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包拯
第23章 包拯
“求收藏推荐票”
自然,他也不敢表现的太过明显。
虽说大宋有一条赵氏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潜规则,但那是儒家和赵氏,并非一人一姓一族。
所谓铁打的官家赵祯,流水的相公,就现在这个宽厚仁义的官家在位的数十年之间,宰相都换了多少任了。
众位相公老神在在,闭目养神,好似在这件事情之上没有看法一般。
这倒也符合现下的情况,韩琦等人以前催促赵祯立嗣,是因为他膝下无子,还情有可原。
就算是一个乡下有百亩土地的土员外,在面临没有子嗣继承的情况下,若是不提前定下继承人,待百年之后也会发生乱子。
更何况赵祯的这份家业,乃是整个大宋江山,到时候可就不是乱子那般简单。
古时候谏臣一句“立嗣乃是国家之根本,江山稳固之基石,已然并非帝皇之家事。”完全是正确的。
但现下既然官家已经有子嗣,这事情反而可以拖上一拖,赵祯毕竟还是中年鼎盛之期。
至于质疑赵薪血脉的纯正,并非官家的子嗣,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没有这般傻。
就算怀疑,也只会在私下里查询,而并非摆到桌面之上,不然到时候就麻烦了。
再者宗正寺已经承认这位皇子之血脉,并且已经记入了皇室族谱,他们也没必要再做无用功。
我们这位官家急切的将赵薪推到前台,也不过是被压抑太久之后,想要爆发一番而已。
此时,倒也不着急定下赵薪太子的大义,他的心中还是有些私心的。
万一到时候后宫嫔妃有孕,岂不是更好?
但这个世间总有那些不开眼的,想要当人肉中刺……依旧秉承自己行事方法之人。
一高大白净老者走出行列,手持朝笏,高声道:“臣,开封府尹包拯有本启奏。”
赵祯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但现在是在大朝会之上,他也不好驳斥,便道:“卿家可直言。”
作为一个考古专业的学生,和作为一个后世人,对于满殿的老头子们,赵薪还是有些兴趣的。
毕竟,在正史之上,仁宗一朝的修为士大夫可谓浓墨重彩,都是彪炳千古人物。
而在民间,则是眼前这位高大老者更有名气和威望了。
人送外号包黑子的包青天,自然这是后世艺术化的结果,这个时代的包拯……包希文头上还压着一票大佬呢。
无论从威望还是官职来看,都无法和文彦博,贾昌朝等一朝相公相比,就是比韩琦也差上一截。
但我们这位包青天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耿直直谏,曾任监察御史。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有编制的职业喷子,有时候甚至连口水都喷到赵祯的脸上了。
想到这一幕,赵薪便不由会心一笑,赵祯抓起衣袖擦拭包拯口水的模样,一定很笑人。
包拯持着朝笏,看着赵祯说道:“太子之位空悬太久,既然官家寻回皇子,自当以太子位酬之,上祭天地先人,下安黎庶之心。此乃大义,望官家允之。”
包拯话语刚落,又是一人抱着朝笏出列,驳斥道:“臣御史中丞宋和,认为包府尹此话不妥,皇子初归……于朝政无知,此时授太子位,大为不妥,何不等皇子熟知朝庭政务之后,再行授太子位。”
看着众位相公皆是点点头,此乃老成持重之言,诸相公那里会不同意。
御驶中丞便又将矛头对准包拯,厉声说道:“包府尹莫不是向未来新君邀宠,未来以谋求高位不成?”
这便有诛心之嫌疑了,可谓一石二鸟,毕竟那个帝皇对此都是深恶痛绝的,即便继承人是自己的儿子。
只见包拯却没有急着辩解,而是躬身之后说道:“臣请求早立太子,是为宗庙万世之大计着想的。臣已是六十岁的人了,又没有儿子,并不是为自己和后代邀宠考虑的啊!”
听着包拯如此大义凛然说自己没有后人,赵薪嘴角一抽。
这个时代没有后继之人,大多被认为骂人的话,包拯却自揭短处,却也不失为一种破局之法。
包拯虽有后人传承,但在这个时间段,他的确是断子绝孙的老人。
长子包繶勤勉好学,并且十九岁时娶淮阳崔氏为妻。崔氏是当过三朝宰相的吕蒙正外孙女,因此包家与崔家算得上是门当户对。
俨然算得上这个时代的才子佳人,然而有些天妒英才的意味。
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获得宋仁宗赵祯赐封为太常寺太祝,但还未上任便于婚后第二年病故。崔氏伤心欲绝,谁知祸不单行,数年之后,五岁的儿子包文辅又夭折。
长子包繶于皇佑五年去世,至于孙子则是嘉佑三年,也就是今年才夭折。
至于说绝嗣就有些绝对了。
幼庶子包绶,幼名包綖,生于北宋仁宗嘉祐二年,生母是包公身旁侍妾媵孙氏,但未出世,生母孙氏便被包公打发回娘家,多亏大嫂崔氏知悉孙氏怀有身孕,便背着包公夫妇,私底下不断派人送钱财衣物等到孙家。
孙氏生下一名男孩,崔氏又偷偷将男孩抱养在自己房里,名为长嫂,实为养母,翌年,在包公六十岁大寿之际崔氏将还在襁褓之中的孩子送到包公面前,包公夫妇大喜,遂将此子取名包綖。
这就是脑海之中,百科给自己的信息。
看到这些,赵薪不由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包拯,这家伙不仅脾性硬,在某些方面来说也硬。
按照年份来看,幼庶子包綖乃是在他五十有九的年龄怀上的,对此寻常人,肯定是功能强大的。
现下看来,包公的那个幼庶子还没有被公之于众,不然他也不会这般大义凛然又有些悲切的诉说了。
岂止,这位已经是花甲之年的老大人眼神不错,看到了赵薪的眼神。
便上前一步,问道:“公子何以如此眼神看着微臣?”
扯到自己头上了,并且在大朝会之上,这就真的有些非同寻常了。
包拯这种老臣,即便是有所疑问,也应当不会在现下提出来。
赵薪略微思量一下,也就明白了其中的意味,这只怕是有考校的成份在其中了。
作为现下赵祯唯一的儿子,看自己是否有能力份量成为太子。
寻常十多岁的少年,才从一个小地方到了朝堂之上,必定会战战兢兢,别说回答包拯的话,只怕是不语无伦次便是殊为不易了。
此刻,就是考量自己的演技的时候了。
赵薪暗想。
毕竟,大朝会之上失仪,一旦被定性,即便他是唯一的皇子,到时候衮衮诸公也会对他的印象大打折扣。
他倒是无所谓,但不能跌赵祯的份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