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功夫】
古寺梵音萦武场,少林绝技韵悠长。
拳挥虎啸惊天地,棍舞龙蟠镇四方。
佛武兼修凝慧性,身心并练悟沧桑。
千秋继脉威名远,华夏精魂绽异光。
注:此诗为七律平水韵。
赏析:
这首七律《少林功夫》以平水韵写成,以生动的笔触、精妙的意象,展现了少林功夫的深厚底蕴、雄浑气势与独特精神内涵,是对少林武学的一曲赞歌。
开篇“古寺梵音萦武场,少林绝技韵悠长”,从环境描写入手,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古寺,代表着少林的悠久历史与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梵音袅袅,增添了几分宁静与庄严。武场,则是少林功夫的施展之地,一静一动,相互映衬。“萦”字用得极为巧妙,形象地描绘出梵音在武场上空环绕的情景,将佛与武紧密联系在一起。“韵悠长”则高度概括了少林绝技源远流长的历史,为全诗奠定了沉稳大气的基调。
颔联“拳挥虎啸惊天地,棍舞龙蟠镇四方”,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少林功夫的刚猛与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拳挥虎啸”,把出拳的力量比作猛虎咆哮,仿佛能震动天地,突出了拳法的威猛气势。“棍舞龙蟠”,则将舞动的棍棒比作盘旋的巨龙,展现出棍法的灵活多变与磅礴力量。“惊天地”“镇四方”,进一步强调了少林功夫的强大威慑力,让人仿佛亲眼目睹武僧们在武场上练武的震撼场景。
颈联“佛武兼修凝慧性,身心并练悟沧桑”,深入探讨了少林功夫的精神内核。少林功夫区别于其他武术流派的重要特征就在于其将佛教修行与武学技艺相结合。“佛武兼修”,使习武者在强身健体、磨练技艺的同时,也能修炼内心,凝聚智慧,提升精神境界。“身心并练”,体现了少林功夫对身体和心灵的双重锤炼,在不断的修炼中,领悟人生的沧桑变化,达到身心和谐、内外兼修的境界。这两句诗不仅是对少林功夫修行方式的高度总结,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尾联“千秋继脉威名远,华夏精魂绽异光”,表达了对少林功夫传承与影响的赞美。“千秋继脉”,表明少林功夫历经千年,传承不绝,体现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传承者们的坚守与努力。“威名远”,则说明少林功夫在国内外都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了中国武术的代表之一。“华夏精魂绽异光”,将少林功夫提升到了民族精神的高度,它是华夏精神的精华所在,绽放出独特的光芒,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整首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韵律和谐。从对少林功夫的外在表现,到内在精神,再到传承与影响,层层递进,全方位地展现了少林功夫的魅力。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既有对武术招式的精彩描写,又有对文化内涵的深刻挖掘,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少林功夫的博大精深,是一首兼具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