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别墅画室。

姜哲调制好上光油,用软毛的板刷蘸油,往一幅新作品上刷。

现成的上光油虽然方便使用,但是在长期保存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发黄,暗沉等等。

姜哲根据系统给出的技能经验,经过比较之后选择了一种既能保护画面,又尽可能避开缺陷的配方。

当然,这种光油不可能十全十美,只能说按照合理的保存方式,出问题的几率大大缩小。

一层光油让这画面变得更加鲜亮。他把画作调整好角度,等待干燥,又给另一幅作品刷光油。

完成这项工作,他边收拾工具,边琢磨接下来的安排。

元旦假期很短,过完元旦,学期的期末就已经临近了。

这段时间,他把大部分时间用来创作新的作品。两幅表现过年时普通市民生活的作品,还有一幅冬天的街景已经完成。

这三幅作品中有两幅精品,一幅普品,没有出现传世级别的作品。

他拿出大剪刀,毫不犹豫的将被评价为普品的画作剪碎。碎片收起来,扔进废纸桶销毁。

这类作品,他不打算留下。

姜哲与很多从事艺术评论的人交流过。

评价一位画家的艺术成就,主要参考其代表作和高水平的创作,同时也要参考其创作水准的下限。

如果出现水平太差的作品,对于画家的名声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姜哲走出画室,正准备去洗手,听到父母正在厨房讨论反季节水果,究竟好是好不好。

当下,各种反季节的水果在市面上陆续出现。相较于传统的应季水果,反季节水果在年关将近的时候,很受欢迎。

姜哲见过20年后市面上的水果种类极大丰富的场景,不觉得当下的水果有多么希罕。

徐丽看到姜哲从画室出来,说道:“休息一会儿吧,正好吃点儿水果。这些水果要不少钱吧?”

“不知道。”姜哲别墅中的好多水果是画廊,还有一些朋友送来的礼物。

一家三口围坐在茶几前,品尝水果,商量着今年过年要准备的年货。

“爸,妈,今年过年期间,就住在我这儿吧,好多亲戚来家里玩儿。你们住处也招待不开,到时候,我请个人来帮忙。”

听到姜哲提议在别墅过年。老两口没有犹豫,痛快的答应。两人的心思一致,考虑到儿子会去国外读书,未来的几年里,见面的时间会减少。

“明年,你如果出去读书,过年能不能回来?”徐丽问道。

姜哲知道父母在想什么。“爸,妈。我出去读书,但是不会一直待在国外。有事或者想家了,随时可以回来。想办法赚钱,不就是为了活的更舒服吗?你们如果在家待的腻了,就去我读书的地方游玩儿,还可以住一段时间。乘坐飞机往来,很方便的。”

听儿子说起往来国外的经历,姜益夫妇有些心动,打听到国外游玩的费用和机票。

成功的把父母的注意力转移,姜哲顺势聊起了不同国家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

最后一门课程的考试结束,意味着大四上学期完结。

姜哲等老师收卷子后,开始收拾自己的物品。

考场中,没有了以往考完试的欢快和放松。

大家默默的收拾文具,三三两两的往外走,即便有人聚在一起聊天,也把声音控制的很低。

大学四年,已经过了三年半。

学生们可以享受大学期间的最后一个寒假。对于准备踏入社会的学生来说,过完这个假期,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没办法享受为期一月的寒假。

不管是考研还是找工作,这些现实的问题给学生们的压力越来越大。

当下,大家还不接受啃老和躺平的概念。即便是喜欢玩儿的学生,也觉得应该找一份儿工作。如果找不到工作,难免会埋怨几声就业环境,甚至调侃一下艺术类专业如何就业困难。

在美术学科的学生中,讲的最多的一个笑话就是,在某某某地方卖光盘的那个人,是某某美院毕业的。

姜哲走出考场,看到自己班的班长已经在走廊上,招呼同学们回班开会。

回到班级,同学们陆续回来。

胡老师看学生们到齐,就开始布置寒假要求。

除了常规要求,下学期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毕业创作和论文。

“各位同学所属工作室的老师,也就是你们毕业创作和论文的导师。会后,你们的导师,会提具体要求。此外,有一件事情务必重视。

无论你准备考研或准备找工作,务必注意,大学期间所有学科的成绩,务必保证通过,特别是外语,必须达到四级才能够拿到毕业证和学士学位。大家找时间,到教务处查询自己的成绩,如果有没通过的学科,要在下学期毕业之前,补考通过……”

胡老师讲述一项又一项的事情,繁杂而琐碎。事关自己能否毕业,学生们不得不打起精神,仔细的记录,回想检视自己的成绩。

四年的课程,分散学习,看起来并不难,但如果积累的问题多了,就会很麻烦。胡老师看到几个同学脸上愁云不展,就知道肯定是面对众多问题,麻爪了。

有些问题自己能帮着解决,有些问题只能自己……

班级开完会,姜哲和几位同学,来到秦教授的办公室。

秦教授让几人找位置坐下,然后开门见山:“下学期的毕业创作,是对你们四年学习的一次总结,每一个人都要拿出自己最高水平的作品。

毕业创作和毕业论文,从选题开始的每一个步骤,都由我和几位老师帮助大家审核,通过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每一步,都要留底子,形成文件,向学校汇报……”

听了秦教授的介绍。姜哲几人才知道。毕业创作和论文,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等学生们记下过程,秦教授继续说道:“我不是给大家施加压力,只是希望你们从现在开始选素材。

我给你们提的第一个建议是,选择你们最擅长的方向去创作。”

他拿出两本画册,说道:“你们先看一下这两本画册。

学生们翻看画册的时候,秦教授拿起水杯,边喝水边耐心等待。

他看画册暂时没传到姜哲手中,就询问他是否有了选择。

姜哲说了自己最近考虑的几个选题方向。

秦教授听了之后,说道:“你画肖像画,已经很成熟。如果选肖像画作为毕业创作,肯定没问题,但是对于你来说,没有任何挑战。你的情况特殊,不能求稳,应该求突破。”

两人聊了一会,画册已经传过来。

秦教授示意姜哲先看画册。

姜哲看到其中一本画册,收集了后印象派画家普伊高多的作品,另一本是图伊曼斯的作品集。

秦教授等到所有学生看过画册,说道:“这两本画册里,有我最近正在研究的作品,不是让你们都去学习,而是给你们开阔思路。

先说普伊高多的作品。

这位画家被称为光影诗人,他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用画笔捕捉的那些转瞬即逝的光与色,在他的笔下,云层,海面,斜阳,月色等等都被色彩赋予了浪漫的情感。

他的绘画语言,取法自印象派的画家,把色彩作为独立的形式语言。同样以光影和色彩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普伊高多和莫奈等画家不同的是,莫奈不主动往他的画里添加情绪,他的色彩相对观,主要是遵循物理光学的色彩原理,并加以适度的强化来表现光的感受。普伊高多的色彩就比较主观,甚至带有一点象征性的意味,能带动观众的情绪。所以,一些评论家把他归到后印象派系列。”

秦教授打开画册,翻到一幅风景画,展示给学生们:“大家看这幅画,有点像米国印象派的画作,但是色彩更浓郁,饱和度更高,装饰性强,偏甜美。”

付敏看秦教授停顿,就说道:“老师,我们以前没学习过这位画家的作品,是要注意他的色彩语言吗?”

秦教授解释:“比起那些印象派大家,普伊高多的名气不够。

他专注于画画,不热衷于社交,展览机会不多,知道他的人也少。

据说,他曾经获得一个在纽约办个人的机会吧,筹备了四年,结果由于各种原因取消了。这是运气。

我学画的时候,压根儿就不知道这个人。

我给你们看这些作品,是希望你们能理解,不管用什么手法进行创作,最终都是要用作品的效果,去调动观众情绪。不能只有你一个人感动。”

他翻开一页,指着一幅人物画,说道:“给你们看这位画家的作品,还有一个目的。

你们的作品,想要获得所有人的认可,只是一种理想。实际,但是不可能获得所有人的赞誉。

那么,你在构思创作的时候,究竟选择什么样的题材,搭配什么表现手法?你要在画面中突出什么?是突出色彩还是突出造型,还是创作叙事?

不管选什么,一定要有重点。

选题材的过程,我们会帮你们,但重要的是你个人的想法,选定之后,就要坚定的去完成。”

他有意停顿半晌,等学生消化了前面的信息后,才继续说道:“我曾经听一个老画家跟我说过一个学习方法。

这个方法被他称为捷径,我不太愿意讲这个办法。现在,你们面临毕业创作,我说一说这个方法,但是你们听后,要分析要谨慎的使用。

这位老画家的说,学习绘画的人,想要快速的形成自己的风格,可以选一位广为人知的画家的作品,作为学习的范本,然后再学习一位特别冷门儿但是比较成功的画家的作品,慢慢融合你自己的性格之后,也许就能有所突破。

这个办法我试过,不是那么好用,你们可以在创作前,多看看一些可供学习的创作思路。

我说这个方法,可不是让你们去抄袭,也不能让作品风格贴近一些名气很大的画家。”

秦教授暂停话题,询问几位学生,在本学期学习了哪位画家的作品。

学生一一回答秦教授的问题。姜哲告诉秦教授,以及着重学习了鲁本斯的作品。

秦教授看过几位学生的临摹作品,在学生回答之后,还会与其交流临摹的心得体会。

聊完这些内容,他拿起图伊曼斯的作品集。

“我看这本书,是关注作品的描绘内容。

这位画家的创作,看起来很简单,甚至初看会觉得型不准。但是,仔细品味,会发现他是用再现历史的记忆,来讲故事。

有人评价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历史性和隐喻性。

你们看这幅画。”

秦教授指着一幅表现人物背影的作品。

“就像画老照片,或者一段记忆,或许看出来这些记忆中有他对历史的一些思考和追问,作为具象绘画,这些内容固然重要。

但是,我们都是学习绘画的人,应该关注这位画家绘画语言的特质,也是他的作品的价值。

他的绘画的形式,语言和他描绘的内容非常贴合,这一点也相当重要。

你们在这几年的学习当中,已经有了一些自己擅长的方法。

看这位画家的画,就是要你们明白,选题和表现手法,一定要契合。”

几个学生纷纷向秦教授提出自己的疑问。

秦教授解释了他的意图之后,再次强调:“绝对不能抄袭。作为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某位画家,是可以的,但如果作为创作表达,太像某位画家是大忌。”

付敏非常大胆的提问:“老师,如果我的创作,造型过于夸张,能通过吗?会不会影响我的毕业成绩。”

她很直白的说出自己的担忧。如果创作具象写实的作品,无法超过姜哲。

其他几个同学,也有类似的想法。

秦教授说道:“毕业创作的时间很紧张,不必强行做改变。

我给你们看这些例子,只是参考。

你们的基础都很好,可以试着在原有基础上,做一些突破。”

秦教授觉得有些心累,鼓励学生创新,怕他们画的完全不成体统,不鼓励创新,又担心他们的创作太油滑。

他看向姜哲,猜测姜哲会做什么样的选择。

(本章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