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领地与恶战
第3章 领地与恶战
老皮褪去,小螳螂整个虫看起来鲜嫩多汁,分外诱虫。
体长较一龄期足足大了一倍,差不多有1厘米了。
爬到地面,先把老皮用捕捉足夹起来,甩到卵鞘的底部,用右后足往缝隙里压了压,保证老皮不会被风吹走。
不远处,那一豆光斑,面积不大,在这个时间点,仅仅有大约10个身长的直径大小。
爬过去,透过密密麻麻的倒卵形树叶,一轮不那么刺眼的太阳,或者太阳的光影,艰难的把温热洒向地面。
小螳螂向森林方向爬去,抵达距离它最近的一棵高大乔木。
它拥有虬结粗壮的树根,这些树根为了争夺水分和肥沃土壤,破开地面,宛如一条条巨蟒穿梭上下,形成一个又一个拱门。
高大乔木往往相当霸道,它的下层很难有茂密的植被生长。
树根的拱门下,仅仅生长着一些不算茂盛的,或者可以说是稀疏的,不知名的草木。
这些草木有着深绿色的叶子,狭长而坚韧。叶子顶端锋利如箭尖,边缘有类似锯齿的凸起。
八九片叶子就是一株,在叶子中间拱卫着一朵或粉白或淡紫的花朵。
微风吹过,花蕊儿中心的露珠如珍珠闪烁。
小螳螂沿着一根树根向上爬,树根那庞大的体型,对它来说如一条崎岖的大道。
翻过一个硕大凸起,一堵木墙直接怼在了它的脸上。向上仰头,是那粗糙的树皮,巨大的褶皱,以及高远的枝杈,不透阳光的树冠。
小螳螂前肢搭上树干,中后足稳稳踏上,向上攀爬。越过巨大的褶皱,绕过翘起的巨大树皮,一直向上爬。
其实小螳螂也没有什么目标,就是想尽量的,爬的高一点,看看高处长着什么,往远处看一下,看看远处有着什么。
爬到第一根巨大树叉下方,小螳螂已经有些疲惫了。
蜕皮之后,它就没有进食过,也没有补充过什么水分,饥渴交加的身体也不太能支持它继续向上攀爬了。
停在树杈下方,合拢前肢,短暂的休息。
仰头向上望,仍是那看不到顶的树冠,依旧是浓密的枝叶。向斜后方转动小脑袋,那里是它第一次蜕皮的地方。
在这个位置看过去,那里太小了,只是一个不太显著的小点,也就那里的光斑才醒目些。
那里是温暖的港湾,同样会成为它爬向更广阔天地的藩篱。
是该解决食物的问题了,或者是其他昆虫,或者是某些含糖分的果实。
小螳螂的倒三角脑袋现在并不发达,但它也知道要寻找食物不能爬回头路。
来的路上虽然是一路向阳,光线足够,可以看的更远更清楚。
可是一路爬来,没有发现任何活物,看来,昆虫都是一帮阴暗的家伙啊。
沿着树干,慢慢的爬到这棵大树的背面。这里明显比向阳面温度要低,湿度也更大一些。
控制虫体沿着背阴面缓慢的向下爬去,潮湿阴暗的空气让小螳螂感觉更舒服一些。
爬出不久,小螳螂就有了发现,那是一条有两个身长左右的圆柱状爬虫,脑袋很小,腹部有5对步行足,身上有几对刚毛。
小螳螂不知道这是什么昆虫的幼虫,也不知道这只爬虫成虫会是什么样子。
在它那不太大的小脑袋里,只知道这只虫,够大,够肥,一顿可以吃到饱。
小螳螂慢慢的向着圆柱爬去。
此时,圆柱正在沿着一条褶皱吸食着不知是早晨的露水,还是树身分泌的液体。
根本没有注意到一旁,有个身长不到它的一半,体重可能更没有它三分之一大的捕食者。
在距离爬虫头部不到两个身长的地方停下,小螳螂摇摆上身。
某一刻,小螳螂闪电出爪,左前肢准确插进爬虫侧身的一个气门里。
在爬虫反应过来之前,右前肢如镰刀一般,勾在爬虫头部和胸部环节连接的细缝上。
然后,用力收回前肢的胫节,倒插入一层肉膜,紧紧锁死。
不顾爬虫已经卷曲的胸腹部,中后足宛如四个钉子,稳稳的钉在树干上,不让自身和到手的猎物掉到树下。
爬虫临死前的力气很大,小螳螂需要集中全身所有力气,才能与这股“巨力”抗衡。
爬虫也就是仅仅有股子力气了,失去着力点,小螳螂仅需要保证可以承受爬虫身体的重量就足够了。
就这样较劲,持续了很长时间,长到太阳爬上正中,变成一个烧着了的大火球。
慢慢的,爬虫不动了。
小螳螂把爬虫粗壮的身体重新“摔”进了褶皱里面,挪动着有些僵硬的步行足,卡在爬虫上,防止猎物掉下去。
小三角脑袋慢慢凑近爬虫,触角轻轻触碰,然后下颚用力的撕咬开腹部的表皮,露出里面柔软的、粉白色的肉。
下颚慢慢的扩大裂口,全不在意混杂着内脏的液体流出,配合着上颚,将一块连着表皮的肉,整块撕下来。
慢慢咀嚼,咽下。
继续撕下,咀嚼,咽下。
……
小螳螂吃的很吝啬,任何可以称之为肉的东西,都进了它的腹部。
无论是胸甲内部的,还是步行足缝隙内的。这些都会是它进化的能量,会让它蜕皮更顺利。
小螳螂吃的又很挑剔。
它只吃了那些肉,其他的如内脏,乳白色液体都不在它的食谱内,任由这些“废物”留在了褶皱内。
解决一只爬虫后,小螳螂感觉虫体明显的更健壮些,刚刚蜕皮后的虚弱减轻很多,淡绿色的体色也更深了。
虽然没有恢复到蜕皮前,但也相差不多。
稍作休息,小螳螂沿着树干,掉头向树冠爬去。
仰头望去,依旧是不变的浓绿。
宽大厚实的树叶上,或者树皮翘起的地方,偶有一些小水洼。
这些小水洼在星光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
小螳螂不知道这些水洼是如何形成的,那可能是它“生前”的事情吧。
朝着离它最近的一处小水洼爬去,并没有急着低头饮水。
小螳螂扬起捕捉足,循着特殊的韵律,摇晃上身,转动三角形小脑袋,观察四周。
安全,安全,安全,安全。
慢慢的分开捕捉足,上身前倾,压低小脑袋开始补充水分。
小螳螂需要的水并不多,毕竟它还太小,吃的食物里面也饱含了大量的水。
没有一滩水是平静的,这滩小水洼里面也是有住客的。
那是一些刚刚破卵出来的蚊虫幼体,歪歪扭扭的一群,它们太小了,比小螳螂还要小的多。
小螳螂对现在的它们没有任何兴趣,软趴趴的一小条,根本不是它的菜。
喝饱之后,小螳螂陷入了短暂的思考,是继续向上爬,还是回到卵鞘处。
在小小的脑袋思考了不超过3圈的时候,它就有了决定。
在这棵大树上,它可以获得充足的食物。它隐隐感觉到,再有5、6只之前的爬虫,它就能继续蜕皮进化了。
现在,这棵大树是它的领地。同样的,它不会丢掉卵鞘那处领地。
大树为它提供食物和饮水,卵鞘为它提供安全的庇护所,或者,家的感觉。
一路向上攀爬,越过一段又一段的褶皱,绕过一滩又一滩的水洼。想象中的爬虫没有出现一只,也没有其他的另类的邂逅。
这意味着,小螳螂没有捕获到食物,没有增加蜕皮的能量。
同时,也意味着它没有成为其它虫的食物。
中途仅仅补充了几次水,勉为其难的吃了几条软趴趴的孑孓,小螳螂度过了它虫生的第三天。
第四天清晨,气温慢慢升高,小螳螂缓缓恢复意识。
从一段仅够容身的小缝隙中出来,身体对食物的渴望达到顶点。催促着它,尽快找到一切可以吃掉的东西。
在小螳螂小小的脑袋里,并不知道哪里可以找到食物,它已知的,可以算作食物的,只有那些“可爱的”孑孓了。
虽然它并不知道那些小“可爱”叫做“孑孓”。
‘唉,大不了,多找几滩水洼吧。’
‘那样,应该也可以吃饱的。’
来到最近的一处小水洼,像往常一样,靠近,转动小脑袋打量四周,细细的触角前后摆动。
‘不对,这里不对。’
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紧紧的困锁住了它。树干,阳光,甚至周围空气好像都凝固了。
小螳螂微微扬起捕捉足,试图摇晃身体,希冀能够通过这个深入灵魂的动作,摆脱那令虫窒息的感觉。
可是,它失败了。
无论怎么调整动作,感觉自己都像是陷入了蛛网里面一样,挣脱不出来。
再次瞪向这一处小水洼,它的面积不大,应该只有小螳螂3个身长左右。
小水洼是由一大片翘起的树皮托起的,树皮呈枯败的灰白色。
小螳螂位于小水洼靠下的地方,在斜上方不远的地方有几片落叶。
一缕早晨的阳光透过落叶缝隙,照到水里。小水洼里面有几条小“可爱”,弓着身子在水里游着。
‘这个时候怎么会有落叶?’
没有向后退去,缓慢的移动步行足。沿着水洼,斜向上爬了一段,离“落叶”稍稍远一些。
中、后足钉入树皮,合拢捕捉足,微微抬高,挡住三角形的小脑袋。身子前倾,做出要去喝水的样子。
“飒~”
如一片乌云,挡住了缝隙中透过来的晨光。
闪电出刀……
“呲~,呲~”
两声类似硬物划中瓷器的声音,同时响起。
小螳螂被扑过来的黑影整个撞了起来,仅仅只有后足还连在树皮上。
“噗~,哗~”,
一只足足有5、6个小螳螂身长的庞然大物摔到水洼里,溅起大片水花。水洼中的孑孓遭了殃,沿着树干向下流去。
慢慢的抬高,超出水面,那是一颗暗红色的脑袋,前端还长着一对鞭子一样的触角。
脑袋低垂,滴下几滴水珠,发出很轻的“啪啪”声。缓慢的甩动触角,这是一只还未成年的蜈蚣。
蜈蚣并没有立刻攻击眼前的小不点,而是继续拔高体位,直到有6节身体都在水面以上,悬停在那。
它的身体每一环节上,都长有一对步行足。前两节是头部,除了长有鞭子似的触角,还有一对狰狞的毒钩。
从小螳螂的视角还可以看到蜈蚣那淡黄色,皱缩的腹部,湿漉漉的腹部。
中足重新抓住树皮,抬高捕捉足,摇摆身体。
这时,那种令虫窒息的感觉,消失了。
在小螳螂的认知里,并不会因为蜈蚣那超过自身五倍的体长而恐惧,麻爪。
只会觉得这只虫,够肥,够大,一顿可能吃不了。
巨大的身长差,只会表明蜈蚣的蠢笨,狰狞的毒钩和鞭子似的触角更是无法令其惧怕,因为只要不被击中,就无法对它造成伤害。
现在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躲过蜈蚣的攻击,并且对蜈蚣造成有效的伤害。
蜈蚣那些厚厚的甲壳,透着令虫心悸的金属光泽,那足以说明它们的坚硬。
蜈蚣弯下头部,一对触角在小螳螂前挥舞。
虽然没有眼睛,但是蜈蚣在通过它的方式锁定小螳螂,恫吓这只猎物。
它想要吓退小螳螂,当小螳螂转身逃跑,或者惧怕后退时,给予猎物致命一击。
蜈蚣很快就发现它的算盘落空了,这该死的螳螂始终在那里摇摆,既没有转身也没有后退。
那一对高高扬起的捕捉足,相对于它的体型,不算粗壮。
但是,刚刚那势在必得的扑击,就是被这对捕捉足,配合小螳螂的胸腹,如弹弓似的将它甩了出去。
现在头部上,还有两道明显的划痕,深处更是有些许体液渗出。
甲壳,已经被破防了。
两只虫儿对峙了一段不短的时间,哪只虫儿都没有先动。
太阳移动,树影转换。
最终还是蜈蚣先失去了耐心,或许,它本不需要这无用的耐心的,毕竟它的体型是碾压级别的。
微不可察的抬高头部,短暂蓄势,猛然前扑,一对毒钩收紧,向着小螳螂腹部冲去。
在蜈蚣抬头的时候,小螳螂没有动。
在蜈蚣前扑的动作开始的时候,小螳螂依旧没有动。
当那对毒钩收紧的瞬间,小螳螂动了。
刹时,摇摆到身体最左边的小螳螂,借势猛蹬左后足、左中足,松开紧紧抓住树皮的四足,斜向上冲了出去。
捕捉足前伸,打开镰刀,用力下压,准确刀住蜈蚣第一环节与第二环节的缝隙处,借力腾空,落在小水洼的对岸。
两对步行足落在树皮上,来不及转身,后足用力蹬树皮,侧前翻,躲过紧随身后的尾勾,转身面对蜈蚣。
蜈蚣并没有停下攻击,猛扑。尾勾突袭未奏效,后半段蜈蚣身上的步行足,紧紧抓住树皮,上半身像绳索一样甩向小螳螂。
不待攻击到小螳螂,蜈蚣松开后半段步行足,整个虫身腾空,如一只离弦的箭,对准小螳螂射去。
小螳螂明显被蜈蚣这一招给弄懵了,仅仅做出高扬捕捉足这一个动作,就被蜈蚣扑中,裹挟着,腾向空中。
空中的两虫,如一副相对静止的画。
蜈蚣如一辆火车,火车前端的火车头夹着小螳螂的捕捉足。
小螳螂的步行足撑在蜈蚣的口器上,向后高高扬起腹部,不让蜈蚣咬到。
和蜈蚣一起,在空中向着远离树干的方向抛去。
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小螳螂很可能会和蜈蚣一起跌落地面。
地面靠近水边,潮湿而柔软。柔软的地面可以很好的缓冲它们落地的冲力,不会因为着陆而造成致命伤。
到时被捉住的小螳螂必然被体型更大,力量更强的蜈蚣吞吃。
转动三角形的小脑袋,小螳螂必须要想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