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地利到日不落帝国 第55章 城下之盟

作者:纽伦堡的钟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30 19:42:35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在十字军抵达君士坦丁堡城下的两个多月后,罗森贝格,西拉吉和弗拉德终于率军攻破阿德里安堡(埃迪尔内)。

三人站在城墙上,看着这座古老且辉煌的城市。

一年多以前,埃迪尔内还是奥斯曼帝国的首都,攻破君士坦丁堡后,穆罕默德二世将那里定为帝国的新都,埃迪尔内维持着它延续多年的繁荣。

如今,战火焚尽一切,十字军在这里展开了大屠杀,一切非基督徒和抵抗者都难逃死亡的命运,为了收集尽可能多的物资,士兵们挨家挨户洗劫这座富饶的帝国旧都。

他们围城将近两个月,强攻城池又损失数千名战士,一直憋在心里的怒火就在这天全部倾泻而出。

所有清真寺被狂热的士兵们暴力拆毁,里面的财富被劫掠一空。

就连奥斯曼帝国达官显贵的陵墓也难逃一劫,大多数陵墓被掘开,里面陪葬的珍宝作为士兵们的战利品,被他们揣进口袋。

手无寸铁的平民被全副武装的士兵成片成片杀害,整座城都在燃烧,城破后的一整天,这座城市都充斥着哀嚎与怒吼。

第二天,赚的盆满钵满的十字军士气高昂,运送着一车车军需物资前往君士坦丁堡围城营地,只留下残破不堪的埃迪尔内,和绝望哭泣的幸存者。

拉斯洛默许了他们的暴行,这就是战争的规则。

与其为士兵们增加军饷,不如将钱留着招募更多军队,他们自己会搞到钱的。

埃迪尔内的毁灭为十字军带来了更多的物资,尤其是军粮,他们又可以在君士坦丁堡坚持更多时日。

就在这段时间里,马穆鲁克苏丹的大军已经集结完毕,他们越过奥斯曼帝国的边境攻入阿达纳地区,并打算以此为基地鲸吞整个安纳托利亚半岛。

毕竟,奥斯曼人最后的精锐部队现在还被围困在君士坦丁堡。

除非穆罕默德二世放弃君士坦丁堡的防卫,率领部队渡海回到安纳托利亚迎击马穆鲁克人,否则奥斯曼人不可能挡得住马穆鲁克苏丹的攻势。

一年前,攻克这座城市时,穆罕默德二世志得意满,认定自己是天选之人,将会带着奥斯曼帝国走向新的顶峰。

可是现在,他变得非常憔悴,明明才二十四岁,他却像个老人一样时常陷入沉思。

埃迪尔内毁灭的消息他也收到了,侦察得到的情报是,十字军刮光了埃迪尔内的每一寸地皮,将所有人和马能吃的东西都搜刮来,下定决心要在君士坦丁堡城下死磕到底。

只要他敢把君士坦丁堡的军队抽调回亚洲防御,那十字军马上就会强攻夺取这座城市。

瓦尔纳之战中,他手下两位重臣,马哈茂德与哈拉丁双双殒命,新任命的安纳托利亚总督阿里•帕夏仓促组织起一支新军,却根本无力对抗马穆鲁克人,天天都在往君堡送求援信。

这样的局面让穆罕默德二世心力交瘁,终于在君士坦丁堡被围困的第三个月,他向群臣宣布,要与十字军议和,缔结城下之盟。

所有奥斯曼人都很悲痛,这是要永远铭记的屈辱,但为了阻止马穆鲁克苏丹灭亡奥斯曼帝国的企图,他们明白这是最好的办法。

在君士坦丁堡城墙下的空地,拉斯洛的使者将十字军统帅们一同拟定的和平协议交给穆罕默德二世的使者,上面有这样的条款:

一、自埃迪尔内-盖利博卢以南以西以北的所有领土割让给十字军,包括君士坦丁堡以北的墨森布里亚地区,从这里急行军一周不到就能抵达君士坦丁堡,这意味着这里的驻军时刻都能威胁君士坦丁堡。

二、奥斯曼帝国支付一百万弗罗林的战争赔款给十字军,这笔钱款将由教宗进行分配,教廷获得其中的二成,剩下的八成按照贡献分发给所有参与十字军的统治者和贵族。

三、奥斯曼帝国与神圣罗马帝国缔结三十年的停战协议,十字军将允许所有幸存的穆斯林回归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也不得阻止愿意回到基督教世界的基督徒和东正教信徒。

四、穆罕默德二世放弃【罗马凯撒】及【罗姆苏丹】的头衔,不允许自称罗马的继承者,承认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拉斯洛为唯一的罗马皇帝。

五、奥斯曼帝国不得再阻断通往东方的贸易路线,向所有十字军国家开放君士坦丁堡和小亚细亚的通商口岸,不允许征收不合理的过路税。

如此苛刻的条款,穆罕默德二世也只能咬牙接受,他已经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了——马穆鲁克苏丹即将打到安卡拉,要是再不救援安纳托利亚,老家就要没啦!

《君士坦丁堡和约》签订的消息传回欧洲,所有受到奥斯曼人威胁的人们一片欢腾,教宗更是将这份和约描述为“末日的红龙被折断翅膀坠入地狱”的证明。

至于未能收复君士坦丁堡?

伟大的胜利让所有人都对这件事和东罗马帝国闭口不谈,毕竟为了一个已经灭亡的帝国,惹得拉斯洛皇帝不高兴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十字军东征终于宣告结束,这是一场伟大的胜利,彻底终结了奥斯曼人入侵欧洲的野心。

这场伟大的胜利同样引起了欧洲各国的警惕,尤其是波兰和法国。

波兰王瓦迪斯瓦夫三世与法王查理七世无不清楚地意识到,一个庞然大物在中欧的崛起已经无可阻挡。

哈布斯堡的王朝似乎再也没有了扩张的瓶颈,现在,他们解决掉了最大的威胁和对手奥斯曼人,三十年的和平倒像是他们施舍给奥斯曼人的一样,谁知道奥斯曼人能不能撑过三十年?

也许过不了几年,严重衰落的奥斯曼就被虎视眈眈的强邻攻灭了呢?

基于这样的忧虑,两者不约而同的向对方靠近,波兰王国与法兰西王国的交流骤然变得无比密切,一个秘密的同盟已然缔结,如果皇帝拉斯洛执意要继续扩张他的领土,将要面临的是两个欧陆强国的联手挑战。

这一切,尚且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拉斯洛自然是无从知晓。

十字军的主力陆陆续续开始返程,因为威尼斯人的背叛而损失惨重的葡萄牙人获得了教宗和拉斯洛额外的金钱和土地补偿,以对他们的支持表示感谢,因此葡萄牙人也没有再嚷嚷着让十字军掉转矛头灭了威尼斯这个大叛徒。

拉斯洛任命西拉吉接任亚诺什的职位,担任匈牙利王国的军事统帅,拉斯洛·匈雅提回到特兰西瓦尼亚继承家族的封地,皇帝的近卫骑兵团长的职位由一位叫做贝拉·埃斯特的匈牙利贵族骑兵将领接任。

西拉吉的匈牙利边防军,弗拉德三世的瓦拉几亚军和罗森贝格的波西米亚军同路返回各自的家园。

菲利浦留下一队数千人的亲卫给儿子安东尼,帮他保卫马其顿领地并巩固他在当地的统治,随后便率军返回勃艮第。

拉斯洛直接一口气偿还了先前的贷款,现在他又大赚一笔,根本不差钱。

考虑到勃艮第额外获得了科索沃金矿的收益,菲利浦直接免除了这笔贷款的利息,并且只接受了十万弗洛林的还款便将债务一笔勾销。

拉斯洛因此对菲利浦更加满意。

神罗诸侯联军中有许多人留在保加利亚,这一次出征的大多是诸侯家里没有继承权的次子之类的,他们在战后都获得了一块令人满意的封地,数千人因为战功获封帝国骑士。

一些在战斗中赚够了战利品,渴望归乡的战士结伴返回德意志,还有相当一部分留下来建设和统治保加利亚的领地。

葡萄牙王子费尔南多留在巴尔干半岛经营葡萄牙在爱琴海和黑海沿岸获得的珍贵贸易港口,恩里克王子在更早一些时候已经率领残存的舰队返回了直布罗陀海峡南岸的葡萄牙军港。

拉斯洛在索菲亚宣布建立保加利亚王国,并加冕为保加利亚国王,教宗派遣一位红衣主教为他加冕,并承认了哈布斯堡家族对保加利亚统治的合法性。

急于返回维也纳的拉斯洛没时间在保加利亚建立完善的政府,只能暂时先委派顾问团中的几位顾问与保加利亚的新贵族们组建临时政府管理索菲亚及周围的一大片皇室领地,并处理保加利亚王国内部的纠纷。

乌尔里希如愿获封塞尔维亚国王,他从先前的农民军中挑选了一些精壮的战士组建国王卫队,开始了在塞尔维亚的统治。

在此之前,他的辞呈已经送到拉斯洛手中,他在信中举荐乌尔里希·冯·埃青接替他的职位,这倒是与拉斯洛的想法不谋而合。

终于捞到国王之位的乌尔里希也成为了大家羡慕的对象,当然,也有眼红的家伙称他为“投资大师”。

从迎娶塞尔维亚公主,到尽心辅佐哈布斯堡家族的两代皇帝,这一切最终让他成为了这个时代励志奋斗终得偿所愿的典范。

对此,拉斯洛表示,这是乌尔里希应得的。

这一切对所有人似乎都那么美好,因为他们熬过了这场残酷的战争,活着的人才有资格分享丰厚的战利品。

正当拉斯洛打算离开索菲亚率军返回维也纳时,摩里亚的使者再次来访,这一次的情况可就没有上次那么轻松了。

经过数月征战与多次胜利,季米特里奥斯攻占了大半个摩里亚的领地,托马斯困守米斯特拉斯城,在退无可退的情况下,最终被迫答应拉斯洛的要求,遣使向他请求援助。

这让拉斯洛很不满,这么久过去,他都快把这事给忘了,现在来这么一出。

这托马斯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啊,明明东罗马的灭亡是注定的,他还死守着那顶皇冠和宣称做什么?

难道真有人会做慈善帮你复兴东罗马?

他拉斯洛是德意志人,本身就是继承“罗马正统”的皇帝,又不是俄罗斯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