括自己儿子。

“五品武官……”秦子昂下意识皱眉,在他看来,做五品武官,还不如不做,通过这些天接触,他觉得沈浩博学多才、沉稳睿智,做武官是大材小用,着实可惜。

在这重文轻武的时代环境中,秦子昂这么想,很正常,朝中的武将勋贵,也这么想,极力逼迫后辈走科举一途。

“天下即将大变,人的想法不能不变,志泽有勇有谋本领高绝,放在最合适的位置,才能将他的本领和才华发挥到极致。”秦远山意味深长。

“大牢守备……”秦子昂实在想不明白,大牢守备怎么就是最合适的位置。

“配有守备这级别武官的大牢,江南只此一处,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江心洲的位置,它横卧与大江之上,长三千九百步,宽一千二百步,若强敌渡江攻建邺,必先夺取江心洲,只要守好江心洲,进可攻,退可回援建邺,使来犯者腹背受敌。”秦远山道出江心洲的重要性。

“父亲的意思是……灭奚夷若生变数,女直兵锋可抵建邺?”秦子昂难以置信问。

“时局莫测,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秦远山说完黯然叹气,儿子不了解,表面繁华强盛的大周,骨子里已糜烂到什么程度。

一旦北疆失守,女直铁骑十日可抵汴京,而朝堂诸公经过一番商议,不但尽起边军精锐,还要抽调五万禁军,去灭奚夷。

这几乎把禁军可战之兵全部抽走,万一败了,别说北疆边防形同虚设,汴京也岌岌可危,到时候除了尽弃江北之地迁都东京,别无他选。

偏偏朝堂诸公以及圣上,深信此战必胜,还能顺便威吓女直。

一个个都被开疆拓土的不世功业迷惑,个别看出潜在危机的聪明人,也因李守仁被流放的前车之鉴,不敢多言。

劝谏。

乃至死谏。

已没法将圣上和朝堂诸公从虚幻的“美梦”中唤醒。

把事情想到最坏,未雨绸缪,是秦远山眼下唯一能做的。

秦子昂被老爹的一番话,惊得不知该说什么,怔怔杵在原地,胡思乱想。

秦远山道:“志泽是聪明人,当他看到江心洲那刻,一定会明白我为什么让他做江心洲大牢守备。”

秦子昂点头。

“距秋闱已不到半年,你该用功了,从明天起,为父会每天为你出一道制艺题目。”秦远山撂下这话,转身离开。

秦子昂苦笑,每天做一篇八股文,这是要他命的节奏。

……………………

出了石头城北门,往北走不到两里,就到了江滩,沈浩带着秦武以及另外四名秦家护卫,从江滩渡口乘乌篷船,去往江心洲。

乌篷船晃晃悠悠离开大江南岸,沈浩没坐进棚子里,而是站在船头,凝望烟波浩渺的江面。

沈浩听本地人说,这段江面最宽处十几里,折算成公里,差不多七八公里,之所以这么宽,是因为石头城所处这段江面,已接近入海口,在往东几十里,江面更宽。

江风扑面。

穿着官服的沈浩迎风而立。

秦武等人都觉得此刻的沈浩,格外威武、霸气。

从今天起,他们就是沈浩的人,这是秦大人的意思,他们五人无法违抗,也没想着违抗。

“在老夫身边,你们永远只是护卫,跟着志泽,你们或许有建功立业,封妻荫子的一天。”

这是秦大人昨夜对他们说过的话。

乌篷船在江面上晃悠小半个时辰,江心洲的轮廓终于映入沈浩眼底,这座大江中的小岛,至少得有上万亩土地。

大牢和兵营只占据东南角,其他百分之九十的土地,种着庄稼、蔬菜,貌似自给自足,实则糟蹋了这么好的一片地方。

江心洲完全可以成为一座水师要塞。

想到这点的沈浩,忽然明白老秦让他来这儿做官的目的,把这里经营成要塞,在女直兵锋南下时,成为拱卫石头城的坚实屏障。

那该怎么做?

沈浩皱眉沉思,开始琢磨。

大江滚滚东去,水利资源丰富,可建造水力压床、水力钻床,大大提高盔甲打造的速度,甚至可以打造中世纪的欧式板甲,钻火绳枪的枪管。

大周的盔甲,多是锁子甲、皮甲,只有高级军官才配有山文甲,做工极为复杂,还远不如板甲的防护性。

这个时空已有火药,烟花爆竹开始流行,不过火药还未运用到军事上,不是技术不到位,是人们还没想到。

在另一个时空的古代,明朝诸多技术,远不如宋朝发达,却有火枪火炮,是因为利用火药的思维局限性被打破。

第八百章 拳对刀

要做到这些,需要合格的工匠,需要标准化的制造模式,还需要各种原料,最重要的……是钱!

钱……沈浩想到海运贸易。

大周朝廷实行海禁,垄断海上贸易,也就是说只有官府的船队,可以与东洋南洋诸国通商,戳取暴利。

这就催生了海盗与走私出口,毕竟大周的丝绸、布匹、瓷器、茶叶,太受欢迎,利润太大。

达官权贵、地方豪族多涉足其中,朝廷吃肉,他们总得几口汤吧。

若是大船从江心洲装货,顺江而下,一天就能出海,考虑到天气因素,一个月差不多能到东洋最大岛国。

那里金银矿脉丰富,铁矿石品质也好,把丝绸、茶叶、瓷器,换成这些东西,运回来,差不多是十倍的利润。

前提得让霸占这条航路的势力消失。

沈浩自信他一个人足以办到,虽然他身体状况比半年前还苦逼,但找到与大周豪族富商勾结做走私生意的海盗老巢,顺便把他们斩尽杀绝,不成问题。

思绪万千的沈浩凝望越来越近的江心洲,已在心里默默规划,如何利用好这上万亩土地。

“老秦,你了解江心洲大牢吗?”沈浩扭头问秦武。

“这座大牢,是太祖下令建造,专门关押穷凶极恶之辈,将近四百囚犯,多是以武犯禁的武林败类、江洋大盗。”

秦武如实回禀。

沈浩缓缓点头,怪不得这座大牢会有军队驻防。

他这个守备,就是江心洲八百士兵的头儿。

按规制,守备下面有五个把总,每个把总带着一百兵,但江心洲大牢比较特殊,所以有八个把总。

八百人,太少,而且是卫所兵,战斗力肯定一塌糊涂,必须大换血,最好是以重饷募青壮为兵。

至于怎么训练,从炼狱出来的沈浩,拿手的很。

乌篷船靠住江心洲栈桥码头,十几人迎上来,正八品司狱带着四名狱吏走在前边,八个把总跟在后面,再次体现文贵武贱。

沈浩这个守备,是守卫大牢的,而大牢最高管理者是司狱这八品文官,彼此职责分明,互不统属。

不过……好歹是搭档,自命清高的司狱陈楚生装模作样迎接,为的是日后合作愉快。

“沈守备如此年轻,前途不可限量啊。”

皮笑肉不笑的陈楚生朝着登上江心洲的沈浩拱拱手,但仍保持昂首挺胸的姿态,傲气十足。

“见过沈大人!”

八个把总倒是老老实实抱拳行礼。

“陈司狱过奖了。”沈浩漫不经心笑了下,一眼看出这位陈司狱不是什么好鸟,要彻底掌控江心洲得先摆平这货。

两人貌合神离客套着。

陈司狱带着沈浩参观大牢,大牢由砖石砌成,形似一座小堡垒,驻军的军营紧挨着这座“堡垒”。

这处大牢不只关押男人,还有七十多个女囚,女囚被隔绝在东南角的院落里,由凶悍健壮的婆子看管。

最后沈浩来到陈司狱办公的地方,大牢西南角小院。

陈楚生请沈浩进入正堂,关上门,把秦武等人挡在门外,然后从袖子里抽出一张银票,递到沈浩面前,道:“沈守备,这是众同僚一点心意,请你务必手下。”

沈浩瞥了眼银票,上面写着一千两,一千两,在大周,绝对是笔巨款,一两银子,相当于五百人民币的购买力,一千两,等同五十万人民币的购买力。

沈浩皱眉,这哪是一点心意,这是一份重礼,清高傲气的陈司狱为何突然送礼?莫非江心洲大牢藏着什么猫腻?

陈司狱见沈浩皱眉,眯起双眸,他已和这里所有官吏,包括沈浩的八个手下,商量好,如果沈浩不收这份礼,就致沈浩于死地。

因为他们一直在做一桩见不得光的买卖,利用女囚赚男囚的钱,关押在这里的男囚,多是武林败类、江洋大盗,私藏的金银不少,外边也有哥们儿弟兄愿意为他们送金银,解决生理需求。

要把这桩买卖做下去,就得有沈浩这个新守备配合,若不配合,那就杀掉,小院周边,以及左右厢房,已埋伏数十人。

这些人,全是关押在此处的武林败类,身手都不错,事后,陈司狱以囚犯暴动越狱杀官,撇清关系。

“陈司狱什么意思,在下实在不懂。”沈浩似笑非笑凝视陈楚生。

“沈守备,年轻有为,怎么会不懂,快收下吧,以后咱们就在一条船上,有福同享。”陈司狱此话已说的很直白。

“有福同享……”沈浩笑了,仍未接银票。

“莫非沈守备嫌少?”陈楚生皮笑肉不笑问,看沈浩怎么回答,如果确实嫌少,还好,否则,只能铤而走险。

“不是嫌少,是这份礼太重,在下不敢收,也不能收。”沈浩冷笑拒绝陈楚生,等好戏上演。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