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刘辩面无表情的叙述,场上众人的脸色精彩了起来,就连呼吸都变得粗重了。
刘辩所描述的一个个场景,出现在众人眼前。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百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
人多饥乏,更相鬻卖,奔迸流移,不可胜数?
短短几十年,北方汉人死亡人数超过千万?
汉人被称作两脚羊,汉族少女无事被当成取乐工具,饿了就被作为军粮充饥!
鲜卑一个部族,在攻占一座城后一个冬天吃掉 5万名少女!
“主公!别再讲了!我们明白了!”
就连贾诩都听不下去了,与这些胡人的行为相比,他贾诩这个毒士简直都可以被称为圣人了。
刘辩一直自称一身所学是来自梦中,这一点大家都已经心照不宣。
什么梦中所学,大家都是高智商,糊弄谁呢?
幽州文武圈子里一直流传的都是天命之主的版本。
十九岁的年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治武功,样样精通,高瞻远瞩,见微知著。
这样的人,不是天命之主,还能有别的解释?
那么这个故事,也是来自梦中,而且讲得如同身临其境,众人心中不由得有了些猜测。
一众文臣现在已经开始联手给胡人们上手段了。
以周瑜为主,他的精神力附带冰属性,在这个环境下特别好用。
居庸关外,胡人的战场范围,开始下起了小雨。
待胡人们浑身湿透之后,小雨开始转化为大雪,温度也开始直线下降。
到了最后,大雪变成了拳头大小的冰雹,噼里啪啦地砸落,奏响了一曲“冰暴战歌”。
幽州的一月,夜间的温度本就滴水成冰,被他们这样一折腾,可想而知胡人们是什么下场。
如果这样持续一夜,根本就不需要考虑俘虏问题了,都可以直接开个冰雕展了。
这个结果,刘辩也是始料未及。
他的本意也只是为了给大家做做心理辅导,以免留下什么心理阴影什么的。
结果看样子效果有些好得过分,众人这是已经开始赶尽杀绝了。
摇了摇头,刘辩也不甚在意,转身交代了周瑜几句,腾空而起,向居庸关下飞去。
这里已经不需要他了,而赵云那边可是一个人,作为主公,过去关心一下也是应有之义。
当他到达居庸关下的时候,现场的情况再次出乎了他的意料。
赵云悠闲地骑在马上,立于关下,根本就没有人再攻击他,此时他甚至显得有些无聊。
一群看起来像是乌桓各部落首领的人此时却正在情绪激动地大吵大闹,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子龙,辛苦了!这是什么情况?”刘辩落在了赵云身边,好奇地问道。
“主公!言重了!”赵云在马上抱拳行礼,也是一脸疑惑。
“打着打着,他们忽然就停了下来,自己吵上了。乌桓语我也听不太明白,正纳闷呢。”
眼见刘辩从天而降,乌桓首领们的争吵更激烈了。
其中一人突然拔刀,将另一人一刀砍死,然后枭其首级,双手捧着向刘辩这边走来。
“将军大人!这是乌桓单于丘必居的头颅,我乌桓向大人请降!”
来人双膝跪倒在地,将丘必居的头颅高举过顶,以一口流利的汉语大声喊道。
“请降?”赵云眉头一皱,目光转向一旁的刘辩。
“你是何人?”刘辩感兴趣地开口问道,乌桓人中也有如此明智、果断的人才吗?
“在下蹋顿!”
跪在地上的蹋顿立刻明白了现场能够做主的是这位少年,立刻调转方向,向着刘辩的方向拜伏在地。
难怪,原来是他。刘辩顿时想起了这个人物。
胡人之中,在他的记忆中留有印象的不多,这位蹋顿就是其中之一。
在胡人中,他也算是有勇有谋了。
“你能做主吗?”刘辩一边随意问着,一边在考虑蹋顿的请求,在他原本的计划中,并没有降服这些胡人这个选项。
“单于丘力居已被我所杀,其他四部的乌桓大人已战死军中,现在我就是乌桓的代理单于。”
“我为何要接受你们的投降?养这么多人,要浪费多少粮食,对我有什么好处?”
蹋顿心头冰凉,从刘辩的神态和语气中,他能感觉到眼前这位少年是真的想杀光他们。
“我乌桓上谷、辽西、辽东、右北平等各部,还有人口七十万人,牛、羊、马匹无数,愿内附幽州,永远臣服于大人!”
“七十万人?内附幽州?为何如此?”
不得不说,蹋顿的提议,倒是真的令刘辩心动了。
杀了眼前这十来万乌桓兵,可以换来幽州十年平安。
但是这些胡人就如同草原上的野草,生命力顽强得紧,十数年后,又会形成新的威胁。
除非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草原上扫荡,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现在刘辩可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他的主要对手还是天下的诸侯和世家们。
但是如果真的能够如蹋顿所说,乌桓整体内迁,这倒是他愿意接受的选项。
一来彻底解决乌桓之害,二来幽州现在也确实缺少人口。
以汉族强大的同化能力,刻意为之的话,最多两代人,这些乌桓人也就完全融入了。
只是,他怎么知道眼前这蹋顿是否为了活命而信口开河?
“大人!且听我解释。”蹋顿连连叩首,额头上都磕出了鲜血。
“什么大人!眼前是燕王殿下!”赵云一声呵斥,令蹋顿浑身一抖。
“燕王殿下!”蹋顿听说了刘辩的身份,表情更加激动了。
“乌桓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尽在于此!草原上只剩下老弱妇孺。”
“此次劫掠汉境,也是因为粮草已尽,不得已而为之,只要殿下饶我等性命,部中妇孺岂敢不来?”
见刘辩依然还是一副平淡的神色,蹋顿又急忙补充道:
“如果男丁尽没于此,草原上的妇孺也难逃南匈奴等其他部落的吞并。”
“我等已别无选择,此言非虚,请殿下明察!”
见刘辩依然没有表示,蹋顿将心一横,再度开口说道:
“那鲜卑,尚有六十万人,如果大人不弃,我愿为大人说服他们,一同内附。”
“如果他们反对,我乌桓愿为大人尽歼鲜卑人于此地,以表忠心!”
“唔,既如此,那你去吧。”刘辩这才松口,算是给蹋顿留下了一线希望。
一次性解决乌桓和鲜卑两族,获得二十多万的劳动力,顺便增加一百三十万的人口,这笔生意倒是做得过。
只要他们迁进来了,那就不是他们说了算了,家庭团聚那是想都不要想了。
甚至胡人男童,刘辩都准备强行带离,直接培养成童工。
剩下的妇孺们,不管是解决士卒的家庭问题,还是用于增加人口,都是不错的选择。
甚至刘辩还可以给她们一些政策上的优待。
如此一来,不出十年,这两个部族也就可以算是完全归化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且看蹋顿能做到哪一步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