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神圣坐定,伏羲女娲静坐,并未开口。
辰兴木灵麒麟作为此间道主,当即将自身所掌控“木”之大道、“雷”之大道展现而出,沉声道:
“吾有二道之感,与道友论之。”
“木之大道,其意在生息新生,枯荣轮转……”
“雷之大道,其意以显雷霆而现霹雳,破立相济,以为天威……”
随着辰兴论道之言响起,府宇之内,祥云天降,地涌金莲,大道道则于府宇之中流转不息。
在辰兴木灵麒麟掌控之下,其身左域万木疯长,灵种落地即化巨藤灵木,枝叶间流淌着翡翠色的大道生机。
其身右域雷海翻涌,雷莲绽放,每道电弧皆隐隐凝做道韵之影。
——此皆所掌握的“木”“雷”两方大道显化生机催生灵枝、化霹雳雷霆之象。
女娲、伏羲二位道友闭目聆听,如痴如醉,沉浸在三千大道隐隐显化之中,内心感悟良多。
直到千余年时间过去,辰兴阐述自身所悟大道结束,府宇之中种种异象消退,那隐隐与辰兴论道之言产生共鸣的三千大道也渐渐隐匿,伏羲女娲二位神圣从感悟闭目之中醒来。
“吾有造化之道……”
“吾有算之大道……”
“造化之道,如木之新生轮转,又更甚新生之机,非活物可得造化,死物亦可……”
“算之大道,乃窥探天机之术,天机似茧,算则抽丝……”
辰兴论道之音刚刚落下,女娲、伏羲二位道友便交相呼应,阐述自身所悟之道。
府宇之中,异象再现。那稍加隐退天地的三千大道,再次隐隐显化,与伏羲女娲所阐述之道交相呼应。
辰兴闭目,借此感悟起大道法则。
如此又是千余时间,伏羲女娲所阐述之道渐渐结束,府宇之中显化金莲祥云、大道气息渐渐隐退。
大道归一,大道互通。虽然仅凭借女娲、伏羲两位神圣千年时间所阐述自身之道,辰兴不足以直接领悟“造化”与“算”两道道则,但却足以使其借由这论道之音引得三千大道共鸣之际,感应自身所掌控之道则。
虽然辰兴所掌控大道之中,“雷”之大道剩余本源已被其他神通大能占据,无从精进。
但与之论道,感应自身所掌握道则,却并非无益之事。
借由此等感悟,辰兴日后若有机缘,收回本源继续悟道之时,其悟道速度远非平常可比。
即便无此等机缘,辰兴之论道感悟,也会加深自身对于此间大道的感悟理解。
在遇到同等道则境界所施展道则神通之时,辰兴甚至可在此道之上反进行压制。
“二位道友,木灵感悟良多,受教了。”
三人所阐述之道已毕。辰兴拱手对伏羲、女娲道友致谢,二位回礼。
随后,女娲招手,将辰兴论道之际,于身旁生息而起、由木之道则所生灵树木枝折下一支,拿到身前,对辰兴木灵麒麟道:
“道友,以神雷击此灵木。”
听到女娲之言,辰兴虽有不解,但依然早做。
一道神雷于其手中发出,劈向那灵树木枝之上。
这等因辰兴讲道显化木之道则催化而生的灵木,自然无法抵挡辰兴施展神雷。
“咔擦——”
仅此一击,神雷威势之下,木枝摧折焦枯。
然而,就在那神雷击中木枝的刹那,女娲手指也虚空点向神雷木枝交接之处。
下一刻,就在神雷灌入木枝,将其化作焦炭之时,辰兴注意到,一股乙木精气迸发而出,随之一同的,还有一丝道则韵纹。
那道则韵纹辰兴再熟悉不过,便是女娲讲道千年之间,其身周所环绕“造化”之道气息。
女娲将此木枝迸发的乙木精气虚握手中,见辰兴陷入沉思,未做打扰,只是略带笑意望着其而不语。
“造化……此为造化……”
半晌,辰兴呢喃出声。
听闻此言,女娲微微颔首,坚定肯定道:
“此正为‘造化’。”
下一刻,辰兴神识之间仿佛有何灵光闪过,念头通达。
“是也……此正为‘造化’!”
辰兴见得清晰,此神雷击灵木之刻,女娲未曾以“造化”之道,救此灵木而生乙木精气,而相当于赐下一场造化机缘。
故而,此灵木并非以生息之态,生息不止,气数不尽,抵御神雷,直至雷威散去。
而是借此神雷之击,提炼乙木精气。
此便为“造化”之道,与“木”之大道,抑或辰兴所掌控绿色先天神光之间的区别。
千余年来,女娲所阐述“造化”之道内容,不自觉再次浮现在辰兴神识脑海之中。
这一次,辰兴竟有些豁然开朗之意味。虽然这等效用远非“造化”之道全部,但也让辰兴窥得一丝真意。
女娲此举,竟使得辰兴对“造化”之道感悟再提升一大台阶。
辰兴有感,若得日后再得机缘造化,此“造化”大道得以入门,也未无可能。
“造化”这等大道,某种程度,乃是与女娲相应互生。
换而言之,将“造化”大道视作女娲伴生大道也未无不可。
这等大道之分量及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知晓女娲对自己帮助的辰兴,当即起身,对女娲拱手行了一礼:
“木灵,在此多谢道友慷慨馈赠。”
女娲却笑笑道:
“非吾慷慨,实是道友天资了得。仅此千年论道,借由一木、一雷,便得如此感悟,实在罕见。”
辰兴行礼之后,盘坐蒲团,右手一挥,三具短桌、木杯出现在三位身前。
女娲望向杯中,见到其内液体灵气充沛,气味迷醉,却也不知是何等灵液。
辰兴望向女娲、伏羲二位神圣,见到女娲面容有些疑惑,伏羲却无有什么表情变化,也不卖关子,直接言道:
“二位道友深居不周山,少有外出走动,自然不知此为何物。”
“此为灵果酿制而成,乃为‘灵酒’。”
“虽然对于吾等修为来说,这灵酒之中浓郁灵气已难以再有帮助,然而因其酿制手法、所选灵果、辅材有无等等因素影响,味道口感却皆有不同。”
“南海龙君创此法后数个元会之间,洪荒之地近乎传遍。今特请二位道友品鉴。”
说罢,辰兴将酒杯拿起,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