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手天眼 第六十二章 想要给我一个下马威

作者:萧山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31 11:51:04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黄慕华神色冷漠,语气生硬地回道:“刚才马姐已经说了,这不过是一场生意罢了。马姐既然想要从黄门走货,那黄门自然有自己既定的江湖规矩。若你能够满足我们所提出的条件,那这笔生意便能够顺利成交。若你无法满足,咱们今天就只是单纯地吃吃饭、喝喝酒,完事之后便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天下从事托工的人众多,总有能够满足条件之人,黄门从不担心手中的货会砸在自己手里,烫到手皮。”

此人的思维极其敏捷,且心胸狭隘,锱铢必较,睚眦必报。倘若马萍之前不说那些言辞激烈的冲话,或许他还能表现得稍微客气一些。但在马萍表明态度之后,他瞬间反将了马萍一军,使得马萍瞬间陷入了颇为尴尬和被动的局面。

在金陵这一片繁华且错综复杂的地域之中,能够以如此强硬且毫不退让的态度对待马萍之人,恐怕寥寥无几。

马萍听完他这番不留情面的话语,脸色瞬间变得铁青,犹如乌云密布的天空。她紧紧地握着手中的湿纸巾,用力地在嘴边擦拭着,动作显得格外粗鲁且急促,那模样明显已经处在即将发作的边缘。

我见势不妙,赶忙转头制止了她,语气坚定且沉稳地说道:“无妨。”

马萍向来是这古玩行当里出了名的“打锣女王”,泼辣果断,敢闯敢拼。她之所以会动用我来参与这一单生意,足以说明走这批货对她而言意义非凡,至关重要。

今天,无论遭遇何种艰难险阻,我都要全力以赴,助她成功达成这笔交易。

我不紧不慢地用汤匙舀起一口汤,动作优雅而缓慢,轻轻地送入口中,随后便没再往托盘上看,只是面色平静地淡淡地说道:“红布下面,是一瓶金陵老窖酒,小瓶一百二十毫升装,浓度为五十三度。”

这倒并非是我眼力有多么厉害,超乎常人。在进入包厢的时候,我曾不经意地用眼角的余光斜眼瞥了一眼侧边的小隔间。这种包厢里的小隔间,通常是专门给服务员上菜以及放置酒水所用,空间不大,却暗藏玄机。

当时,我瞥见地上静静地躺着一瓶金陵老窖小瓶酒。这种酒,在市场上仅仅卖五块钱一瓶,属于平民阶层所消费的廉价用酒,品质普通,包装简陋。

马萍约我们在如此高档的金陵大酒店贵宾包厢吃饭,这般奢华讲究的场合,显然不可能用这种档次低廉的酒来招待宾客。那瓶小瓶酒孤零零地躺在角落里,与周围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格外突兀。

也正因如此,这一画面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如同刻在石板上的印记,难以磨灭。

当服务员端出那个托盘的时候,通过红布下东西的大致外形轮廓,我凭借着敏锐的直觉和之前的记忆,很快就做出了准确无误的判断。

对特殊的人、物、事保持高度的敏锐感知和洞察力,向来是我的强项和过人之处,仿佛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合该让我在此时好好地展示一番,装一回令人瞩目的逼!

黄慕华微微一怔,脸上闪过一丝意外的神情,随即眼神示意服务员揭开了红布。果然,一瓶金陵老窖小瓶酒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那朴实无华的瓶身显得与此刻的场景格格不入。

马萍见状,顿时瞪大了眼睛,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和惊讶,那表情仿佛看到了世间最不可思议的奇迹。

黄慕华打开手中那把精致的扇子,在胸前不紧不慢地轻轻摇晃着,嘴角微微上扬,带着几分玩味的神情说道:“有意思,真不知道你是纯粹运气好,瞎猫碰上死耗子,还是真有如此厉害的本事,反正就是有点意思!来,咱们继续玩!”

讲完之后,黄慕华和郝先生迅速地对视了一眼,眼神交汇之间,似乎传递着某种不为人知的默契和意图。

郝先生心领神会,动作小心谨慎地转身从自己随身携带的包里面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精致的檀木盒子。

檀木盒子缓缓打开,动作轻缓而庄重,仿佛在揭开一件神秘而珍贵的宝物。里面静静躺着一具陶土弥勒佛像,散发着一种独特而又神秘的气息。

这尊佛像宝相雍容,姿态优雅,敞胸露脐,展现出一种洒脱自在的气质。阔鼻薄唇,线条流畅自然,两耳垂肩,充满了福相,开口大笑,仿佛在向世间传递着无尽的欢乐和慈悲,端坐在九级仰莲花之上,显得庄重而神圣。

宝物的体积不大,但却散发着一种独特而强大的魅力,仿佛能够吸引众人的目光和心神。

檀木盒子打开之后,一股清幽淡雅的佛香味道瞬间弥漫开来,如同一缕轻柔的烟雾,缓缓飘散在空气中。那香气闻之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瞬间置身于宁静祥和的寺庙之中,心灵得到了片刻的抚慰和安宁。

郝先生将檀木盒子轻轻地放在了餐桌的转盘之上,用他那令人印象深刻的公鸭嗓子,声音沙哑而独特地说了一句:“方先生,请掌眼。”

转盘在郝先生的推动下徐徐转动,如同一个缓慢旋转的舞台。

弥勒佛像缓缓地朝着我这边移动过来,仿佛一位神秘的嘉宾正缓缓登场。

刚到我面前,转盘竟然神奇地停了下来,时机恰到好处,仿佛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所操控。

檀木盒子正好稳稳当当地摆放在我正前方,位置精准得让人惊叹。

我的目光所至,弥勒佛的正脸正好对着我,那笑容似乎蕴含着某种深意。

我顿时感到有一些诧异,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惑。

这“蛋鸡”见我刚才在瞎子摸象的环节中成功过关,显然是故意在我面前露了一手,想要给我一个下马威。

要知道,这圆形的转盘其实是非常难以精确控制的,需要极高的技巧和手感。

他用手拨弄之后,竟然能够让转盘在轻轻转动之下,准确无误地停在我面前,光是这指尖上的巧劲,就足以让人惊叹不已,足以证明他在这方面有着非凡的造诣和经验。

拥有这等本事,这郝“蛋鸡”要是到大街上去玩幸运大转盘之类的游戏,凭借他这一手精准的控制技巧,恐怕想不发财都难,必然能够在众多参与者中脱颖而出,满载而归。

这尊弥勒佛看上去没有任何特殊的显著特征,表面平滑,色泽均匀,线条简洁。仅仅在九级仰莲花座上,刻着一行古风悠扬、字体优美的小篆:“风动身方至,心宽体自丰。”

那字体如行云流水,笔画纤细而流畅,给整尊佛像增添了一份文化底蕴和艺术气息。

在古玩行当里,鉴定佛像一直是一件颇具挑战性和复杂性的事情,需要深厚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因为这不仅涉及到对宗教信仰的深刻理解和领悟,需要对佛教的教义、象征意义以及各种佛像的造型特点有全面而准确的把握;还需要对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有精准而细腻的感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对佛像创作的影响;更需要对古玩工艺有着极为熟稔和精湛的掌握,熟悉各种制作材料、工艺技巧以及不同时代的工艺特点和演变规律。

比如说,鉴宝师傅若要鉴定眼前这尊弥勒佛像,往往需要从三个重要且关键的方面着手,分别是判型、识刻、断质。

判型。

大肚弥勒的造像在佛经中并没有明确而详细的记载,其形象的来源和演变并非有章可循。普遍认为是按照五代后梁时期来自浙省奉化的僧人契此的形象塑造而成。这位僧人身体肥胖、袒胸露腹,常常背携布袋四处化缘,以其独特的形象和慈悲的行为受到民众的喜爱和尊崇,民间也亲切地称其为“布袋和尚”。

如果有人将其判断为在后梁之前的物品,那必然是基于错误的判断和臆测,缺乏历史依据和文化认知。但后梁至今,时间跨度漫长,历经了多个朝代的更迭和文化的变迁,要精确地断代难度极大,需要综合考虑众多因素,包括造型风格、制作工艺、材质特点等。

识刻。

上面那行小字为篆体,字体古朴典雅,蕴含着深厚的历史韵味。篆体是在秦大一统之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时,所创制的一种独特而规范的书写形式,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到了西汉末年,篆体逐渐被隶书所取代,其在日常书写和官方文书中的应用逐渐减少。但由于篆体的形态优美,线条婉转,富有艺术美感,从古至今都备受文人墨客和艺术家的喜爱,常被用于印章、书法作品和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铭刻之中。

仅仅通过字体,是很难准确判断出具体的年代的,因为篆体的使用在历史上存在一定的延续性和间歇性。顶多只能大致判断其不属于秦前或者流行隶书的汉后这一段特定的时期,需要结合更多的线索和证据来进一步缩小范围和确定年代。

断质。

陶器从商代中期就已经开始出现,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不断演变和改进。到了东汉时期,便发展为较为成熟的青瓷制法,瓷器在品质、外观和实用性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逐渐开始取代陶器在日常生活和艺术创作中的地位。历经了一千六七百年的漫长发展历程,各种复古的陶、瓷制品层出不穷,花样繁多。

倘若表面没有显著的特征,比如独特的釉色、特殊的纹饰、明显的制作痕迹等,基本上是不可能准确辨识其年代和出处的,需要借助更为专业和先进的检测手段,或者参考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

这尊弥勒佛像没有任何明显的特征,造型简洁,刻字普通,材质看似平常,给鉴定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要对其进行准确的断代并追溯其传承,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需要鉴宝者具备极高的专业素养、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但那只是对于其他经验不足、知识有限的鉴宝者而言。

我所思考的是,它为什么会没有任何特征?而且,还能够隐匿得如此完美,让人几乎无从下手,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和突破口。

古玩是死物。

死物与死人一样,它们不会主动地隐藏自己的真实面目和历史信息。

即便岁月的侵蚀使得痕迹变得模糊不清,它们也一定会有其独特的出处或者细微的瑕疵,以供专业的人士进行判别和分析。

这就如同警察办案时对尸体进行检验,尸体所呈现出来的证据,往往远比活人所讲述的话语要真实、客观和可靠得多。

只有活物,才懂得如何巧妙地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和本质。

郝“蛋鸡”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他完全有能力用古老的陶土,凭借自己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制作出一尊没有任何显著特征的弥勒佛像。

这尊笑脸弥勒。

对于郝“蛋鸡”来讲,或许只是一件彰显不出任何独特特征的完美工艺品,是他展示技艺和才华的作品。

但对于鉴宝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明目张胆的嘲笑与挑衅,是对鉴宝人能力和权威的一种挑战和轻视。

“可以上手吗?”我问道,语气平静,目光坚定地看着郝“蛋鸡”。

郝“蛋鸡”用他那独特的公鸭嗓回道:“随便上手。”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自信和傲慢,似乎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了信心,不相信我能够从中看出什么端倪。

黄慕华则悠然地翘起二郎腿,姿势随意而放松,手中的扇子轻轻摇晃着,自顾自地悠闲喝茶,脸上那不屑的神色尽显无遗,仿佛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毫不关心,或者说他根本不相信我能够有所发现。

我小心翼翼地拿起笑脸弥勒,动作轻柔而专注,仿佛手中握着的是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在九级仰莲上仔细地捏了几下,感受着陶土的质地和纹理,寻找着可能隐藏的线索和痕迹。

尔后,我将笑脸弥勒轻轻地放回檀木盒子,动作轻盈而准确,然后手疾速地拨动转盘。

转盘在我施加的力量作用下,瞬间无比快速地呼呼转动起来,速度之快,如同旋风一般。

速度快得几乎让所有人都看不清楚餐桌上摆放的菜肴的样子,只觉得眼前一片模糊,光影交错。

足足转了几十圈之后,转盘依然保持着高速旋转的态势,仿佛永不停歇。

弥勒佛像在郝“蛋鸡”的正前方稳稳地停了下来,位置精准得如同经过精确计算。

它的眼睛,几乎可以与郝“蛋鸡”直接对视,那场景仿佛佛像在向他诉说着什么。

餐桌上有丰盛的菜肴、有热气腾腾的汤,色彩斑斓,香气四溢。

但在这高速的转动过程中,菜肴一片未落,汤一滴未洒,展现出我对力量和技巧的精准掌控。

黄慕华和郝先生见了,满脸懵逼,表情呆滞,那表情仿佛看到了一场不可思议的魔术表演,完全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

我这一手,显然比刚才郝“蛋鸡”仅仅转动一圈要厉害太多,技巧更加高超,手法更加娴熟。

然而,让他们更加惊讶的事情还在后头。

我在自己这边,用手指轻轻地弹了一下转盘,动作迅速而隐蔽。

只听得细微的“吧嗒”一声脆响,清脆而短促。

对面郝“蛋鸡”身前的笑脸弥勒佛像,与下面的九级莲花座连接之处突然断裂,毫无预兆。

弥勒佛像再也坐不住,瞬间栽倒落地,发出沉闷的声响。

随着“砰”的一声,佛像摔碎了,陶土四散而裂,碎片飞溅。

敲山震佛!

怎么羞辱我的,我就让你怎么还回来。

“狗胆包天!”

黄慕华见状,勃然大怒,脸色瞬间涨得通红,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动作迅猛而激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