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识感知能力晋级后,对记忆和学习的帮助大了很多,可时间太短了。
即便如此,想要在三天内大幅度提高数学成绩,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做题不比记忆背诵,考究的是逻辑思维能力。
可却并不是没有捷径的,只要不断地刷题,那么碰到同类型的题就不会那么难了。
换而言之,这也是一种记忆,且对于绝大多数非天赋型选手来说,不断刷题才是最优选择。
胡小北决定发挥自己的优势,快速阅读各类数学题,然后将数学题型分类。
从不同的数学公式定理开始,在同类型的众多题目中,筛选出有代表性的。
将题目和解答过程,都一一进行记忆学习。
这样一来,虽然筛选需要花费一些时间,而且记忆的东西也不会少。
但是对于胡小北来说,却是最适合的方法。
胡小北的座位上堆满了各类数学辅导资料和试卷,仿佛一座小山。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开启了自己独特的数学提升之旅。
先翻开写满数学公式定理的笔记本,目光迅速锁定在一个公式上,比如“勾股定理”。
随后,他快速在如山的试卷里翻找涉及勾股定理的题目。
只见他双手如飞,一张张试卷和数学考题资料被迅速浏览,那些与勾股定理相关的题目被他一一挑出。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发现其它类型公式定理的题目,胡小北都会用自己的方式一一做好标记。
这样一来,等到需要用到时,就不必再翻找一遍。
遇到有代表性的题目,他便在笔记本上标注好标记序列。
等手头上的资料都快速阅读和标记的差不多了,他便立刻停下,按照笔记本上的标记序列,有序地进行记忆学习。
随着灵识感知的开启,记忆题目的同时,大脑也在飞速运转,不断地尝试理解题目的精髓。
接着,再记忆研读解答过程。
随着手指的快速翻页,大脑通过灵识感知能力如扫描仪一般,将题目和解答步骤深刻地印在脑海里。
一时间,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他轻微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专注学习的乐章。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遇到了理解不了的题目。
他便在笔记本上做好标记,待到同类型题目记得差不多了,再进行研习问询。
时间在紧张而忙碌的氛围中一点点地流逝,胡小北浑然不觉。
已经记忆学习过的试卷和资料堆积在一旁,越摞越高。
他专注于眼前种类繁多的数学题型,额头上渐渐沁出细密的汗珠,却也顾不上擦拭。
每筛选完一道公式定理中所具有代表性的那些题目,将之成功记忆,他的眼神中就多一份自信与坚定。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与数学难题较量的征程中,他正一步步向着胜利的方向迈进。
那些原本复杂棘手的数学题型,在他有条不紊地梳理与记忆学习下,逐渐变得清晰明了起来。
或许面对这些题目时,他并不懂得如何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去解题。
但是他在面对这些题目时,能在自己已记忆的题库中找到相似的题目。
只要将这类题目中的解题过程套进去,那么结果即便不是一样的,也必然是极为相近的。
当这类过程进展到一定程度,数学老师李建国就很有出场的必要了。
如果说前两天是在教室内的学习和积累。
那么第三天,就必然是来自于数学老师的单独辅导了。
对于胡小北能找自己开小灶这种事情,数学老师李建国深感欣慰。
将那些无法理解的难题,有选择性的一一向他请教,当自己理解之后,再将之解题过程进行记忆。
如此一来,即便解题还是出错,但解题思路和步骤对一部分的话,说不定阅卷老师还能给点分。
----------------------------------
高考考场的分配遵循地域原则、四同原则和随机及时原则,以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安全性。
同一考区的考生考场号、座位号由电脑随机产生并及时拷贝封存,杜绝人工干预。
江大附中本就是高考标准化考点,原则上会安排本校考生就地考试。
胡小北因此节约了不少时间,也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6月7日清晨,阳光如温柔的使者,轻轻穿过淡薄的云层,俏皮地从宿舍窗户探进头来。
在胡小北的床前跳跃、舞动,似乎在尝试唤醒这位即将踏上高考征程的少年。
胡小北被这缕活泼的阳光扰了清梦,他缓缓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满室的明亮与希望。
早早地起了床,简单洗漱后,顺道喊醒室友们。
然后穿上早已准备好的舒适衣物,带上中性笔、2B铅笔和准考证,深吸一口气,迈出了宿舍。
校园里的空气格外清新,带着一丝花草的芬芳,仿佛也在为高考的日子增添一抹别样的生机。
胡小北踱步来到食堂,食堂内比往日安静了许多。
同学们都只是默默地吃着早餐,偶尔眼神交汇,彼此传递着鼓励与支持。
胡小北选了平日里最爱吃的包子和粥,坐在角落慢慢进食。
食物的温热顺着喉咙滑入胃里,给他带来了些许踏实与力量。
吃完后,将餐具收拾好,再次深吸一口气,迈步朝着考场教学楼的方向走去。
校园里的氛围与往日截然不同,静谧中透着一丝紧张与庄重。
通往考场教学楼的道路两旁,平日里娇艳的花朵,此时似乎也敛去了几分张扬,只是静静地绽放着花香,仿若对学子们无声的鼓励。
胡小北沿着熟悉的小径前行,往昔的欢声笑语仿佛还在耳边回荡,而此刻他的心中却只有即将到来的高考。
来到考场教学楼前,已有不少同学在门口排队等待入场。
胡小北站在队伍里,微微抬起头,看着眼前这座熟悉的建筑。
这里是他生活了三年的地方,也是他一路成长的见证者。
此时,门口的监考老师们正认真地检查着每一位考生的准考证,动作严谨而规范。
轮到胡小北入场时,他镇定地递上自己的准考证,目光与监考老师交汇,似乎还从监考老师的眼中看到了鼓励与信任。
走进考场教室,教室内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和纸张的气息。
根据座位号,他迅速找到了自己靠窗的座位。
从这里能看到窗外那棵老槐树,它的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为新一届的考生们加油助威。
胡小北轻轻坐下,将笔和准考证整齐地摆在桌上,双手放在膝盖上,微微闭上眼睛,调整着自己的呼吸。
他在心里默默回顾着一些语文知识点和答题技巧,同时也在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