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仙,客栈聚! 第40章 学堂教学(下)

作者:狗小黄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24 14:21:58
最新网址:www.biiquge.com

“天仙境!”

李道玄听到了一个陌生的境界。

老医师有些意外,说道:“难道你不知道!”

李道玄也好奇道:“我应该知道吗?”

老医师看向李道玄,发现并没有说谎,于是解释道:“大乘,不是修行路的顶点,不对,应该说是修行路,没有顶点,现如今所定下来的境界,只是先到这个境界时的那个修士所定下来的,之所以没有再高的境界,是因为,没人能走出这个境界!”

“而xz现如今的最高境界是混元大罗金仙,也就是圣人!”

李道玄听到这,问道:“那前辈是圣人吗!”

老医师摇摇头,说道:“不是,也不屑于那圣位!”

李道玄不理解,不过也没有多问。

“行了,既然已经得到了答案,就回去吧,好好准备明天的课程!”

老医师说完后就离开了这片空间!

李道玄想了想后,也离开了这片空间。

第二天,

“昨天布置的都做了吗!”

李道玄问道!

“坐了!”

说着,底下的学员们纷纷把抄写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段语录以及意思交给了李道玄。

李道玄拿起看了看后,说道:“可以,今日,我们来学另外的一句名言!”

李道玄边说边在后面的写字板上写着: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你们有谁能来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

底下的人一直沉默。

小虎举手了!

“小虎,说说!”

小虎站起身,说道:“那位老人身体健康,哪怕到了七十岁了也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不对!”

李道玄摇摇头,再次问道:“还有谁知道!”

没人回答。

李道玄见没人回答后,解释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儒家创始人孔夫子对自己一生学习和修养历程的总结。这句话不仅反映了孔夫子个人的成长历程,也蕴含了儒家思想中关于人生修养和道德境界的深刻内涵。”

“我们来一一解释!”

李道玄边讲,边写着!: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句话的意思是:十五岁是人生开始懂事的阶段,孔夫子在这个年纪就明确了自己对知识和学问的追求。这里的“学”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还包括道德修养、礼仪规范等。孔夫子强调,人生的学习和修养应该从年轻时就开始,这是人生的基础阶段。”

“而,这就是第一天我看到你们时,心中所想的,你们最大的都有二十了,可还不识一字,该怎么才能明确自己的目标。”

“世间千千万,又有多少人和你们一样,我为这世间感到可悲可泣!”

李道玄说到了兴起的时候,语气都有些放大,不过很快就恢复正常了!

“先生,你没事吧!”

小虎担心的问道。

“没事,我们继续讲!”

李道玄示意小虎坐下,继续讲起了这句名言的意思:

“三十而立,这里的“立”有多重含义。一方面,是指在社会上能够独立生活,有自己的职业和经济基础;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思想和道德上能够独立,有自己的主张和判断力,不会轻易被外界左右。三十岁的人应该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先生,什么是社会,什么是职业,什么是经济基础?”

小虎起身问道!

李道玄想了想,说道:“这样,我给你们讲个故事,你们有可能就明白了!”

说着,李道玄开始了讲故事:

“从前,有一位小商贩,在他的那座城中做着小生意,后来他发现这个地方太小了,没有发展的空间,他想要做大做强,然后啊,他决定前往更大的城池去做生意,可那里已经有了固定的团体,怎么可能让商贩去分一杯羹,最后商贩因为财力不够了,再次回到了以前的那座小城池。”

李道玄讲完了,对着底下的学员问道:“你们明白了吗!”

众人摇摇头!

李道玄见此,解释道:“在这个小故事里商贩,就是职业,而商贩所在的小城池,包括前往的大城池,这些都是社会,至于财力,大家应该都清楚,所以,现在大家明白了吗!”

“清楚!”

众人虽然还是有些疑惑,不过大致的还是清楚了!

“好了,现在我们来讲下一段!”

李道玄笑着点点头,然后开始讲下一句:

“四十而不惑,这句的意思是:经过十年的学习和实践,到了四十岁,人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深刻,能够明辨是非,不再被外界的纷繁复杂所迷惑。这里的“不惑”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理解,更是对人生目标和价值观的坚定。”

李道玄没有停歇,继续讲道:

“五十而知天命,这里的“天命”可以理解为自然规律、人生使命或道德法则。五十岁的人经过半生的阅历,开始理解人生的真谛,明白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和责任。这是一种对生命意义和宇宙规律的深刻认知。”

李道玄笑着说道:“这句话的意思你们可能不理解的,不过等你长大了后,也许就懂了吧!”

李道玄继续讲道:

“六十而耳顺,如前面所述,“耳顺”有两种解释。一是能够平和地听取各种声音,不被情绪左右;二是能够理解他人话语背后的真正含义。六十岁的人心态更加平和,能够包容和理解不同的观点,不会轻易被外界干扰。”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含义是:到了七十岁,人的心境达到了高度的自由和豁达,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但这种自由是建立在道德和规范之上的。孔子强调,即使到了人生的晚年,也不能违背道德和法律,这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

“这段话不仅是孔夫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是儒家思想中关于人生修养的典范。它强调了人生不同阶段的学习、成长和道德修养,体现了儒家对个人修养的重视。从十五岁的立志学习,到七十岁的从心所欲,孔夫子展示了一个不断自我完善、追求道德境界的过程。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许多人在人生道路上的指引。”

就在李道玄刚讲完后,台下的一名小孩问道:

“先生,孔夫子难道只活了百年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