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烽烟 第25章 朝会纷争法与德

作者:罗密欧与忽必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2-24 01:06:06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殿内气氛凝重,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鸦雀无声。

吕不韦步入大殿,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端坐于王座之上的嬴政身上。

嬴政年少却威严,眼神深邃,让人难以捉摸。

“相国,你来了。”嬴政的声音清冷,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吕不韦躬身行礼:“臣参见大王。”

“今日秋藏朝会,朕有一事宣布。”嬴政目光扫视群臣,“准立商君石刻于王城之外,以彰显其功绩,并昭示天下,秦法治国之决心!”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众人目光纷纷投向吕不韦,立商君石刻,这无疑是对《吕氏春秋》所倡导理念的直接挑战。

吕不韦心中一沉,他知道,今日这场朝会,注定不会平静。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来,拱手道:“大王,商君之法,固然有其功绩,然其刑治峻刻,不容德政,恐非长久之计。”

嬴政不动声色地看着他,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臣所著《吕氏春秋》,意在补秦法之不足,倡导缓刑、宽政,以德化民,而非一味严刑峻法。”吕不韦语气沉稳,不卑不亢,“商君之法,严酷有余,而仁爱不足。臣以为,治国之道,当以法为基,以德为本,两者相辅相成,方能长治久安。”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此外,臣以为,当多行义兵,以德服人,而非穷兵黩武,徒增杀戮。”

嬴政微微眯起眼睛,问道:“相国所言‘义兵’,作何解释?”

吕不韦正色道:“义兵者,非以攻城略地为目的,而是以维护正义,匡扶天下为己任……”

吕不韦的话音未落,殿内便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老廷尉向前一步,高声道:“相国此言差矣!秦法之严苛,正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定,震慑宵小之徒。商君之法,虽严酷,却也公正,何来不失大德之说?一体同法,不论贵贱,皆受律法约束,此乃大秦强盛之基!”国正监亦出列附和:“正是如此!秦法执行多年,成效显著,岂是相国一句‘严酷有余’便可抹杀的?”

蒙恬也站了出来,剑眉微蹙,直视吕不韦:“相国所言‘义兵’,末将不敢苟同。若不以攻城略地为目的,何以震慑六国?若不以武力威慑,何以维护大秦权威?相国之说,未免太过理想化,恐难行于世间。”

面对众臣的质疑,吕不韦神色不变,从容应对:“诸位所言,皆是维护秦法,然秦法施行至今,亦有弊端显现。义兵之说,并非不用兵,而是要师出有名,以正义之师讨伐不义之国,此与用兵图谋,实乃两事。”

一位王族老臣站了出来,语气尖锐:“相国之言,似有取代商君之意啊!莫非相国是想以《吕氏春秋》代商君之法,另立新法?”

吕不韦眉头微皱,随即舒展开来,淡淡一笑:“老臣不敢。商君之功,彪炳千古,无人可替。老臣只是希望,大秦治道,能更合民心,更利长远。”

嬴政一直静静地听着众臣的争论,此时他缓缓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今日朝会,并非为商君之法与《吕氏春秋》孰优孰劣而争论。此事暂且搁置,日后再议。”他顿了顿,目光转向身旁的王绾,“王绾,宣读今日议事章程。”

吕不韦心中一动,恍然大悟。

今日朝会,真正的目的并非讨论商君之法,而是……探察他是否还有“同心”的余地。

王绾应声出列,展开手中的竹简,正要宣读,殿外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匆匆而入,在嬴政耳边低语了几句。

嬴政脸色微变,目光投向吕不韦,缓缓开口:“相国,朕有要事与你商议……”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