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徽商,纵横四海 第25章 书砚补漏 返回江家

作者:西襄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6 11:55:48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待江河喝了酒后,书砚赶过来向江河禀道:“回公子,小的还作主给码头那边与木料场里的人各送了两坛酒,也说是公子赏他们的,这是剩下的银钱,买酒共花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从腰间把剩下的钱取了出来。

但江河闻言,方才意识到自己竟是一时忘了码头那边与木料场里也还有人手,之前也没交待书砚。幸好这小子办事周全,还能想起这两处,帮他弥补上了。不然若被那边的知道自己只赏了这边酒,未免太过厚此薄彼,恐怕会心存怨尤。

想到此处,他不等书砚把话说完,便立即打断道:“好了,剩下的便算赏你了,你收着吧!这件事你办的很好,我方才却是差些忘了那边还有人。”

书砚闻言,连忙大喜地拜谢道:“多谢公子!”

谢过后,又道:“小的也是去码头买酒时,刚好有瞧到他们,还有人跟小的打招呼,方才想起他们。觉着公子既然要赏酒,他们也应算在内。”

江河笑道:“那也亏得你机灵,替公子我查缺补漏了。”

书砚被他一夸,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道:“多谢公子夸奖!”

伐木工人们干到傍晚时分,太阳快落山时,便开始了收工。不然再晚下去,他们要想赶回家中,就得摸黑了。在这个时代,山路不好走,又没路灯照明,走夜路自是多有不便。

甚至于有些人还有夜盲症,一到晚上就跟瞎子似的。

古代大部分底层百姓营养摄入不足,一年到头吃不上肉,所以患夜盲症的概率比较高。

不过徽州地区因为徽商们的存在,还是相对富足,再加上这边人也吃鱼,患有夜盲症的倒是相对较少。

徽商的最终败落,主要有两大原因。

一是清朝道光年间实施了票盐法的改革,由此打断了徽商们对盐业的垄断;

二是晚清时期的太平天国运动,战火有殃及到徽州,太平军与清军反复拉据,曾国藩还纵兵大掠,烧杀抢掠不断,十村九毁,让以前在乱世中一向被视为躲避战乱之地的徽州遭受了从所未有的劫难。

其余还有满清时期粤商的兴起,以及晚清的江浙财阀,再加上鸦片战争后,英法等殖民国家的外来商品倾销,就连徽州最为有名的徽墨,也受到钢笔、墨水等的冲击,最终便导致了徽商的没落。

徽商在晚清最后的绝响与最成功的商人,也就是被誉为红顶商人的胡雪岩了。胡雪岩之后,再没什么知名的大徽商。

同时期的晋商,也是差不多在同时间没落。晋商没落的原因就更简单了,因为晋商在清朝是皇商,全靠满清朝廷支持才能垄断许多行业,满清一倒,晋商自然也就不行了。

这南北两大商帮差不多在同时间兴起,也是在同时间没落。

他们的倒下其实也是必然的,因为无论徽商还是晋商,之所以能崛起,都是靠最初朝廷政策上的倾斜,以及逐渐官商勾结形成垄断。

所以在商业上,形成垄断从来都是最赚钱的。但随着封建王朝的灭亡,社会制度的变革,这两大商帮又没能及时转型,自然是难免随着封建王朝的破船一起沉没。

江河随着江大中等人回到歙县城中时,已经是太阳落山,到黄昏时分了。

歙县是徽州府的府治所在,所以这座歙县县城既是县城,也同时是徽州的府城。

县衙与府衙都在同一座城中,歙县的知县,就是传说中的“前生作恶,知县附廓”典型。

江大中等人其实也并不住在城中,而是在距离县城最近的一座江家田庄上,离城只有不到五里。之前江河出发时,是江大中带人来城中接的他。

临别之前,江大中说了会在三日内把名单做好交给江河,江河表示同意。他对此其实也并不着急,毕竟练兵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立即开始的,他还需要做许多前期准备。

进城回到江家大宅后,江母得知江河回来,立即一路小跑地迎了出来,生怕江河再遭遇什么意外。

江河的母亲姓程,也是出身于一家徽商大族,不过却非是歙县,而是隔壁休宁县的程家,与江河的父亲江寿宁算是两家联姻。

眼下的徽商大族中,互相联姻的情况很普遍。而联姻也无疑是古代两个家族之间最有效、最紧密的联合方式,至于联姻的两个当事人男女,反而不需要他们什么意见。

其实别说古代了,就算到了后世的现代,上流社会权贵之间的联姻也是比比皆是。只能说相对而言,比古代多了些自由度而已。

就算不讲联姻,所谓的门当户对也是很有必要。在古代这种阶级分化的社会里,不同阶层的两个青年男女要想走在一起,确实很难。而且就算普通人,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

能够自由恋爱走在一起的极少,如王微、柳如是等秦淮八艳这些崇尚自由恋爱挑喜欢之人的名伎,虽然看似有些自主选择权,但真选中人后,因为身份问题,却也是没一个能够嫁作正妻的。

江河的父亲娶的是休宁县徽商大族程家之女,江河大哥,今年开过年才成婚不久的江流,也同样是联姻取的徽商大族之女。

江流所联姻的,乃是本县徽商大族吴家的女儿,正是那个在万历年间因助朝廷援朝抗倭之饷三十万两银,而得赐“一日五中书”的吴家,娶的是现任吴家家主吴养春的女儿。

而江家与汪家之间也同样有联姻,不过却是上两代的事了,所以江河与汪汝谦之间也存在些牵扯颇远的亲戚关系。但因关系已远,就不按亲族辈分去称呼了。

江河的父亲江寿宁有一妻一妾,那个妾侍正是江寿宁自扬州娶回来的一名扬州瘦马,长的很漂亮,姓孙。

这一妻一妾为江寿宁生了三子一女,长子江流、长女江沁、以及老二江河,这三人都是正妻程氏所出;下面还有一子江浩,则是妾室夫人孙氏所出。

江流现年二十,今年刚成亲。江沁十八,比江河年长一岁,还未嫁人,据说目前正是在跟汪家谈联姻之事,不过尚未有定论。

此事也是因为三年多前江寿宁的病重与去世而耽搁下来的,江寿宁去世之后,如今三年守孝之期已过,但汪家那边却一直没动静,也不知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江河现年十七,庶出的那个小弟江浩今年则才十三,跟书砚的年纪差不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