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王殿下!明军,明军都像是疯了一样!”
一个背着牙旗的传令兵,慌张地寻找着睿亲王多尔衮,终于找到了他,急促地喊道。
“咱们的步军不仅没能取得优势,就连骑兵也被明军所阻啊!”
传令兵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他眼中的恐惧显而易见。
多尔衮骑在战马上,脸色铁青,仿佛能滴出水来。
他的身上沾染了不少血渍,那是战斗的痕迹,也是残酷的见证。
大军冲锋时,他一开始也加入了战阵,想要以身作则,激励士气。
但只刚一接触,他就觉着有点不对劲儿,明军的抵抗比他想象中要顽强得多。
多尔衮当然不是独自作战,他的身后还跟着足足三百亲卫。
这三百亲卫皆是精锐中的精锐,是他多年征战培养出来的忠诚勇士。
但即便如此,那些明军士兵见到了他,仍旧如同饿狼看到血肉一般,疯狂地扑了上来。
车轮战似的进攻,让多尔衮和他的亲卫们陷入了苦战。
一刻钟,仅仅一刻钟的时间,多尔衮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在战阵中呆了一刻钟,却仿佛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最后,在亲卫统领的多番劝阻之下,他不得不退出战阵,选择观战。
这在他多年的征战生涯中还是头一回,他从未如此狼狈过。
他看到明军士兵不要命地搏杀,那种疯狂和决绝让他感到震惊。
即使失去手臂,明军士兵仍旧血战不已,仿佛不知道疼痛一般。
他看到明军士兵即使拼着自己中刀,也要砍他的勇士们一刀,那种狠劲让他心生寒意。
他看到明军士兵即使倒下,也要用双手抱住他的勇士们的腿。
即使他的勇士不断将战刀挥舞,将那人砍成两截,那人也死不松手。
直到另外的明军士兵将这个勇士杀死,那人才吐着血水死去,脸上却带着诡异的笑容。
最让多尔衮心中恐惧的是,那个明军士兵死的时候,脸上竟然在笑。
那笑容充满了对死亡的蔑视和对胜利的渴望,让多尔衮感到一阵心悸。
也是在看到那个明军笑的时候,多尔衮瞬间明白,这场战争,他根本不可能轻易取胜。
即便是拼到最后胜了,肯定也是惨胜,代价将是他无法承受的。
惨胜对于明军来说或许叫胜,可是对于大清呢?
这一次入关,他和多铎所率领的大军,几乎带走了大清一半的精锐。
倘若他不能带着这些勇士们回去,他有何颜面再去见皇兄,还有麾下勇士的家人?
他无法想象,如果这次战败,大清将会面临怎样的困境。
这样的大规模战争,明军可以输三次、输五次,他们有着庞大的人口和资源作为后盾。
可是他们大清,一次也输不起,每一次的失败都可能是致命的打击。
念及此,多尔衮再次望了一眼混乱的战阵,他的心在滴血。
他知道,再不撤退,可能所有人都会陷入苦战不能自拔,最终走向毁灭。
而一旦陷入苦战,只待明军的援军抵达,等待他们的将是灭顶之灾。
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勇士们一个个倒下,他必须做出决定。
“命噶普硕、阿延图部撤退,佟桂率蒙古八旗和汉八旗殿后。”
冷静下来的多尔衮,艰难地下达了军令,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决绝。
那传令兵立即领命而去,他知道,这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传令兵离去之后,多尔衮少见的叹了一口气,他的心中充满了沉重和无力。
他确实小瞧了那张世康,没想到张世康竟能将士气鼓舞到这种地步。
让那些士兵连生死都能忘却,只为了战胜他们大清。
他可不相信这些是那个大明皇帝能做到的,对于大明的这个天子,多尔衮到底是有些轻视的。
倘若这个天子真有本事,大明就不该有流寇肆虐,而他大清也不会一路势如破竹。
大明更不会是现在这副千疮百孔的样子,让他有机可乘。
“张世康,张世康!”
多尔衮咬牙切齿地嘴里嘀咕着,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总有一天,我必杀你!”
他本来是想着靠着这次决战打击明军,彰显大清的威势。
这样即便他打完这场仗回去,也好有个交代,证明自己的实力和价值。
如今这等情况,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他直接命令重步兵以及骑兵同时冲锋。
靠着悍勇的八旗精锐直接将明军冲垮,本以为能轻松取胜。
可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没能将明军冲垮,反倒成了现在这副局面。
战功没有拿到,还将增添新的罪过,他如何向皇兄交代?
那些被明军士兵杀死甚至咬死的,都是他满洲的勇士呀!
他的心在滴血,他的肝在震颤,他的痛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他大清满打满算,满洲八旗也仅仅只有六万多勇士!
每一个都是他的心头肉,每一个都是他的宝贝!
但事已至此,及时止损才是最正确的决定,他不能再让更多的勇士们牺牲了。
他已经做好了回去被皇兄惩罚的心理准备,哪怕是被贬为庶民,他也无怨无悔。
至于撤退之事,多尔衮倒是没太在意,毕竟长久以来,他们八旗勇士向来都是掌握着主动权的。
即使避其锋芒,也都能全身而退,这是他们的骄傲和自信。
可是,仅仅过去不到两刻钟,多尔衮的眉头就再次皱起来。
他看到了不愿看到的一幕,噶普硕和阿延图刚脱离战场,佟桂所率领的蒙八旗和汉八旗就有点支撑不住的迹象。
明军看到他们撤退,拼杀得更勇猛了,仿佛要将他们赶尽杀绝一般。
“殿下,佟佐领请求支援,他说他快撑不住了!”
一个传令兵过来传讯,声音中带着焦急和无奈。
这传令兵看起来格外狼狈,不仅衣甲好几处破损,连头盔都不见了踪影。
显然,他在战场中经历了九死一生,才勉强逃了出来。
就在刚才他去战场传令的功夫,差点没能从战场里出来,明军都疯了似的追杀他们。
“告诉他,再坚持一刻钟,便可以撤退。倘若做不到,军法从事!”
多尔衮严厉地冲那传令兵道,声音中不容置疑。
他知道,现在不能乱,一旦乱了,就彻底完了。
那传令兵得了令后,苦着个脸原地挣扎良久,才在多尔衮的呵斥之下再次前往战场。
他不敢违抗多尔衮的命令,更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殿下,步骑皆已完成整队。”
阿延图骑着战马来报,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和放松。
这人刚从战场退回来,满脸的血污还未清理,右手不知是脱力还是怎的微微颤抖。
显然,他也经历了激烈的战斗,才勉强保住了性命。
满洲八旗不论是步兵还是骑兵,转进之时皆乘战马,这是他们的传统和优势。
阿延图所说的步骑整队完毕,意思是重步兵、骑兵都已经上马,准备撤退。
“立即撤退,向喜峰口进发。”
多尔衮命令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决绝和坚定。
他知道,这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
那阿延图闻言手立即就不抖了,胸膛的石头也仿佛落了地,终于松了一口气。
终于再不用跟那群疯子一般的明军拼命了,他终于可以活着回去了。
喜峰口外就是关外,向喜峰口进发,自然意味着殿下是要结束这场损失惨重的入关战争了。
他心中既感到庆幸,又感到惋惜,庆幸自己能够活着回去,惋惜这次未能立功。
两年前那次入关,他不仅因功升了佐领,还得到了丰厚的赏赐。
光是汉人美婢就分到了六个,其中还有个大明官家的小姐,让他风光无限。
这次不仅没能立功,可能回去还要受到处罚,他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沮丧。
唉,这次可真是不顺呐,他暗暗叹息了一声,却也不敢违抗多尔衮的命令。
在多尔衮的命令之下,很快的,满洲八旗便脱离了战场,开始了艰难的撤退之路。
片刻之后,负责殿后的佟桂就再也无法支撑,阵线开始溃败。
先是从以孔有德为首的汉八旗开始败退,他们抵挡不住明军的猛烈进攻。
蒙古八旗在孔有德部败退之后,也只坚持了不到半刻钟就开始后撤。
他们同样无法抵挡明军的疯狂追杀,只能选择撤退以保存实力。
负责督战的佟桂嗓子都喊破音了,也没能挽回颓势,他心中充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