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诗集37 第10章

作者:李义逐日 分类:短篇 更新时间:2025-02-01 23:29:10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漠原冬韵】

雪飘沙上被,霜挂漠中枝。

日隐寒云厚,风吟瘦影迟。

驼铃惊静野,篝火暖荒陲。

岁暮情难寄,凭沙念故知。

注:地点在宁夏沙坡头。

赏析:

《漠原冬韵》以宁夏沙坡头的冬日景致为蓝本,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内心的情感波动相融合,构建出一幅充满诗意与温情的塞外冬景图,在展现沙漠冬季独特魅力的同时,抒发了岁末时节对故知的深切思念。

开篇“雪飘沙上被,霜挂漠中枝”,诗人以新奇而贴切的比喻,为沙坡头的冬日勾勒出奇幻的开篇。雪花纷纷扬扬飘落,给广袤的沙漠披上一层银装,恰似一条温暖的棉被,将沙漠的苍凉与寒冬的冷寂融合得恰到好处。“霜挂漠中枝”细腻描绘了霜凝结在沙漠中植物枝干上的景象,霜花晶莹剔透,为单调的沙漠植物增添了几分冷艳之美,同时也渲染出一种静谧、清冷的氛围。

颔联“日隐寒云厚,风吟瘦影迟”,进一步营造出冬日的凝重与寂寥。厚重的寒云层层堆积,将冬日的暖阳遮蔽得严严实实,使得整个沙漠笼罩在一片阴沉的色调之中。寒风在沙漠中呼啸而过,发出低吟般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冬日的漫长与艰辛。而那在风中缓慢移动的瘦影,或许是旅人,或许是牧人,在这空旷的沙漠里显得如此渺小与孤独,更加深了画面的孤寂感。

颈联“驼铃惊静野,篝火暖荒陲”,诗境从静态的自然描写转向动态的人文画面。清脆的驼铃声骤然响起,打破了沙漠长久以来的寂静,为这片荒芜的原野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让人联想到沙漠中古老的商队和坚韧的旅人。夜幕降临,在荒远的沙漠边陲,熊熊燃烧的篝火照亮了黑暗,给寒冷的冬日带来了温暖。“惊”与“暖”两个字,一为听觉上的冲击,一为触觉上的感受,将沙漠冬夜的静与动、冷与暖巧妙地交织在一起。

尾联“岁暮情难寄,凭沙念故知”,在前面层层铺垫的基础上,诗人的情感自然流露。在这一年将尽的岁末时分,思念如同冬日的寒风,愈发浓烈。然而,距离的遥远使得这份情感难以传递,只能凭借着脚下的沙漠,将对远方故知的思念深深寄托。沙坡头的沙漠成为了情感的载体,承载着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友人的牵挂,让整首诗的情感在思念的浪潮中达到高潮。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独具匠心,雪、霜、寒云、瘦影、驼铃、篝火等意象相互交织,勾勒出沙坡头冬日的雄浑与寂寥。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巧妙的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和情感。情感表达真挚而深沉,从对沙漠冬景的细致描绘,逐渐升华到对故知的深切思念,情景交融,让读者在领略沙坡头冬日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那份浓浓的温情与眷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