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帝国军离开塔博尔后向着东北方向进发,绕路消耗了额外几天的时间。

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大军绕开了伏尔塔瓦河密密麻麻的支流,现在正从东边的开阔地带向布拉格逼近。

伊日也并非毫无防备,他派出的斥候提前侦察到了帝国军绕路的情报。

作为一个声名不显却战功赫赫的老练军事家,伊日敏锐地捕捉到了帝国军的意图。

他马上率领军队开始转移,在库腾堡附近挑选好位置重新布置阵地,等待帝国军的到来。

某日清晨,匈牙利斥候侦察到前方的山丘上有敌人的踪迹,拉斯洛和将领们马上意识到与伊日的决战近在眼前。

“诸位,走吧,我们去探查一下敌人的情况。”

拉斯洛招呼众人一同出营,在贝拉•埃斯特的近卫骑兵护送之下来到一处视野良好的位置,从这里可以大致观察到胡斯派叛军的情况。

眼前的一幕令众人震惊。

只见坡度不大的山坡上整齐排布着胡斯战车,不用想战车后面就是严阵以待的胡斯派叛军。

在山丘的右面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在左面则是库腾堡,想要绕过去就不得不防备胡斯叛军的袭击,对部队的士气也会造成不小的打击。

最关键的是补给问题,大军绕道而行,军需补给的困难大大增加,现在又要绕道,只会平添损耗。

可是直接强攻的话,帝国军势必会遭受巨大的伤亡,甚至很可能战败。

毕竟胡斯车堡的强大,在场的众人都深有体会,尤其是在这种极佳的地理条件下,胡斯车堡能发挥近乎无限的潜力。

“我还真是......小瞧伊日了。”

拉斯洛有些头疼,没想到伊日居然能给他出这么大一个难题。

阿道夫倒是没有感到意外,他在战前就听到一些消息,在伊日的军队中有他昔日的战友,他们虽然厌弃伊日,但却热爱波西米亚。

这些塔博尔派的军人为了波西米亚的未来,选择与迫害他们的圣杯派和解,两派自1424年分裂后,再一次组成绝望的同盟,抵抗来势汹汹的帝国军。

这些战车恐怕就是他们带来的,战车可以立刻使一个从未受过训练的农民轻松击溃一个训练有素的骑士,因为战车的本质就是可移动的简易城墙。

大量装备胡斯战车以后,即便是一群乌合之众也会因为不再受到骑士冲击的威胁而变得富有勇气和战斗意志。

再搭配上操作简单的十字弩,火门枪和长矛,很轻易就能击溃盲目冲锋的敌人。

好在帝国军并不盲目,这边的指挥官也是曾经的塔博尔派将领,阿道夫马上便想出了对策。

“陛下,我有办法可以击败敌军。”

阿道夫的话马上引起了众人的好奇,毕竟库腾堡是阿道夫的老家,他对这附近的地形肯定是了如指掌,又是曾经的胡斯军将领,是最有可能想出对策的人。

拉斯洛急切地问道:“对面卡住这样关键的地形,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应对?”

阿道夫胸有成竹,将他的计谋告知众人:“直接进攻车堡无疑是愚蠢的,所以我们得打持久的消耗战,逼迫敌人从龟壳里钻出来主动进攻。我军只需要暗中派遣一支别动队绕过库腾堡到叛军背后截断他们的补给,我们在正面同样摆好车堡时刻防备,使用我们数量庞大的火炮带来的火力优势打击敌人的车堡,削弱他们的士气——虽然低打高效果一般,但绝对能威胁到叛军的车堡。胡斯叛军绝大部分都是步兵,面对骑兵,尤其是匈雅提率领的精锐骑兵的袭扰必然毫无办法,这样一来他们就成了瓮中之鳖,无路可退。一旦他们发动进攻,别动队便可从背后袭击敌军的车堡,我们在正面顶住敌人的冲击,轻而易举就能全歼叛军!”

拉斯洛大喜过望,拍手叫好,就是这战术怎么听起来这么熟悉呢?

“啄木鸟战术?”

拉斯洛下意识嘀咕道。

阿道夫饶有兴趣地说道:“很形象的比喻,陛下,这群叛军就是我们要吃掉的虫子。”

罗森贝格和拉斯洛·匈雅提都敬佩地看向阿道夫,这家伙对自己昔日的同袍是真下得去死手啊。

一个师傅(指扬·杰士卡)教的,还真能破招!

拉斯洛当即命令道:“匈雅提,你率领六千骑兵负责截断叛军的后勤线,及时汇报敌情;阿道夫,车堡的布置就交给你了;罗森贝格,你率领你的部队围困库腾堡,防止里面的敌人出城偷袭。这样安排可以么?”

拉斯洛看向阿道夫,想知道自己有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

“陛下,我们得派人到树林中侦查,防备敌人从那里突然发动袭击。”

“好,就按你说的来。”

军议已定,众人迅速返回营地开始执行各自的任务。

帝国军作为战争的进攻方,战争准备要比胡斯派叛军充分的多。

仓促迎战的圣杯派军队并未携带多少补给,他们要从布拉格源源不断运送补给来维持部队的战斗力,在这种情况下叛军的补给本就处于不足的状态,一旦补给被切断,很快就会出现危机。

而背靠奥地利和匈牙利的拉斯洛财大气粗,大军还未集结,领地各处的粮草已经开始向南波西米亚转运,大量的军需物资被运送到因德日赫城堡,大军一路挺进,大批辎重源源不断紧随其后。

古语有云,粮不三载。

对此,拉斯洛表示,这话说的是对外国的战争,第一次运粮将部队送出国境,第二次运粮将部队接回王都,不运第三次,是因为战争过程中所需要的军需补给都可以靠就地获取。

但是现在,拉斯洛都没出国呢,打的是内战,是平定叛乱,当然不能随便烧杀抢掠。

没有胡斯派或者其他什么异端的话,波西米亚可是帝国的大宝贝,得精心呵护。

而且布拉格离维也纳这么近,不至于出现补给困难的情况,只有补给损耗多少的问题。

这时候考验的就是双方的后勤储备,毫无疑问,在这方面拉斯洛完胜伊日。

于是,战场上出现了一副奇妙的景象。

在山丘上,叛军的车堡排布严密,气势十足;在山丘下,帝国军的车堡同样如此。

两方的战士都在车堡中躲藏起来,严阵以待。

如今正是车堡鼎盛的时代,等到几十年后,野战炮技术飞速发展,火炮——这个旧时代陆军战术的掘墓人,新时代的陆战之王就会将车堡彻底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只不过到目前,胡斯车堡仍然是最好的战术之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