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其实就是到坟边烧掉。

虽然不知道是怎么流行起来说烧过的东西死去的人就能收到,但是,某种程度上这种做法确实能安慰活着的人。

弥补一些无法挽回的遗憾。

吃过年饭,路远征两口子回家。

冬生没回来,他屁颠屁颠地跟着许切放鞭玩。

虽然许家不能放串鞭,但是小孩子该玩还是能玩。

许问觉得反正明天一大早就得过来,也就同意了。

他们俩回家后,许问休息,路远征提了年货去给大伯和小叔送年。

送年就是送年货,一般都是小辈给长辈送。

该有的礼节,许问跟路远征一样都不缺,但是跟大伯和小叔明显越来越疏离。

以前路远征时不时也会写机封家书,逢年过节也会给大伯和小叔汇一点钱,聊表孝心。

但是,去年一整年,路远征一封信都没写过。

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是为什么。

路远征这是侥幸没死,若他真活不过来呢?

他原本就是因为大伯小叔是亲人,他信任他们才托孤。

许问的出现才是个意外。

当时而言,路远征是更信任家里人能对冬生好的。

他一直对老家的人瞒着冬生的身世就是希望他们把冬生当成自己的儿子。

对大伯跟小叔而言,冬生就是他们的堂孙。

而彼时。许问跟路远征都还是塑料夫妻,跟冬生更八竿子打不着。

结果,许问拼了前途也要管冬生,虽然在她眼里那不叫牺牲,可在别人包括他眼里是。

他的大伯和小叔还因为不想管冬生,造谣污蔑许问克夫,败坏她的名声。

路远征再大度也不可能做到置之不理。

只是他回来时,大伯跟小叔已经被惩罚过了,他不好再说什么,但心始终是疏离了。

再疏离,路家对他有养育之恩,他不能忘恩负义,逢年过节的礼还是得给。

大伯还好,见路远征放下东西就走,只叹息一声,不好多说什么,嘱咐他明早过来吃饭。

路远征表示会去桃源生产队过年。

大伯怔了下,表情明显有些受伤:“咱们这边,大年初一,闺女不能登娘家门。”

“一般来说确实是这样。”路远征点头,“但是许问现在怀孕了,需要人照顾。再加上明天是奶奶的忌日,在许家今年用守旧俗。”

许家三年不能贴对联放鞭炮,也不出门拜年,所以今年他们可以不守俗。

大伯长长叹息一声,一脸悲怆,最终也没在说什么。

路远征便又回家拎了给小叔的年货去给小叔送年。

小叔也差不多,倒是小婶子是个记吃不记打的。

“听说鹏城很赚钱?”小婶子像是没察觉路远征的疏离,热情地问,“你走的时候把你小叔也带过去吧?”

路远征拒绝:“婶儿,我不在鹏城。我在海岛上,离鹏城还有一天的路程。”绕大路的话。

“一天不算远。我看你大舅哥在鹏城赚了不少钱。你跟你大舅哥说说带上你叔呗?”

路远征轻笑了一声,语气添了几分压不住的讽意,“婶儿,我大舅哥心眼小爱记仇。您之前怎么传许问的话,我大舅哥可还记着呢!你敢让我叔跟着他去鹏城?不怕我叔回不来?”

小叔打了个哆嗦。

小婶儿脸色也变得很难看。

在家陪儿子玩的许闻连打两个喷嚏,纳闷道:“谁在说我坏话呢?!”

八零年大年初一的鞭炮声依然热闹喜庆。

许问应该是子宫后置,肚子不算太显。

她穿了件宽松的红毛衣,外面罩了一件厚实的外套,头发简单的扎成丸子头。

冬生一身小牛仔外套,蹬着双小皮鞋特别洋气。

路远征跟许问差不多,里面是深红色毛衣,外面套了件呢子大衣,下面是黑色的皮鞋。

他们到许家的时候还不到五点,朱美珍看见他们一家三口进门,把饺子下进锅里。

除了忙活的朱美珍,其他人即使昨晚才分开,依旧得一一问一声过年好。

尤其是现在家里孩子多了,拜年的氛围更浓一些。

许切带头,领着冬生跟春生给许秋石磕头拜年要红包。

桑小青跟许问也都给他们三个包了个厚实的红包。

端水饺上桌的朱美珍看见,感慨:“这家里条件好点了,孩子们的红包也厚了!”

“明年会更厚的!”许问笃定道。

朱美珍点头,“说的对!今年你们年轻的努力赚钱!我跟你们爹年纪大了,干不了啥就帮你们带带孩子做做饭还行。”

“妈,后勤工作做好了也很关键。”路远征主动给大家布碗筷,“看咱们家许问同志!是海岛上最优秀的军属,后勤保障工作都让她做出花了!给我跟我战友减轻了好多的负担。

又是发电又是建学校还带着军属们做生意。回家前我到司令部去开会,我们军长说回头给许问同志颁一项特殊奖!”

许闻桑小青一叔经常见许问都不惊讶。

许秋石跟朱美珍听完都特别骄傲,跟着夸许问。

只有许问特别淡定地问路远征:“那……你们给奖金不?”

路远征:“……”

许家人:“……”

许问跟路远征吃过饭还得回自己家,去给大伯小叔拜年。

路上,路远征问许问,“你是不是又有什么想法?”

“啊?”许问一下没明白他指什么。

“这几天每次有人求到家里想让一哥带他们去鹏城,你就一脸若有所思。在家偶尔也会看你发呆。”

许问惊了,“路远征,你这样会让特别没有安全感!感觉我在你面前都没有秘密。”

路远征:“……”

许问也只是开玩笑。

逗完路远征后轻叹一声有几分迷茫:“确实有在想,但是还没有具体章程。今年对我们来说会是变化特别大的一年。

跟咱们相关的,比如今年城镇居民就可以自己盖房或者买房了。今年生产队吃大锅饭的模式也会改,咱们魏庄公社应该会包产到户。经济特区会变成五个。

除此之外……”

许问看了路远征一眼,“你们应该也有经济相关方面的改革,具体的不太清楚。但是你最好有个心理准备,你们很可能得自己赚钱养自己了。”

“嗯?什么意思?自己养自己?”路远征拧眉,他们的经费可都是国家出。

“就是字面意思。我的理解是你们大约得自己挣军饷了。”

“你是说我们一边打仗一边还得自己赚武器和粮食钱?”路远征不信,认为许问是在开玩笑。

“似乎大概是得这样。”

路远征:“……”

“不过,这个你先别怕,不会是现在。我没记错的话,应该还有四五年才会出这样的政策。

但做生意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总不能今天收到通知明天你们就成为暴发户,赚够奶粉……不是,军饷和津贴钱吧?

我是想提前开始帮你布局。

你看,咱们未来一段时间都会在海岛上,海岛上目前连普通的百姓都没有,你们怎么做生意?

总不能让战士们累死累活一天也跟嫂子们一样做手工拿去卖吧?还是让你的战友们轮岗,今天训练明天去工地搬砖?”

路远征:“……”

两个人都清楚,这不现实。

路远征纵使也算个“学霸”这会儿也忍不住有点想作弊,“那在你记忆里有没有关于这个年代部队怎么经商的?”

他想取取经。

许问同情地看了他一眼,“我说出来你可能会更想哭。据我有限的了解,很多部队驻地在市里,他们一般都会‘围墙打洞’,就是在对外的墙上开扇门,把沿街房子出租给商户,再用收来的租金投资其他生意。”

当然还有其他的办法,但是这实在不在许问的知识或者常识范围内。

魔镜也搜索不到,毕竟很多跟部队有关的东西都涉密,能搜到的都是凤毛麟角。

当然搜到也没用,毕竟以海岛上目前的条件,不具备正常的经商资格。

路远征也知道这一点,想了一会儿问许问,“你说,我这回回去跟老连申请换单位他能同意不?”

许问怔了下,不厚道的笑了。

笑到眼泪都流了出来。

“路远征你不至于吧?面对敌人的千军万马你都不退缩,就为做个生意换单位当逃兵?”

路远征虽然是开玩笑,也是真为难:“媳妇儿,你也知道有一句话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许闻做生意,许问也是给了他一千块启动资金。

他们彩虹岛有什么?

一座跟还没魏庄公社大的岛,除了驻军和军属,连一个常住百姓都没有。

正儿八经的房子都没有一所,他们拿什么围墙打洞?

就算有,打来洞给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