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府。
不战而降。
知府是中原汉人,很识时务。
他见过了永琰西狩途经时惶惶如丧家之犬,心里也知道,百年之后,史书对这位末代皇帝不会有一丁点的好评价。
知府是儒生,儒生都明白一个道理:
史书可以不看你的功绩,但一定要看到你的态度。
态度,很重要。
一败涂地的时候,若是你肯纵身跳下黄河,可以减轻许多的罪孽。
……
第8军团司令官李小五放过了凉州知府,允许他只身辞官回乡。
陛下早有交待,甘省先有王亶望,后有王廷赞发扬光大。
全烂了。
无需抱有任何希望。
顽抗之地方官诛杀全家。
主动投降之地方官,加以甄别,流放一半,释放一半。
充公的银子,拿去搞移民安置。
此外,西北地区的豪强一个不留~借着镇压西凉国的余威,把潜在反抗分子一口气杀光。
做尽不文明的事,才能迎来文明的曙光。
……
大队人马离开凉州府继续向西,途中偶遇两次马匪,轻松包围歼灭了之。
祁连山下,马营大草滩。
一望无垠,水草丰茂,令人震撼。
这里是上天赐予帝国的最佳马场——山丹军马场。
绰号“塞外小江南”。
若是没有此地的军马,一千多年前的霍去病就无法远驱匈奴,大唐就没法成就不世霸业。
鼎盛时期,该地存马超10万匹。
……
兀思买既为公,也为私,低声道:
“小侯爷,我们得尽快恢复马场。”
“兀兄说的是,我们联手上书请朝廷拨银重建军马场~山丹军马场不能归属地方,陆军部要直辖。”
李小五执笔,兀思买附署。
当然,
在朝廷正式派出马场官吏之外,他们也没忘了先寻回部分失马。
根据供述,
一部分战马被永琰西狩之征走了,数目不详,至少有1万匹。
西凉国抢走了部分。
周边活动的马匪抢走了部分。
北边草原的牧民拐走了部分。
当然,
马场的这帮人不会承认自己倒卖。
总之,如今的存马,公母良笃都算上不过区区5000匹。
……
在山丹军马场滞留的这段时间,做了两件事。
第一,
留下1个步兵连、1个骑兵连,就地修筑简易堡垒,护卫马场。
第二,
从投奔的蒙古人里挑拣合适的兵员。
数百名额济纳土尔扈特人,前来投奔新主子。
轻骑兵军团当中,原本就有不少在江西战场俘虏的土尔扈特俘虏,具备了互信。
军医出面,检查了所有人。
将患梅毒之人剔除,其余照单全收。
……
甘肃之大,令所有士兵感慨不已。
每日行军,大漠无边无际。
除了荒凉还是荒凉。
兀思买天天吟诵: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感动的热泪盈眶,
打仗的次数倒不多,零星的战斗而已。
除了狂热的西凉国拥护者,西北各地少有斗志,或主动开城投降,或一触即溃。
……
这还得感谢永琰。
是他亲手击碎了西北忠臣的心,打破了西北对大清的幻想。
他麾下的西狩军队,走了8000里,抢了8000里。主打一个既没把西北当领土,也没把西北百姓们当子民。
针对豪强,有组织的杀戮。
所以,
在吴军抵达之前,从宁夏府到伊犁地区的豪强至少4成灰飞烟灭。
永琰的本意是坏的,但无奈执行好了。
陕甘青3省,剔除西凉国,其余人都能接受吴廷。
……
农历6月。
西征军在哈密停下了脚步,避暑、休整。
后勤补给路线过于漫长,从西安到这里足足2500里。
陆军大臣林淮生匆匆赶到哈密,还带来了从漠南草原各部强征的4000匹战马以及一批江南运来的军火。
根据陛下旨意:
他的嫡系军团第1军团因战损太大,暂时退出西征军序列,负责清剿兰州周边残余势力,之后至西安补充兵员。
……
陛下旨意:
西域省过于广袤,步兵难行,且后勤压力太大。
西征军走精兵路线,全员骑兵。
从第8军团、第3军团抽调2000精锐老兵改骑马步兵,轻骑兵军团抽调5000精锐。
抓紧这段时间熟悉马匹、装备,待天气凉爽之后再出征。
第8军团和第3军团其余兵力撤离哈密。
东归,进驻河西走廊。
一方面,震慑北方草原各部。
另一方面,监督移民。
帝国要向西移民,河西走廊是必经之路。
……
吴廷的移民告示贴的到处都是。
“陕、甘、青、晋四省,无地少地百姓,凡愿移民者,皆可得耕地50亩。”
“移民目的地有三个选择,南洋、黑龙江、伊犁河谷。
“百姓可自由选择,移民路途花费,由官府承担。”
“若拒绝移民,则需足额缴纳皇粮。少一斤,全家戴枷流放。”
“窃居兰州的西凉叛逆20万人已全部枭首。若有后例,王法不饶。西北百姓,凡揭发藏匿于民间的西凉叛逆1人,赏银5两。”
先大棒,后胡萝卜。
一如既往的风格!
吴廷内部私下议论,陛下有心病。
……
形势所逼,各地自愿移民之人的数目迅速攀升,登记名单爆满。
山西人首选去黑龙江。
甘肃人首选去伊犁河谷。
青海人首选去南洋。
除了距离因素之外,是缺什么就期待什么。
甘肃缺水,所以对水草丰茂的伊犁河谷充满期待。
青海苦寒,所以对温暖的南洋充满期待。
陛下一纸诏令,
移民工作小组从东北奔赴西北,照方抓药,轻车熟路。
前方打仗,后方移民。
主打一个绝不浪费时间,绝对的自信。
……
炎炎夏季。
江西庐山,一座崭新的避暑行宫。
行宫分两块。
随驾的文武官员和皇室成员分开居住。
总得来说,
吴国皇室建筑的风格是简约兼大气。
有现代风格,有宋式审美,有江南底色。
庐山的夏天凉爽,庐山的风景优美,庐山脚下就是长江。
从苏州府坐船,可以直达庐山,这很重要,省去了陆路奔波之苦。
这是浙江莫干山落选皇室避暑圣地的重要因素。
……
苏州的夏季太热,所以以后每年李郁都会带着乌泱泱的皇室成员来庐山小住数月。
庐山脚下在大兴土木,随驾而来的半个近卫军团需要驻地。
许多的设施都要完善。
码头、道路、农场、畜牧场、猎场、邮政点、驿站、通信点、医院都要跟上。
庐山行宫,将成为帝国的第二皇宫。
预计总花费不低于500万两白银。
……
“恭迎陛下。”
“雷署长起来,随寡人参观你的杰作。”
“是。”
雷家望,江西永修“样式雷”府传人,为皇家修建园子乃是数代的家学。
站在行宫最高处的瞭望楼,360度无死角眺望长江。
李郁甚是满意。
“不错,雷署长的设计颇合寡人心意。该赏你些什么呢?”
“陛下从燕京将臣雷氏族人带回,已是对臣最大的褒奖,臣知足了。”
李郁笑笑。
雷氏家族为清廷服务了数代人,从颐和园到圆明园,皆有雷家手笔。
不过,匠人只是工具。
没必要苛责什么
“雷署长,告诉你的族人不必有心理负担,多钻研实用建筑、多钻研玻璃技术。”
“臣谨记。”
……
臣子谦虚是臣子的本分,但君王不能因为臣子谦虚就真的当真了。
李郁赏赐雷家望团队5000枚银币。
送给雷家望一份由贾伯爵在欧洲购买的玻璃技术专利。
批准从燕京回来的雷氏族人到东山建筑学校担任教师,拿一份不错的薪水,将平生所学教授给学生们。
此外,批准雷家望的2个儿子进入府学(中级学校)读书。
雷家望虽不是重臣,但他一手承担了皇室建筑。
对于皇室来说,他很关键。
精通人性的李郁不可能薄待了身边的人,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
有位作家说过,
超高人气的帝王,往往同时具备3个要素——指引方向、能打胜仗、真的分钱。
对外人都舍得真的分钱,对身边的人就更应该慷慨了。
吴皇宫的宫女、女官、禁卫军,每逢节日都能拿到一份额外赏赐,从无疏漏。对于犯错者,直接调离,绝无处罚后继续留任的可能。
皇权的威严,只在宫墙之外。
宫墙之内,还是得靠感情笼络、利益捆绑。
随着帝国逐步正规化,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今也逐步被打上了补丁。
例如,
皇后正在考虑培养职业女官家族。
这些人可正常结婚生子,世代为宫廷服务,和宫廷深度捆绑,确保忠诚。
吴廷不要太监。
太监应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先清理躯体太监,后清理精神太监,最后清理太监文化。
……
工业大臣杜仁指着湖面,轻声介绍道:
“陛下请看,那就是蒸汽明轮。”
庐山的东侧就是鄱阳湖。
此时,
一艘150吨蒸汽船拖着黑烟驶来。
君臣数十人齐刷刷举起千里镜,观察这个新鲜玩意。
江南造船厂、马鞍山重工合作搞出来的科研成果,烧煤的蒸汽明轮船。
众人啧啧称奇
颇受震撼。
船甲板没有风帆,中部有个烟囱,冒着黑烟。
两侧的明轮很惹眼,在蒸汽机的驱动下好似水车,给船只提供动力。
速度不快。
……
李郁高声:
“加速。”
蒸汽船甲板,船长收到旗语。
高呼:
“加速。”
舱内铲煤工赶紧加煤块,在蒸汽驱动之下,连杆哐哐哐运转。
船速缓慢提高
李郁微微颔首,高声:
“左转!”
过了半刻钟,又高声:
“右转。”
过了半刻钟,再次高声:
“左转。”
湖面,冒着黑烟的蒸汽船忽左忽右,轨迹不定。
在最高指挥棒的调动下,船上所有人忙成了狗。
马鞍山重工的技术员死死盯着机器,手臂微微发抖,他感觉机械的动静不太对。
要糟!
……
果然,
不堪重负的蒸汽船在全速转向时出故障了,一声刺耳的噪音后,舱内的传动系统发生了故障。
黑烟滚滚
趴窝了。
水手们被熏的纷纷跑出船舱,躲到甲板上。
不远处,2艘小船乘风破浪而来。
救援!
站在船头的船老大笑的很开心。
他在鄱阳湖行了一辈子船,笃定风帆才是万世不移的法则,这什么烧煤的船简直是异端。
如果蒸汽船能成功,那他半辈子的经验岂不是白费了?
船老大压抑住上扬的嘴角,朝着蒸汽船挥手。
“嘿,弟兄们都不要慌,我们来救你们了。”
“哈哈哈哈哈。”
……
高处。
李郁笑了:
“无妨,寡人看到了进步。相干人等继续琢磨,失败多了,自然就会成功。”
“参与蒸汽试验船,每人赏赐银币10枚,从内帑里出。本次事故如有伤亡,按军队标准加以抚恤。”
李郁甚至主动朝着蒸汽船挥舞了两下右臂。
这不是给水手们看的,是给天下人看的。
科研!
就是拿钱往水里砸。
玩不起就不要搞科研。
科研不是买大白菜。
科研是逛高档青楼,你也说不清花多少钱能搞定里面那位世间罕见的女校书。
蒸汽机车面临同样的困境,事故层出不穷。例如机车震动太大,以至于铁轨被震碎一地。
鄱阳湖的蒸汽船试验一样糟糕,爆炸1次,散架1次,下水即沉船1次。
这些情况李郁都知道。
但李郁心宽,只是嘱咐底下的人继续研究,一个个难题的攻破。
……
陛下很淡定,相关的人可不淡定。
工业大臣杜仁坐在上首,问道:
“今日再次失败,到底什么原因?”
马鞍山重工的厂长很尴尬:
“钢材强度不够,一处细小零件断裂。”
“那就造出更结实的钢材。给你们半个月,如果你们实在搞不定,本大臣就让大冶民铁接手。”
大冶民铁厂,有后发制人的趋势。
他们的产品价格低,在民间市场很受欢迎。
……
不止如此。
他们还刚刚取得了碳处理工艺的突破,股东们想向陆军部争取火炮钢材的订单。
帝国造炮一直是用的铸铁,类似现代意义的低碳钢。
质量可靠,工艺成熟。
但是,
如果大冶民铁的中高碳钢生产工艺真成熟的话,铸铁就显得落后了。
钢炮,性能提升很大。
炮筒可以做的更薄,更轻。从而实现6磅炮的重量,9磅炮的威力。
这对于陆军来说意味着什么,人人都清楚。
一旦测试合格,陆军部必定会采用大冶民铁作为供应商。
军工署虽然隶属于工业部,但在这种问题上显然无法强顶陆军部,必须照办。
……
散会后。
马鞍山重工参与研发的众人压力山大。
窝囊啊,堂堂官窑居然被民窑压一头了。
厂长喝了好几杯闷酒,阴恻恻道:
“我有办法了。”
他一通低声述说。
众人大骇。
“厂长,这这能行吗?”
“先把眼前这关顶过去,后面再说。老子要让那帮广东商人知道,什么叫官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