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修改万物属性 第20章 买粮

作者:黎猫九月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5-02-01 23:26:51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村子里人心各异,有人暗地里盼着林清一家出丑,看他们笑话,也有人真心希望他们日子越过越好。

张大爷一直将林清学武的事儿藏在心底,从未向旁人主动提及。可每次瞧见林清,张大爷总会暗自打量,心中不禁琢磨,这孩子说不定天生就是学武的好苗子。

山林中,渡鸦在前方振翅飞翔,发出“呱呱”的叫声,为林清指引方向。

林清脚步轻快,紧跟其后,没费多大功夫,他就在一处隐秘的灌木丛后发现了一个鸡窝,窝里散落着十一枚鸡蛋,旁边还卧着一只肥硕的老母鸡。

林清心中一喜,动作麻利地将鸡蛋小心收好,又顺利擒住了母鸡。

日头高悬,林清干劲十足,继续在山林中穿梭。

刚过中午,他便沿着蜿蜒的山路往回走,身后的背篓被各种猎物塞得满满当当,不少还露在外面。

“哎,快看看,那不是林家那小子吗。”

村口老槐树下,王大爷率先扯着嗓子喊了起来,浑浊的眼睛里透着几分好奇。

“还真是,这么早就进山了?手里拎着的,看样子像是猎物。”

李大爷放下手中的旱烟袋,眯着眼打量着远处的人影。

“那还真是有两下子,单单两只野鸡可不够上交赋税的钱。”

几位老人你一言我一语正说着,林清已经大步朝他们走来。

当瞧见林清身后那满满当当、几乎要溢出来的背篓时,老人们瞬间瞪大了眼睛,张着嘴,愣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脸上的惊讶藏都藏不住

“你这是用什么捉的?”

“该不会遇到好的鸡窝、兔子窝了吧。”

几人刚刚那副不屑一顾的模样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谄媚。

这么多猎物,随便讨要一只,应该不过分吧?他们心里暗自盘算着。

林清瞧在眼里,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些可都是村子里的老油条。

他嘴角微微上扬,扯出一个礼貌又疏离的笑容,却并未多作搭理,想凭几句话就从他手里拿走猎物,简直是异想天开。

“林清,今天没去武馆练武吗?”

“一会就过去。”

林清淡淡回了一句,快步离开,渡鸦在后面快追上了,他不想让村里人知道渡鸦有所不同。

林清抬眼望向村口的方向,目光幽幽,嘴角微微一抿,村里人的闲言碎语他一清二楚,光报名武馆没用,学不到本事,难免沦为笑柄。

“三哥,你真厉害!又捉到了兔子,简直就是兔子克星!”

林玉儿拨弄着兔子耳朵,满脸得意,好像这些猎物是她亲手捉到的一样。

顾婉晴同样笑着盯着林清,自从林清醒来,玉儿每天过得都很开心。

林清三两口将碗里的米粥喝干,又随手揪了一块兔肉塞进嘴里,边嚼边抓起竹筐往肩上一背。

“我去一趟米铺,估摸着再晚些,米就抢光了。”

话音未落,人已出了门。

在大乾,越是高等级的户级,需要缴纳的税就越多,一等户缴纳最多,当然人家产业也多。

而像林清他们这种没有土地的柴工,都是属于五等户,是贫困户中的贫困户,但这点负担对他们来说,已是难以承受。

四妹林玉儿还小,不用缴税;只需要缴纳他跟娘子的就行,按照人头算,他们需要缴纳四石的粮食,约五百二十斤。

林清此次只捉到了两只野鸡,一只七八斤重的野兔。

林清穿过县里熙熙攘攘的集市,找了几家摊位打听价格。

摊主一边麻利地处理野鸡,一边说道:“这野生的东西,稀罕!野鸡野兔一个价,每斤一百五十文,少了可不卖。”

林清暗自咂舌,这比他预估的价钱高了足足一倍,心里盘算着,这趟山上可算没白跑。

“八斤重的野兔,一千两百文!两斤重的小野鸡,三百文。”

商贩接过兔子,掂了掂重量,又夸道:“货色不错,这年头想碰上这么肥的兔子可不容易!”

林清接过铜钱,心里暗暗高兴,这一下就有一千五百文到手。

至于剩下的那只三斤重的野鸡,林清修改了其属性,变成了低级灵鸡。

灵鸡这种东西,小摊小贩不敢收;不是怕吃不下,是怕被人惦记。

苍梧县,百味楼。

“小哥,稍等咱一下!咱这酒楼不让带自个的食材进来,您看方便理解一下不?”

一个店小二模样的人挡住了林清的去路,脸上堆着职业化的笑容。

林清摇了摇手中的灵鸡,语气淡然:“我不吃饭,我是来卖它。你们收不收?”

店小二愣了一下,视线落在林清手中的野鸡上。

他眯起眼,隔空比划了一下重量,咂了咂嘴:“就这货色,收!咱酒楼一贯价,一百五十文一斤。”

这一点酒楼的物价倒是都一样。

“你眼力不行啊,这可不是普通的野鸡,是灵鸡。”

原来此人不认识灵鸡,林清继续说道,“找个懂行的人过来瞧瞧再说吧。”

“灵鸡?”

小二闻言,神情立刻变得谨慎起来。

他搓了搓手,压低了声音:“这玩意儿我可不敢认,您稍等,得让掌柜的过来才行。”

百味楼内,熙熙攘攘的客人们谈笑风生,酒香饭香混杂在一起扑面而来。

一旁,几个衣着华贵的富户正在推杯换盏,时不时扫一眼门口,显然都对灵宝有所耳闻。

小二快步走向后院,片刻后,一个穿着青缎长袍、神情精明的中年男子从后门走出,几步便来到了林清面前。

“是您要卖灵鸡?”

中年男子目光落在林清手中的灵鸡上,眼中闪过一丝兴趣。

……

将全部货物出手,林清手里还有四点五两。

当然修改野兔的属性林清赚的更多,但八斤重的灵兔,单单凭一个普通人是搞不定的,容易引起其他人的怀疑,不如少赚一点,保证自身安全。

林清脚步匆匆地赶到米铺,才刚跨过门槛,就被价目表上的数字吸引了目光。

他愣了一下,随即走到柜台前,眉头微微皱起:“老板,之前一斗米不是三十文吗?现在怎么卖五十文了?”

柜台后的老板正忙着招呼客人,闻声抬起头,叹了口气。

“嗨,客官,这您该知道,临近缴税,各家米铺的粮价都涨了,可不光咱一家啊!您看那边的铺子,恐怕涨得更凶。连布昂都涨价了,这年头,没办法啊。”

“客官,我劝你早点下手。每年到这个时候,一个时辰一个价。”

往年的缴税时间都会提前一周告知,但今年有些反常,只给了三天的时间,很多人其实来不及准备米粮。

“定四石。”

林清话音一落,老板明显一愣,随即点头答应:“好嘞,四石米,一共二两银子。”

林清付了钱,目光扫向店铺内繁忙的景象,压低声音道:“有人能送回去吧,老板?”

“这……”

老板面露为难之色,犹豫了一下,干笑道,“客官您也看见了,这会儿人手实在紧张,大家都在抢米,平时倒是好说,这时候……”

林清从怀里掏出五十文,轻轻放在柜台上,推了过去:“麻烦老板了,找几个力工,推车送到就行。”

老板眼前一亮,笑容瞬间热情了几分:“好嘞,客官放心,力工咱有的是,包您满意!希望您多多光临寒舍!”

力工们正在忙着装车,林清趁这个空隙,迈进了对面的布行。

店里光线明亮,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类布匹。

柜台后的老板娘约莫三十出头,容貌秀美,举止间透着几分风情。

“公子,买布是吗?看您这仪表堂堂的模样,我给您推荐几匹绢布吧,这几款都新到的,颜色和手感都是顶好的。”

老板娘一边说,一边从货架上取下一匹绢布,摊开给林清看。

林清随手摸了摸,虽然心里赞叹这布的确不错,但很快摇了摇头:“老板娘,这布是好,可我想买麻布,用来缴税。”

老板娘微微一笑,语气柔和:“您来晚了,麻布今早就全卖光了。要不看看这绢布?”

林清目光在布行内扫了一圈,心里却有些犯嘀咕:麻布是最常用的,怎么可能卖得这么快?

他自己都舍不得穿绢布衣服,缴税的时候自然不想缴这么好的布昂。

他看着老板娘,微微俯身,语气带点探寻的意思:“麻布真是卖光了吗?这可不常见啊,要是能从别家调些过来,您这里的生意不是会更好?”

“好俊俏的小生!”老板娘暗自心想。

老板娘闻言,双颊微微泛红,似乎没料到林清会突然靠近,低声说道,“麻布真没了,您要是不信,大可以去别的布行瞧瞧。再说了,我这里的价格可是一向公道,哪会藏着不卖呢?”

……

林清磨了好久,老板娘硬是没松口,不过好在凭借林清的口技,老板娘还是有让步的。

绢布的价格,按三百文一匹算,林清大喜,能省一点是一点。

买完布匹后,对面的车夫也将粮袋装车完毕,林清领着他们往村子里赶去。

前头林清步伐稳健,后面两个车夫推着装满粮袋的小车,累得满头大汗,紧紧跟随。

一路走到天色渐暗,村口的炊烟已隐约可见,林清总算带着人回到了家。

车夫们刚要卸货,却见林清一声不吭地走到车旁,弯腰抓起一袋粮食,像提羽毛似的将上百斤的袋子单手拎起,稳稳放在地上。

这一幕看得两个车夫目瞪口呆。互相对视一眼,其中一人忍不住低声嘀咕:“这力气,干力工岂不是一天赚咱们三天的工钱?”

“嘘,别多嘴。”另一个车夫赶忙拉了他一把。

回到家中,顾婉晴早已在灶边忙活着,屋内升腾起阵阵米香。

林清吩咐过的兔肉已切下一小块,撒进了煮好的粥里。

自从昨晚喝过肉粥后,顾婉晴明显察觉到身体与以往有些不同——原本稍显疲惫的她,今天做事时精力充沛,连以前容易酸痛的腰背也轻松了不少。

尤其是提水和劈柴这样的活儿,她竟然感到力气多了一些,手脚也更加利索。

她端着一碗粥,抿了一口,忍不住对林清说道:“这肉粥真是奇怪,喝了后人都轻快了不少,好像力气也多了些。”

林清闻言,轻轻一笑,“那就对了,这肉不比寻常。以后每次只取一小块,熬粥就行。咱们家的体质都一般,可不能一口吃成胖子,慢慢调理才是正理。”

顾婉晴虽心中疑惑,但也隐约感受到林清对这些兔肉格外谨慎,便不再追问,默默点头应下:“好,我会注意的。”

林清看了看窗外渐深的夜色,又将目光落回碗中的粥里。

他知道,这兔肉虽然对普通人而言是不可多得的补品,但也不能贪多,调理得当是滋补,稍有不慎却可能成为隐患。

临睡前,林清又吃了一些灵兔肉,顺便撕下一小条给了渡鸦,直到打拳打到稍感疲惫,林清才回房睡觉。

第二天一早,锣声阵阵,村头传来嘹亮的吆喝声:“村口集合!带上米粮、布昂,快些动作!”

一时间,整个梁村都活跃了起来。平日里安静的村庄,此刻到处是忙碌的身影。

有人扛着沉重的粮袋,有人拎着布匹,还有人推着独轮车,车上堆满了装米的布袋。大人们面色凝重,孩子们则跟在后头,稚嫩的脸上带着好奇。

村口早已摆好了桌子,两个官差坐在正中的位置,手边是一册厚厚的名册。旁边站着几个拿着长枪的差役,目光扫过人群,隐隐带着几分威严。

“叫到名字的,上前来缴税!”

为首的官差嗓音洪亮,语气不容置疑。他手中拿着一卷名册,按顺序点名。

“刘大牛!”

官差一声吆喝,一个壮汉挤出人群,弯腰从车上卸下一袋袋米粮。

“这里是两石米、两匹布昂!”

刘大牛扛着米袋走上前,声音洪亮地报出缴税的数目。

林清站在人群中,默默观察着这一切。他注意到,缴税时不仅会检查米粮和布昂的质量,还会有专人称重,生怕有人偷工减料。

很快就轮到了林清一家。

“林清!”

“到!”

林清带着顾婉晴走上前,那一袋袋的粮食码放在秤上。

“好,一共三点六石。”

林清眉头微蹙,这些粮食是昨晚刚买回来的四石粮,连袋口都没开过。怎么会少了零点四石?他很快注意到秤上的古怪——九两称!

“少了零点四石。”

一记录官员一边说着一边拿笔就要记下。

林清心中一紧,在大乾,偷税漏税可是大罪,轻则发配边疆,重则问斩。这要是真记在册上,后果不堪设想。

“大人,少了的零点四在这呢。”

林清沉着地掏出一百五十文,轻轻放在书册上。

记录官员抬头看了林清一眼,随即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下次注意点,不良商贩太多了,老是给你缺斤短两。”

说完,他将铜钱揣入袖中,在林清一家下面打了一个对号,表示正常纳税。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