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联岁月 【正版无广】第83章 负责训练

作者:有个探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8 21:13:53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会议中,陆北不仅仅针对部队在战斗中的问题指出,对于部队内部存在的问题也进行讨论,还有关于敌我形势之间的问题。

“还有关于未来斗争的形势,我这里冒昧赘述一番,能否请各位同志和上级首长见谅?”

“但说无妨。”张传福听的兴起。

陆北清了清嗓子说:“敌人采取集村并屯的方式,意图将我军赖以生存的根基,也就是农村进行毁灭。他们以多则一个中队,少则一个小队,伪军部队也是成营连建制出动,形成一百至三百不等的规模行动。

这是敌军研究过的,知道我军实际兵力和战斗力,除非集结一到两个团,否则难以消灭这样规模的讨伐队。如此他们才能堂而皇之下乡入村,而我军则要依靠当地农会和地委。

已经出现当地农会负责人投敌,而险些造成我军战斗失败的例子,不可不重视。”

一旁的曹大荣举手说:“这件事政治部已经引起重视,让地委同志加紧自查,越是困难时期,便越要自身过硬。这点陆北同志的意见,我们政治部是期望见到的。

这次上级派我来参与三团的支部会议,也是听取基层干部意见进行汇报,向诸位释放一个信号,认可第三团在此次反讨伐中取得的成效,军政治部给予高度表扬。”

陆北说:“我也有向上级军部反映的问题。”

“请说。”

“咱们一直以来以游击的方式扩大影响力是有缺点的,有单纯军事观点和流寇思想,完全没有争取群众,造成大部分群众对于咱们抗联有距离感。”

闻言,曹大荣不经意间紧皱眉头:“陆北同志你来抗联时间不长,怕是不知晓其中困难,虽然群众大部分支持我们,但仍然有少部分人从中作恶。

我军实力微弱,一旦驻地被告密,或者被特务汉奸所知晓,必然引来日伪军讨伐。就像你说的那样,他们以一百人至三百不等规模进行讨伐,若非集结两到三个团,难以进行抗衡,这也是我们游击战经常失败的原因。

加上日寇大规模集村并屯,对我们的兵源、经济都成极大困难,对此上级也一筹莫展。”

陆北不由地愣住,看来实际情况比他预想中的还要糟糕,分则容易被逐个击破,聚在一起则容易被围歼,需要从夹缝中寻求机会。

一部分指战员思想不够硬,在面临危急时容易动摇。陆北把问题想的太过于轻松,错误估计敌我的斗争形势。

很快,众人七嘴八舌开始讨论,首先是反思这场反讨伐战斗的得失。陆北已经反思完,现在轮到他们开始反思,以及对于整编和训练工作的疑惑不解,向陆北以及其他人进行了解。

这是很重要的事情,互相了解,共同进步,在战斗中进步,在战争中学习。

会议一直持续到傍晚时分,团长张传福宣布会议解散。

临走时,陆北从怀中取出一张纸,是向上级汇报的。上面是关于游击战争的观点建议。

之前参谋长冯志刚一直问陆北,可是当时在行军征战之时,没有时间写,现在有时间了,陆北写下来让上级转交给参谋长。

······

夜晚,摸着黑回到密营木屋。

陆北和吕三思两个人推开门,便瞧见木屋内挤满人,几块桦木黑板已经准备好,油灯照的每个人脸上红通通。

早上临走时,妇女团的同志问陆北还开不开夜课,陆北答应下来,不过估计也开不了两天,他马上要忙着训练新兵,白天要训练,晚上要给新兵们培训。

“都在啊。”

“就等了你,陆老师。”小鬼们盘坐在一起,眼巴巴看着桦木板。

桦木板有些熟悉,应当是之前在汤旺河畔营地时上夜课的工具,没想到他们把东西带来这里。

似乎是找到熟悉的一面,陆北开始茫茫碌碌的夜课,给小鬼们写了一篇文章节选,是梁卓如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密密麻麻写了两块桦木板,让小鬼们学习。

给妇女团的同志写了一句话,妇女能顶半边天,鼓励和认可她们的奉献。向她们讲述妇女节的由来,开拓她们的见识,讲‘鉴湖女侠’。

对于战士们,陆北诉说抗日的必要性、正确性,坚定他们的思想。

第二天。

陆北开始紧锣密鼓的训练,因为地方小,第三团的同志们分布在亮子河周围好几处密营,要想把人集合起来训练,吃住都是一个问题。

于是乎陆北只能向团长张传福建议,先由精锐老兵组织教导队,负责协助教授训练新兵,而支部书记和团、党成员,开办思修课。分批在各处密营进行训练,先训练服从,让新兵们知道军队不是山匪响马,是讲究军令的地方。

在饮马湖畔,天空中飘荡着细雪,不过太阳倒是久违的露面。

“我叫陆北。”

陆北裹着棉大衣,脑袋上套着防寒面罩露出眼睛和口鼻,看不清他的脸,声音十分严肃。面前则是分过来的六十三名新兵战士,从现在起,他们要和炮兵队的战士同吃同住。

“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你们教官,首先我要告诉你们,欢迎来到抗联,但这不意味着你们将要成为一名光荣的抗联战士!

从此刻起,你们必须遵守我的命令,服从教官们的督导。这是军队,是讲纪律的地方,我不希望有任何人违反训练纪律,同样的,你们可以对训练中任何事情进行刨根问底的询问,但首先你们要学会报告,知道什么是报告吗?”

“啥啊?”新兵们一个个笑呵呵,感受着新奇的环境。

“啥是报告,军爷您说句话。”

“军爷,陆爷?”

听的一肚子火大,陆北大声道:“宋三,你知道吗?”

“报告!”

宋三立正敬礼,向前一步走:“报告教官,知道!”

“说!”

“是!”

宋三看向眼前那些前些日子还是劳工的新兵:“说话首先要叫一声报告,得到允许后出列敬礼,向上级汇报。”

满意的点点头,陆北说:“现在知道报告是什么意思吗?”

“报告~~报告,就是要说话的意思。”

“报告,报告。”

陆北呵斥道:“乱糟糟,我说一二三,大家一起喊。”

“一!二!三!”

“报告!”

听见雄浑的喊声,陆北满意点点头:“还有,抗联内没有什么军爷、官爷,统一称呼为同志、战友。

记住!不允许再叫军爷两个字,那不是称呼,那是糟践自己,我是爷,你是什么,是孙子?

这里没有什么老爷,这里人人平等。也不可以称兄道弟,抗联不是拉帮结伙聚啸山林的英雄好汉,是抗日的队伍,是革命的军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