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奋战录 第37章 乱纷纷中从头越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8 00:10:45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大王,信公子回来了!”探马兴冲冲地向姬发禀报道。

姬发不喜欢的是姬信平日那股子轻佻,对于自家弟弟,姬发并无恶意。听到姬信从商军控制地区安全回来,姬发本想平静地哼一声,表示自己知道了。

此次大败,周军上下士气低落,姬发得此时得对姬信冷处理一下。如果此时对姬信进行奖赏鼓励,等于是变相指责参战周军不努力。

没等姬发开口,探马继续兴冲冲地说道:“信公子沿途收拢了1000士卒,带回军前。”

这下,连姬发都暂时拿不定主意了。救回1000周军,若是再不赏赐,那是真的说不过去了。

可姬信是得罪过人的,加上姬信搞出的“封神”说辞。若是说很多周国贵人想让姬信死,倒也有些夸张。但是很多贵人想让姬信吃苦头,看不得姬信好,那是绝对没错。

迟疑了一阵,姬发做出了决定,他命道:“吾亲自去迎信。”

听到这话,姜子牙对南宫适使了个眼色。南宫适连忙起身说道:“大王,还是由吾去迎信公子吧。”

姬发当然知道自己亲自去迎接姬信,其实并不算合理。不过这是表达姬发的态度。既然南宫适这位重臣肯支持姬发的态度,姬发命道:“南宫适,汝去迎姬信。”

所谓“迎”,可不是到门口等着。南宫适出大帐后立刻点起4辆战车,数十士卒,离开周军大营,直奔姬信的来路。

走出去数里,就见前方马队远远而来。靠近一看,马队除了探马与警戒,每一匹马上都坐着两名周军。马匹则由人牵着。

南宫适的战车停在骑兵队前,问道:“信公子何在?”

马队中传出声音,“南宫将军,吾在这里。”

就见姬信牵着一匹马,走出队列。南宫适认出马上两名受伤的周军贵人,竟然是姬丰与虎贲百夫长王松。两人都受了不轻的伤,尤其是王松,大腿处的伤口令人触目惊心。若不是被姬信找到带回来,王松定然没办法活着回来。

等姬信到了面前,南宫适先简短地说明了来意:“信公子,大王命吾前来迎你。”

“谢了。”姬信拱手还礼,随即说道:“将军,可否调人先将这些受伤的将士接进大营?”

南宫适此时近距离观看队伍,就见马上的那些周军要么是受了伤,要么是精疲力竭萎靡不振。再看牵马的士卒,竟然都是骑兵。

“信公子……这……”南宫适心中着实感动。在敌军附近的骑兵,肯定是优先考虑自己的安危。能捎带一下受伤的周军,就已经算是仁义。姬信这已经不能算是掩护周军,说是拼着自己性命不顾,救其他周军回来,也不为过。

此时姬丰虚弱地开口说道:“南宫将军,吾无力下马,请将军莫怪。”

南宫适问道:“姬千夫长,王百夫长,汝等怎么与信公子相遇?”

姬丰有些羞愧地答道:“吾等被擒。是信公子杀退看守的商军,将吾等救了出来。”

南宫适看向姬信,看出姬信疲惫脸上隐藏的那股子得意非常明显,这让大败之下的南宫适有些不舒服。但是姬信毕竟救了这么多人,南宫适真的说不出些别的。他赞道:“信公子仁义,吾知之。”

姬信被让上战车,先带回大营。然而到了大营,却见姬发乘坐战车向西边去了。南宫适只能找到姜子牙,姜子牙见到姬信后,直接说道:“刚收到急报。商军与鬼方,进犯北方。不知信公子如何看?”

南宫适一惊。想开口,却见姜子牙目光灼灼地盯着姬信,只能在旁边听。

“鬼君,这是怎么回事?”姬信被这消息弄得很紧张。

王浩然稍一思索,也就明了。便让姬信答道:“尚父,商国三路出兵,每路皆优势。当下,应告知洛地诸侯,若是不肯降商,便随吾军归周。若是不愿走,大周不会计较。”

南宫适大惊。洛地是姬昌时期好不容易控制的地区,若是按照姬信这般处置,等于是完全放弃了洛地。

正想着该如何反驳,就听姜子牙问道:“吾军可停留几日?”

“商军新胜,或许修整三日。至于吾军,全听尚父安排。”

“可停留十日?”姜子牙追问。

姬信答道:“全凭尚父命令。”

姜子牙听到这里,便让王浩然负责周军大营警戒。等姬信离开,南宫适这才开口,“太师,真要停留十日?”

姜子牙知道南宫适并不相信姬信,更没有听明白方才的对话。姜子牙方才询问“鬼君”,现在的周军若是与商军对峙,能否坚持十日。“鬼君”的回答是,他会尽力想办法帮助周军顶十天。

此时姜子牙已经不指望南宫适等将领能在战略判断上提供支持,见南宫适并不理解,也不去戳破。他命南宫适赶紧整理队列,收拢伤兵,尽快恢复周军战斗力。

安排部下如何设置岗哨,如何在警戒体系内传递消息,如何让警戒体系与大营中的指挥体系进行连接。姬信已经忙到夜里才勉强做完。

之后姬信还骑着马,亲自巡夜,看看他的安排能否真正落实。到了午夜,姬信精疲力竭地回到帐篷,竟然睡不着。姬信索性问道:“鬼君,睡了吗?”

王浩然的意识并不真正需要睡眠,但是不时进入一种昏昏然的状态,的确令王浩然感觉很舒服。

此时听姬信询问,王浩然平静地答道:“说。”

“尚父不想让我帮他吗?”姬信有些迟疑地问道。

“你是想帮姜子牙,还是想让姜子牙请教你?”王浩然点出了要点。

姬信稍一思索,只觉得害羞的脸发烫。连忙说道:“我错了!”

不过这么一打岔,姬信精神突然放松下来,片刻间便睡着了。

王浩然此时却开始思考起来。根据情报,商军此次三路出击,每一路都获得很大成功。如果按照当下局面发展,周国的盟国以及附庸,很快就会集体向周国求助。

周国主力连续遭到两次重创,短时间内不再具备与商军决战的可能性。

以周国王廷人才库的水准,他们肯定能够做出相同的预判。王浩然也认为姜子牙为首的一批人,也会坚定地主张与大商继续战斗下去。王浩然所要做的,其实只有两件事,如何以当下手头的兵力战斗下去。如何给周国指出未来的大战略。

战斗下去,并不是问题。周国真的是大国,即便遭到了如此沉重的打击,周军主力数量依旧保持在两万多,而且是经历过两场大战的两万多人。哪怕是在21世纪,有大战经验的两万多人也是很强大的力量。

至于大战略,王浩然已经有了主线与大概框架。只是姬信有没有能力说服姜子牙,姬信与姜子牙又该如何说服周国王廷中的重臣,王浩然感觉现阶段完全无法靠想象得出结论。

次日早上,姜子牙已经开始忙碌,却没有叫姬信去见他。

姬信在王浩然的命令下,前去见了统领周国骑兵的姬兰。就见姬兰这位周国大将虽然依旧腰杆挺拔,但是目光里已经有些踌躇。听了姬信想派遣骑兵前去收拢败兵的建议,姬兰无奈地说道:“吾等怎知败兵在何处?”

姬信已经从王浩然这里得到了指点,爽快地答道:“洛地狭长,败兵定然无法渡过大河,自然是沿着大河河岸向大营走。另外一些则是逃往南边山区,当下只过了一夜,败兵疲惫,走不远。吾等派骑兵沿山边行走,应当能够收拢不少败兵。”

听了分析,姬兰的目光终于锐利起来。他思索片刻后问道:“信公子可否向太师说过此事?”

“太师吾奉命警戒,吾不可自行其是。吾见太师繁忙,想请将军派骑兵先去。”

姬兰听完,当即答道:“吾此刻便去求见太师。”

姬信目送姬兰离开,便直奔他负责的警戒圈。此时杨戬正要率领他的百人队出发巡逻,姬信叫住杨戬,命道:“你沿山边前进,沿途看看可否有归队的士卒。”

杨戬稍一思索,立刻应道:“遵命。”

姬信又叮嘱道:“商军善用骑兵,你要小心。我会派李金,李木两人扩大巡逻。你若遇敌,可以发响箭,寻求周围友军。”

杨戬昨日亲见姬信哪怕是身处险境,也要杀散商军,救出俘虏。杨戬本就聪明,此时哪里不知道姬信是什么意思。

见姬信自己不怕死,却又如此关心属下安危,杨戬拱手行礼,“公子,吾定不会大意。”

这边安排完杨戬搜索败兵,姬信又去处理了警戒体系与大营指挥体系间的对接。

姬信连着跑了好几处,才发现战败后,大营的警戒体系的确交给了南宫适负责,但南宫适此时手头的事情堆积如山,竟然没有明确的专人负责。

跑得跟狗一样的姬信暂时回到自己的帐篷里休息,忍不住向王浩然吐槽,“鬼君,现在的大营,简直跟蜂窝一样,到处是洞。”

“真正时刻纪律严明的军队,历……”王浩然把历史二字强行给打断,说道:“哪里有那么多。”

姬信这些日子在王浩然的指点下,在他训练的部队中进行了制度化建设。最初建立制度与模式的时候,千头万绪,令姬信烦不胜烦。哪怕是到了现在,姬信想起来就脑壳疼。

面对现实中面对秩序混乱的时候,姬信突然就感觉到建立起制度的好处来。

假如整个周军的管理能如姬信现在推行的模式,扎营之前,部队就将按照制定好的规范开始运行。即便战斗中损失了大量的军官,也会立刻按照制度规范进行临时提拔。补全核心运营机构。

但姬信却什么都没说。早在军营中的时候,姬信就生出一个想法。到底该重用有能力的人,还是该重用有背景的人,并且偷偷进行了尝试。各种现实的结果中,两者都有道理。

但是王浩然提出的军事制度一旦建立,有能力的人必然会更多地受到重用。

哪怕是姬信,都没有勇气提出这个问题。先不说别的,如果是以前的姬信,那是绝对不可能在王浩然建立的制度中被挑选出来重用。

就在此时,有姜子牙的侍从带来命令,“太师命信公子去见他。”

姬信站起身,深呼吸两次,才迈步前去迎接他必须去接受的考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