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江兄是真的忘记前尘往事了吗?”

等汪守信等人离去后,许文哲走过来,不禁带着狐疑的目光重新打量江河道。

原本江河刚才说起不记得以前的事时,他是信的,因为他以前曾从某本医书看到过一种叫“离魂症”的记载,跟江河描述的很像。

他却是爱好涉猎颇广,除了喜欢兵书外,关于医卜星相等杂书也看过不少。

他家里开着徽州城最大的书坊,自小也有这个条件,能够博览群书,故而看书也颇杂。

因为从医书上看到过关于“离魂症”的记载,他确实是相信世上有这种病的。那本医书中称,当头部遭受撞击,或被人击打头部后,最易患这种病症,而这其中正好有包括落水。

因为水下的情况颇为复杂,视水的深浅大小,落水高度,以及水中是否有礁石之类,在落水时也极易造成头部受到撞击。

可当他此时看着汪守信等人离去,再回想江河与汪守信之间的对话时,却又觉着江河对汪守信的应对太过巧妙了些,思绪也非常清晰冷静,让他心中也不禁产生了怀疑,江河到底是不是装的?

“当然是真的。”江河向许文哲坦然一笑,道:“走吧,我却是还想再求购一套戚少保的《练兵实纪》,许兄家中的这云溪堂书坊应该也有吧?”

许文哲闻言,不禁笑道:“原来江兄还记得这云溪堂书坊是我许家的啊?”

江河眨眼一笑,道:“我自己是不记得的,但也可以重新听人说起吗!再说这离魂证又不是好不了了,说不定某天就忽然又好了。”

“江兄所言甚是。”许文哲闻言笑了笑后,决定不再去深究这个了。而且他此时再想,忽然又觉着江河患了离魂症是真的了。

因为江河现在的性格与以前相比,可说得上性情大变,不但竟忽然喜欢上了兵书,对女子缠足的看法也与以前大相径庭。

他从那本医书中也有看到过,患了离魂症之人,因失了以前的记忆,便经常会导致性情大变,甚至与以前的为人秉性截然相反。

两人接着一起走进书坊后,江河向许文哲问道:“对了,不知许兄这里可有归安茅元仪所辑著的《武备志》?”

茅元仪正是浙江归安人,其祖父茅坤也是晚明时期很有名的一位人物。茅坤字顺甫,号鹿门,被时人尊称为“鹿门先生”,其擅长古文,是晚明“唐宋派”的主要代表。

所谓的唐宋,是茅坤十分推崇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还曾选编过一本《八大家文钞》,被时人称颂,盛行海内。江河所就读的紫阳书院中,便有教过茅坤的这本《八大家文钞》。

江河之所以把《武备志》说成是辑著,是因为《武备志》其实并不是茅元仪的原创作品,他是把前人的所有兵书、阵图等收录整理,重新编攥成了一套综合性的百科全书式兵书。

里面虽然也有他创作的内容,但大部分是选编的前人作品。

就像其祖父茅坤选编了《八大家文钞》一样,里面的文章都是唐宋八大家的精选作品,并不是茅坤所作。《武备志》本质上也一样,也是用这种方式编攥的。

不过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兵式,《武备志》的内容更加庞大。据说其历时十五年方才辑著成《武备志》,里面共汇集了兵家、术数之书等两千余种。

选录了《孙子》、《吴子》、《司马法》、《三略》、《六韬》《尉缭子》、《李卫公问对》、《太白阴经》、《虎钤经》等历朝历代的经典兵书。如《孙子》、《吴子》等更是摘抄了全文。

有的则选录部分,而且全都做了相应点评。除此之外,对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与《练兵实纪》内容也有收录。

并且还对历史上发生过的许多经典战例进行收录分析,如吴越争霸、围魏救赵、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

而茅元仪能辑著成这部《武备志》,也跟其祖父茅坤大有关系。因为茅坤十分爱书,藏书甚丰,据说其家中所著的藏书楼达数十间之多,有“甲于海内”之称。茅元仪能完成《武备志》,正是得益于其祖父丰富的藏书可供他随时查阅。

“没想到江兄竟然还对《武备志》感兴趣?”许文哲闻言,面上又不由现出惊讶,但随即便兴奋地道,“不过江兄来问我,那是真问对人了。你若去别家书坊问,是绝没有这部《武备志》的,就算这云溪堂书坊也没有,但我本人曾购得一套,江兄若有需要,我便差人取来,送给江兄。”

江河闻言,连忙摇手道:“这如何好意思,君子不夺人所爱。许兄告诉我在何处购得,我自去求购便是。”

许文哲热情地道:“不碍事,这部《武备志》我已经读完,也不大用得着了。转赠给江兄,正得其用。你我既然是好友,江兄就不要推却了。”

“既然如此,那江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多谢许兄大义赠书。”既然许文哲非要送,江河想了下,便也没再多作矫情地推拒,他眼下练兵在即,确实很需要用到《武备志》,可以多作参考。

许文哲见他接受,立即笑道:“这才对吗!”

说话间,两人已是走进书坊大门,然后许文哲亲自带着江河去挑选十八卷版本的《纪效新书》,与戚继光的另一部《练兵实纪》。

挑好这两部书后,许文哲向江河道:“江兄也不必费力亲自拿了,这两部书便且放在此处,待我差人取来《武备志》后,将这三套书让人一并送到你府上。”

江河连忙拱手谢道:“既然如此,那我就一事不烦二主,多谢许兄了!”然后转头吩咐书砚道:“书砚,你去前面柜上会钞。”

“是。”书砚刚答应一声,许文哲便连忙叫住书砚道,“你我既是朋友,谈银子岂不俗了,这两部《纪效新书》与《练兵实纪》,也由我作主,一并送给江兄了。”

“这如何是好?”江河又连忙推拒。

但随后在许文哲的坚持下,他还是面上十分无奈地答应下来,又连忙谢过许文哲的好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