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该如何是好啊!”许叔冀和尚衡同样很着急。
他们已经听闻了贺兰进明的待遇,明白在经历了李倓这一番操作之后,贺兰进明不说前途尽毁,起码在河南道,他是别想再有什么威望了。
贺兰进明固然违背了当初的诺言,可他们干脆就是始作俑者。贺兰进明拒不出兵援助,他们倒是真的出兵了,但也是真的又送了一次。
这么看来,他们还不如贺兰进明了!
许叔冀和尚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前些日子他们自睢阳郡单父县领兵再度出发,却不巧碰到了尹子奇并再度被击败后,为了方便逃亡,他们便扮成了逃难百姓的模样。
现在他们虽然收拢了数十溃兵,但也多是丢盔弃甲者,如今互相看着,都觉得分外狼狈。
最终还是许叔冀说道:“时至今日,还能如何?不管建宁王如何折辱我,都是我应得的,毕竟是我违背诺言在先。”
“是啊!”尚衡缓缓点头认可。
“啊?”许叔冀震惊地望着尚衡,“你竟然都不劝一劝我?万一此行有危险呢?建宁王没有杀贺兰进明,却未必不会杀我。”
尚衡:“应该不会吧。”
许叔冀瞪大了眼睛,一点都没觉得被安慰到。
不过他到底干脆,情知自己先后两次战败,身旁又无多少士卒傍身,除了去见李倓,已经没有别的好去处了。
不然他难道去凤翔投奔房琯吗?用脚指头想也知道,他又不会高谈阔论,在失去手上兵权后,房琯绝不会再重视他了。
面见李倓的过程出乎许叔冀预料的顺利,而面见之后,且也是不出许叔冀预料的不顺。
“当初发兵之前,你是如何向我承诺的?”
“末将贪功出兵,致使大败,大王尽管处罚,末将绝无怨言!”许叔冀坦然道。
他已经做好了掉层皮的准备,只要不死就成。
“既然你已经认罪,那就先受二十军棍再来见我!”李倓说道。
许叔冀当即就要离开,却不料身旁的尚衡忽然开口了:“大王,末将有话说。”
“你莫非想要替许叔冀求情?”李倓皱眉问道。
“末将身为副贰,却未能尽规劝之责,反而同许将军一般枉顾大局,当与徐将军同罪论处。”尚衡请求道。
“同去便是。”李倓并未因为尚衡的忠义表现而选择对他另眼相待。
而在听到尚衡说话后便停下了脚步的许叔冀这时候看向尚衡的目光满是感动。
未久,受了二十军棍的两人不用旁人搀扶,自行又来到了李倓面前拜见。
这时候李倓方才摆了摆手,道:“我这关你们算是过了,余下的便等朝廷处置吧!”
许叔冀与尚衡皆不明所以,还是许叔冀先耐不住开口问道:“大王此言当真?”
“若是觉得二十军棍少了,你大可去多领些。”李倓没好气地说。
然后他才对两人说明缘由:“你二人虽然贪功冒进,又无能中伏,但终究拖了尹子奇足够的时间,这也算是尔等将功折罪了。”
“最关键的是,你们面对叛军,至少没有避而不战。”
许叔冀听出李倓意有所指,本能地附和道:“那是当然,末将军旅出身……”
许叔冀忽感觉有人在拉自己的衣袖,然后他才反应过来,现在贺兰进明的身上已经很臭了,无需他再在李倓这儿添一把火。
随着李倓对贺兰进明和许叔冀区别对待的消息逐渐流传出去,尤其是当日面对李倓三问时贺兰进明的表现,自然让河南的官吏百姓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看法。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没有人希望自己的面对叛军的时候,统管军政大事的主官却是个畏敌如虎不敢出战的。
甚至于,由于当日李倓对着贺兰进明呸了一口,河南士民逐渐养成了以此动作来代指某人的习惯,毕竟谁也料不到某人会不会挟私怨报复。
与之相对的,则是李倓在河南的声望仍在继续上涨,亦有士民在明里暗里抱怨——为什么建宁王不是河南节度使呢?
不过在此背景之下,李倓却并未前往东平郡与张巡并肩作战,而是在沛县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又自崔祐甫带来的五万兵中挑选了两千精壮之士,连同马燧等将士一起,合计两千五百人,继续南下。
尽管崔祐甫靠着李倓留下的后手成功带来了五万兵,但此事并未因此而结束,在淮南,李倓还有一场仗要打。
崔祐甫跟在李倓身侧,介绍着淮南的最新情况——“淮南与河南不同,多种水稻,距离九月秋收还有些时间,是以此次发大军来河南,所取用的粮食本是淮南的储备,其中还包含了官吏近月来的俸禄。”
对于这种做法,李倓并没有表达反对之意,但他有些奇怪:“据我所知,按照制度各郡府库皆会留下一两年用度,如广陵这般重镇,还会留下更多。就算近年来因为要向关中多输送谷粮而减少了储备用度,但余下的储备应不至于匮乏到连俸禄都发不出的地步吧?”
崔祐甫并没有打哑谜,直言道:“倘若各处府库的存粮与账面一致,那自然如节帅所言。”
李倓立时明白了,他忽然庆幸道:“还好没有火龙烧仓。”
然他话音刚落,就见崔祐甫略带惊讶地看着他:“本来打算容后再同节帅说的,但节帅既然猜到了……的确,在大军出发前,的确有两郡的府库发生了火灾,下官当时忙于领军出发,无力深究。现在回去,只怕证据皆已经没了。”
崔祐甫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愧疚,虽说事出有因,但他办事不利的责任也是难以推脱的。
李倓倒没有责怪崔祐甫的意思,实际上,崔祐甫及时领兵抵达就已经是大功一件了。
他只是望着南方,对崔祐甫说道:“查案?证据?我不需要这些。眼下平叛为要……而平叛,只需要军队和目标就足够了。”
“我要再多带一千兵,一千河南河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