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奋斗在广陵侯府 第53章 闪亮登场 上

作者:帆船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0 00:31:58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之间李昭元十岁了,李昭亮十一岁,

这么长时间装儿子装孙子,每日都被十一娘磋磨功课,

即便是前世的灵魂也被规训的服服帖帖,早就适应了新的身份,接受了新的家人。

清晨,昭元昭亮早早起床,给母亲问过安后,来到院子里的马厩前,这个马厩待过李勤和李建业的第一匹马。

李勤和李建业后来怀念它们,留下两幅写实画卷挂在室内的墙上,

所以如果有外人看到的话,会很惊讶两位侯爷为数不多的画卷墨宝竟然没有画那些神骏的千里马,

而是落笔在蒙童和矮脚马相处的瞬间。这可能是两个铁血男儿心中为数不多的柔情。

李昭元现在还没有想到给自己的元元画像,前世养过猫,养过狗,还没养过宠物马呢,

兼之马有灵性,相处起来极有乐趣,为了抽出时间与元元玩耍,嗜睡的毛病都能改一改。

麻利的给元元清理马槽,换上新的干草豆料还添了几捧大麦,给缸中换上清水,检查毛发皮肤和马掌,

确认过一切安好,与马儿蹭一蹭脑袋才屁颠屁颠的回到房中梳洗,这叫马儿不洗我不洗,马儿不吃我不吃。

广陵侯府从细小环节培养一个军官爱马的习惯。

洗漱之后草草用过早饭,两兄弟牵着马儿去演武场遛弯,

演武场上十四岁以下的侯府公子们纷纷赶到,各自练习。

马儿遛完,主人就在家将的监督下打熬力气,他们年岁还小,侯府不允许接触兵器,

只需要每日勤练力气和耐力,练功的时候,自己的马儿就颇为懂事的在一旁静静的看着,耐心的等主人下课。

大约一个时辰的苦练结束,在边上候着的下人们赶忙给两位公子献上吃食补汤,

李昭元接过一个水果塞到元元的嘴下,元元默契的两口吃掉。

就在演武场边上的澡堂洗浴过后。所有兄弟们背上书包赶往万卷楼,马儿自有仆人们带回各自的院子。

由于进度较快,现在的李昭元已经在最高级的十三岁少年班就读,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诗经》《楚辞》已经学完,现在攻读最难的《礼记》诸经。

在课业之外,李昭元还广泛阅读收藏在万卷楼的各种名家笔记,兵家法家经典,小侯爷好读书的名声已经不胫而走,

素素姨娘早就放弃李昭亮能在学业上跟上李昭元的梦想,现在也不焦虑了,差距太大了,赶不上就是赶不上嘛。

就连万卷楼的学士们都觉得李昭元是异数,几经考较,李昭元是真的能读懂这些前人遗作,

小侯爷越厉害,大家的未来就越光明,许多广陵老家赶考士子已经通过书信将小侯爷的异象添油加醋传回扬州,竟然让仙女庙的香火又旺盛了一波。

父丧,子服孝三年,李家情况特殊,李勤和李建业两辈近乎全灭,李昭元即是孝子,也是承重孙,三年的孝期服的是严严实实。

大长公主和封三娘对此严格监督,不给丝毫留话柄的空间。

等三年孝期结束,考虑到李昭元还小,又雪藏了几年,不叫他参与外面的宴请社交,只在家中招待来访的老亲家孩子。

是以广陵侯府的文武旧部,马户乡勇,庄头,商人都没见过小侯爷。

他们顶多从万卷楼的学士学子那里了解一些小侯爷的情况,

欢欣于小侯爷早慧好学,也不免担心小侯爷弃武从文,

如同别家公侯那般削减武备投入,将亲兵府卫们退化为庄户,绝了大家立功上进的机会。

今年小侯爷十岁,侯府传来消息,李昭元兄弟会出席今年的春操,从汴京沿运河一路看到寿州。

运河沿线的马户乡勇们欢欣鼓舞,近些年春操都是由家将主持,

李范只有一个人,每年春秋操练京东京西汉中蜀中两千多庄子跑断了腿也看不了几个庄子,

没有侯府当家人看着,大家总觉得演练的不得劲。

是日,十岁的李昭元带着兄弟们在祠堂祭祀祖先,穿上特制的绢甲,骑着各自的小马先从汴京附近的庄子开始校阅。

汴京附近的庄子并没有安排马户,只有部分乡勇村丁,因为这里的庄子经济价值更高,

除了向侯府提供许多时鲜农产品,还培育了许多经济作物销往汴京,

是侯府为数不多纯粹为了盈利而设置的庄田。

一行人快马加鞭赶到讲武堂,这里的三百多名本期学子,五百名轮值马户和几百名乡勇村丁已经等候许久。

讲武堂外面是乌央乌央扶老携幼的围观百姓。

家将担心李昭元怯场,毕竟这么大的场面,别说孩子,很多大人站在这么多人面前也会吓得说不出话来,

而且一会一千多号壮汉还会结成军阵,那种威风煞气不是普通的人群聚会可以比拟。

一边的兄弟们就有些怯场,李昭元好歹有两世见识加成,即便腿有点发软,面上还是一脸严肃的步步登台,

怯场的兄弟们自动的跟在他的背后,在家臣们看来就特别欣慰“尊卑有序,蔚蔚自然,小侯爷威武呀”

在家将的指引下,李昭元深吸一口气,坚定的走到台前,

对每一个方阵深深的看上几眼,一股豪情向着肾上腺猛攻,压抑住各种情绪对传令官开口“春操既备,校阅开始”。

传令官打出旗语,早就熟悉流程的围观群众纷纷闭嘴驻足,等场面安静下来,

又是一阵旗语,操场上的大鼓在力士的奋力轰击下敲响,

坐在地上的各支参演队伍纷纷起立,在军官的号令下迅速整队,

台上的李昭元亲眼目睹这种从散漫到整肃的过程口中微微发干。

前面提到过,春操其实更多是找一个借口给下面的庄户发粮食,帮助他们度过青黄不接的关口。

所以演练的科目比较简单,分别是队列,行进间刺击,弓箭射击考察基本功和旗语鼓乐的识别能力。

这些科目一届又一届没有变化,所有人都谙熟于心,场外那些围观群众中就有许多曾经参演的老年人,

有许多小孩看着场内的活动跃跃欲试,从小耳闻目睹之下,以后进入村丁乡勇队伍中也不会陌生。

由于大家都是轻车熟路,一个上午就把科目演练完毕,李昭亮等人从一开始的瑟瑟发抖到后面兴奋的大呼小叫可谓变脸大师。

李昭元到底是成熟得多,他的身份特殊,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盯着他,

今天的处女秀是他伟大侯爵道路上的第一关,即便心中兴奋,也牢牢地抓住身前的栏杆,面露微笑看完整场操练。

中午就是喜闻乐见的会餐环节。如果是秋操,就会办乡饮酒礼,春操不在收获之时,古来无礼,也就简单的会餐一番,

说是简单,几千人一起吃饭的场面极是热闹,

除了参演兵马,他们的家属也一并受邀,乃至于围观的其它有心人士比如曾经的包拯公孙策,都会被邀请一同用饭。

演武堂的食堂,教室中本有桌凳,乡亲们又从家中搬来许多把偌大的演武场拼的满满当当,

食堂外面一排大锅简简单单的烹饪着肉片焖饭或者烩面,

按照传统,侯府的公子们也没有特殊待遇,一个个捧着碗筷和大家一同用餐。

对于庄户人家来说每年侯府这一顿自助式肉片焖饭肉片烩面是堪比过年的大飨宴,

绝大部分人家过年也没有能力这么不限量胡吃。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