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他全家被抄了 第146章 差点搞砸

作者:鱼香肉丝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9 01:31:52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苏蔓蔓一听,觉得这可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好机会,立马道,“那凡是绣工过关的都能来接活儿吗?”

珠姐点头,“当然,我这儿放的绣活,谁有兴趣,绣工过关,就都可以接了活儿回家做,做好了拿过来,我按件结账。”

苏蔓蔓眼睛又是一亮,连忙问道:“那这放绣活的价格是怎么算的呀?”

珠姐耐心地介绍道:“不同的绣品价格不一样,像这种简单的花鸟绣样,一件能给七十文;要是那种复杂些的龙凤绣样,价格能给到一百五十文呢。”

苏蔓蔓听后,心中暗自比较,这价格可比春姨娘在村里接的绣活要高不少,而且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她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春姨娘那娴熟的绣工,想着要是能帮春姨娘接到这儿的绣活,一定能多赚不少钱。

“珠姐,我倒是认识一个人,她绣工可好了,在村里也接些绣活。您看,能不能让她也接您这儿的活儿?”苏蔓蔓充满期待地问道。

珠姐上下打量了苏蔓蔓一眼,不知为何,觉得她倒是很合自己的演员,笑着说:“行啊,只要绣工好,我都欢迎。你让她拿个绣样拿过来,要是我满意,就可以长期在我这里接活儿。”

苏蔓蔓高兴地连连点头:“好嘞,珠姐,太感谢您了!她肯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魏氏在一旁看着苏蔓蔓,眼中满是欣慰与赞赏。她没想到,苏蔓蔓出来逛个街,还能发现这样的赚钱机会。

两人继续挑选着做冬衣的材料,苏蔓蔓一边挑,一边和魏氏分享着自己的想法:“婆婆,你看,这事儿和春姨娘在村里接的绣活也不冲突,两边都能做,这样就能多赚一份钱了。”

“毕竟小凤姨那边是我娘介绍的,也不好突然就说不做了,大不了慢慢的以后就少在她那里领一下,慢慢的一个月做个两三件意思一下就行。”

魏氏笑着点头:“蔓蔓,你这脑袋可真灵活,总能想到赚钱的好办法。春姨娘知道了,肯定也高兴。”

一旁的珠姐忙完了自己的事情,见她们还在挑,还主动过来帮忙选,最后还送了她们三尺布。

挑好做冬衣的布料和棉絮后,苏蔓蔓付了钱,又和珠姐商量道,“珠姐,这些东西我们先放在这里可以吗,过两日我们再来取,到时我正好带着我们家的姨娘送绣样来给你看。”

珠姐立马爽快的答应了,随后苏蔓蔓和魏氏告别了珠姐,离开了成衣铺子。

走在回栈的路上,苏蔓蔓的心情格外愉悦,她仿佛已经看到了春姨娘接到绣活时那开心的模样。

回到栈后,也没什么事的苏蔓蔓便和魏氏去床上补了个觉,一直睡到晌午才起来吃午饭。

这一日过得果真是十分清闲,眨眼便是满天星辉,但苏蔓蔓总觉得一清闲下来,时间就好像过得慢了,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去,只可惜她还不能回去,只能再等几日了。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栈的窗户,洒在苏蔓蔓的脸上。

她早早地起了床,心中惦记着自己在这县城里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去见见坤哥。

不过昨日她是和魏氏一起出门的,实在是不方便去见坤哥,今日早上一起来,她便在盘算着如何巧妙地避开魏氏独自出门。

洗漱完毕后,苏蔓蔓叫来了小二,让他可以上早饭了。

吃早饭的功夫,苏蔓蔓和魏氏商量道:“婆婆,我想着今天再出去转转,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生财的机会。”

苏蔓蔓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自然而随意。

魏氏抬起头,眼中满是关切:“我陪你一起去吧,两个人也好有个照应。”

苏蔓蔓心中一紧,但脸上依旧保持着微笑,她灵机一动,说道:“婆婆,我可能要去的地方人比较多,鱼龙混杂的。咱们两个人一起行动,目标太大,要是不小心被村里的人发现了,可就麻烦了。我带着帷帽,一个人行动还能机警点,遇到什么情况也能随机应变。”

魏氏听了,微微皱起眉头,沉思片刻后,点了点头:“你说得也有道理,那你自己一定要小心,早去早回。要是遇到什么危险,千万别逞强,赶紧回来。”

苏蔓蔓连忙点头,心中暗自松了口气:“婆婆,您放心吧,我肯定会小心的。”

告别魏氏后,苏蔓蔓戴上帷帽,走出了栈。她脚步匆匆,穿梭在县城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朝着坤哥家的方向走去。一路上,她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生怕被熟人认出。

终于,苏蔓蔓来到了坤哥家门前。她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紧张的心情,抬手敲响了门。

“谁啊?”屋里传来坤哥熟悉的声音。

“坤哥,是我。”苏蔓蔓轻声回应着,她刚想着要不要自报家门的时候,门“吱呀”一声打开了。

坤哥看到苏蔓蔓,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小嫂子,你怎么来了?我这两天正想着去找你呢。还以为你现在在官府里呢。”

苏蔓蔓走进屋子,坤哥关上门,两人相对而坐。

坤哥接着说道:“我本来是想昨天就去找你的,结果就听说你们卖的板栗饼方子出了问题,还想着要不要去县衙把你捞出来,没想到你自己找上门来了。”

苏蔓蔓听了,心中一惊,暗自庆幸自己今天来了。

她轻轻咳了一下,掩饰自己的尴尬,心中暗暗感叹:幸亏我今天来了,不然坤哥你真去了县衙,可就把我们安排的这一场好戏给搞砸了。

随后,苏蔓蔓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坤哥。

她详细地描述了村里人是符合的胡搅蛮缠,以及她们为了摆脱这些人所制定的计划。

“坤哥,这一切都是我们演的戏。村里的人老是上门要方子,还威胁我们,我们实在是没办法了,才这么做的。”

“那个酒楼掌柜的也是我们去请来配合演戏的。我和婆婆现在躲在县城,就是为了过几天回去吓唬吓唬村里的人,让他们彻底打消要方子的念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