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手工艺培训基地的悉心培育下,一批又一批年轻人怀揣着对传统技艺的热爱加入进来,古老技艺在他们手中重焕生机。赵启轩看着年轻学员们专注于手中工艺,眼中满是欣慰与期待。他深知,传承传统手工艺仅靠培训基地远远不够,需要搭建更大平台,让传统手工艺走向更广阔天地。
于是,赵启轩决定举办一场全球性的传统手工艺饰品设计大赛。筹备工作繁杂而艰巨,团队不仅要通过各种渠道发布大赛信息,吸引全球设计师和手工艺人参与,还要制定详细的比赛规则、奖项设置,邀请专业评委。
为了让大赛信息覆盖全球,他们在各大时尚媒体、设计论坛、社交平台发布广告和宣传文章。同时,与各国的设计院校、手工艺协会合作,通过他们的渠道向学生和手工艺人传达大赛信息。
消息一经发出,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热烈反响。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和手工艺人纷纷踊跃报名,他们渴望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完美融合。
收到的参赛作品琳琅满目,风格各异。有的作品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金属工艺结合,创作出极具立体感的饰品;有的则把京绣针法运用到皮革制品上,展现出独特的质感。评委们在评选过程中,既惊叹于参赛者们天马行空的创意,又为传统手工艺的无限可能而振奋。
经过层层筛选和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颁奖典礼上,赵启轩亲自为获奖者颁奖。看着获奖者们激动的神情,他感慨万千:“这场大赛不仅是对各位才华的认可,更是传统手工艺传承发展的重要契机。希望大家能继续秉持创新精神,让传统手工艺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大赛不仅挖掘出众多优秀设计人才,还通过媒体报道、线上展示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社交媒体上,关于大赛的话题热度持续攀升,许多网友纷纷表示,原来传统手工艺可以如此时尚、富有创意,对传统手工艺产生了浓厚兴趣。
借助大赛的影响力,培训基地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前来学习。一些高校也主动与基地联系,希望开展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赵启轩看到这些积极变化,深感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知道,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之路虽漫长,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越走越宽。
从金融角度来看,举办这场大赛也是一次成功的品牌投资。大赛前期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宣传、场地租赁、奖品设置等,但通过大赛带来的品牌知名度提升和潜在商业合作机会,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将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如吸引更多高端客户、获得更多合作项目、提升产品附加值等。赵启轩开始规划如何将这些无形资产进一步转化为财务收益,比如与知名品牌合作推出大赛获奖作品限量版系列,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