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在演戏时是一种直观地展现,是将自身情绪、表情、动作融为一体,极其特意地去表达出某种情感。
在这种情况下,表演水平高的演员能让观众代入他们的世界,感知到他们情感。
普通人隔着屏幕尚可感受出直观的情感,又何况是现场的拍摄人员。
这也是很多导演在拍摄时,会要求演员的情感表达更激烈一些,又或者更低落一些,以符合自身所期望的感觉。
因为他们是真的能感受到,来自演员表演的直观冲击。
普通人尚且如此,又何况是开了挂的胡小北。
在拍摄的状态下,演员们的特定表演情感,对于开启灵识感知能力的胡小北而言,比起感知动物的情绪更加简单。
而像安小茜这样本就纯粹的演员,在直观地进行某种特定情绪表演时,胡小北的感知会更加深入。
也正是因为如此,再加上丰厚的知识储备,胡小北有十足的信心和把握能够拍摄出完美的场景内容。
胡小北一接手拍摄事宜,便迅速对摄影工作一一展开部署:“先以远景构图呈现小龙女的孤寂身影,注意构图比例。
人物应位于画面中心偏左或偏右三分之一处,以遵循三分法构图原则。
随后拉至全景,精准捕捉她周边环境细节。”
“在拍摄周围景色随其情绪变化时,比如微风拂动花瓣飘落的场景,要运用推、拉、摇、移等运镜手法,丰富画面动感。”
“拍摄低头思念与举目远望的特写镜头时,需采用大光圈,以‘浅景深’突出主体,虚化背景干扰。
并且要确保镜头运动平稳顺滑,避免画面抖动影响观感,着重刻画她的眼神变化。
尤其是微眯双眼时流露出的眷恋之情,要精准对焦眼部区域,让观众能够真切感受到她内心的思念。”
“小龙女没流泪就最好,面部表情的细微之处一定要细腻呈现。
如果流泪了,就把镜头切换成微距模式,聚焦于她眼眶中欲落未落的泪水,通过特写展现这种倔强与思念交织的情感张力。
咱们按照这个角度……我要的画面是……”
片场四周静谧得如同被按下了静音键,只有远处树叶被微风拂动的沙沙声偶有传来,仿佛是在悄悄窥探着这场创作。
老陈一边专注聆听,一边熟练地调整着摄影机的各项参数,手指在复杂的按键和旋钮间灵活穿梭。
眼睛紧紧盯着取景器,不断微调角度与焦距,即便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也顾不上去擦拭。
安排好摄影工作后,胡小北又一刻不歇地与灯光老马进行沟通:“灯光设置方面,要运用侧光照明,光位角度控制在45度左右。
要通过光比调节勾勒出小龙女脸部的清晰轮廓,强化表情的立体感,烘托出思念的深沉氛围。
在这里切换为逆光照明,调整光强与光质,营造出神圣且孤独的意境。
要让小龙女的发丝被照亮形成光晕效果,而身影适度虚化,以此表现出她心中杨过形象虽明晰,但现实中因爱人不在身边,而世界略显模糊的情感状态。
一定要避免产生明显阴影与光线杂乱现象,确保整体光线的柔和与协调,契合画面情感基调……”
灯光老马带着徒弟,扛着沉重的灯架,在场地中来回奔走,根据胡小北的要求仔细测量光位角度,调整灯光的亮度与光质。
强烈的光线在他们周围形成一片光晕,映照出他们专注而忙碌的身影。
胡小北心中暗自思忖:小龙女倚栏思念杨过这段戏有景色烘托,再加上镜头和灯光结合,能共同构建出理想画面,拍摄就算成功了一半。
至于剩下的一半,就要看安小茜倚栏思念时的表演水准了。
对于这点,胡小北也是成竹在胸。
早在周小文进行拍摄时,他便感知过安小茜的表演状况。
以她的演技而言,并没有什么问题,只需要在细节上进行一些微调,以更契合胡小北的想法。
胡小北走到一袭白衣胜雪,宛如仙子下凡的安小茜身边,轻声说道:“茜茜,你要想象杨过离去后,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似在勾起你无尽的思念。
等会儿风来的时候,你微微仰头,发丝随风而动,眼神里的思念要如滔滔江水一样连绵不绝。”
安小茜本就知道该怎么演,然而一听到他这么说,就忍不住想怼上一句。
她眨巴着灵动的大眼睛,用一本正经的语气询问道:“那后面是不是还要像黄河泛滥一样,哭得一发不可收拾?”
胡小北眉毛一挑,止住她的施法,正色道:“别闹,一哭就落了下乘,能控制住不流泪,最好就不要流泪,这样,你先表演一段,我来指导你。”
安小茜见状神色稍正,稍作调整后便直接开始了表演。
只见她站在栏边,身姿婀娜却透着孤寂。
安小茜缓缓抬起手,轻轻搭在栏杆上,目光有些空洞地望着远方,试图将思念之情融入每一个细微动作中。
胡小北开启灵识感知能力,专注地观察着。
此刻,他能清晰地感知到安小茜每一丝情绪的波动,就像在看一幅情绪流动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当安小茜抬手搭在栏杆上,那一丝不易察觉的犹豫与克制,也都通过灵识如电流般传入胡小北的感知。
他不仅能看到安小茜表面的动作,更能感知到她的精神世界,捕捉到她在回忆与现实间挣扎的情绪源头。
安小茜的每一个细微表情变化,在灵识感知下,都被放大成了一场情感风暴。
让胡小北可以精准地指出安小茜表演中情绪深度与表达节奏的偏差。
他这种能力,就像是拥有了一把能打开演员内心表演密码的万能钥匙,从而轻松给予演员最贴合角色内心深处情感的指导。
片刻后,胡小北轻声说道:“茜茜,你的动作幅度可以再小一些,这种思念是内敛的,就像是涓涓细流。
比如你抬手的瞬间,手指可以微微轻颤一下,这样更能体现内心的挣扎与克制。”
安小茜依言调整,胡小北继续道:“眼神再深邃些,不要只是单纯地看,要透过眼前的景色看到回忆里的杨过,那种眷恋和失落感要从眼底深处透出来。”
随着表演的推进,胡小北又指出:“当你转身时,背部的线条要有八九成绷直感,这能表现出你的特质,即使思念成疾,也要坚守自己的底线。
还有,这段表演的呼吸节奏可以放慢,每一次呼气都像是在叹息,在无声地诉说思念。”
安小茜认真地聆听着,心中难免波澜起伏。
胡小北的建议极其精准,每每直击她对角色理解的模糊之处,让她意识到表演的更多可能性。
她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在胡小北的指导下愈发细腻精准。
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已将小龙女的思念之情演绎得丝丝入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