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张翠山开始继承家业 第14章 三请刘伯温

作者:小猪蹄子子 分类:同人 更新时间:2024-08-07 12:03:45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青田。

张翠山到来的时候,刘伯温正在家里种地。

水牛拉着犁杖,一人在前面牵牛,他在后面扶着,很是费力。

“老丈,你有没有想过改良一下犁杖?”

当刘伯温扶着犁杖走到张翠山这边的时候,张翠山开口说道。

很巧,农村出身的张翠山,知道现代犁杖是什么样的。

“我来给你弄。”

说话间,挥剑切削犁杖,一番改造,看起来总体样子没什么变化,可在一些细节上,完全不一样。

“你再试试。”

张翠山将犁杖还给刘伯温。

“好。”

重新将绳套捆在牛身上,然后犁杖入土,刘伯温确实感觉省力很多,刚刚牛拉的时候,犁杖很不稳,坑坑洼洼,受力不均匀,让自己得很用力才能扶住。

现在,用力少了很多,关键很稳。

“先生大才。”

刘伯温又耕了一圈,回到张翠山身旁,洗干净手,拱手笑道,“观先生穿着,必不是普通人。”

“敢问先生尊姓大名?”

“不敢当先生,在下武当张翠山。”

“今日前来,是来请先生出山。”

“我要造反,想请先生当我的诸葛亮。”

张翠山的话一下子让刘伯温无语死了。

不知道怎么接话。

呵呵一笑,刘伯温笑道,“张五侠的名字,江湖上如雷贯耳,我也是听说过的。”

“只是张五侠要做大事,找我一个老农干什么?”

“我可没听说过哪个老农能中进士。”

张翠山缓缓道,“先生,我秉持着诚意而来,还请您出山。”

刘伯温,可是在朝廷中做过官的。

只是因为一些原因,回乡归隐。

韦一笑已经将他的基本资料都弄来了,张翠山很熟悉他的过往。

“我已无心于此。”

刘伯温还是摇头。

“既然如此,那在下就先告辞了。”

张翠山带着韦一笑离开,一点都不墨迹。

“主人,我们就这么走了?”

韦一笑有点不甘心。

“明天再来。”

第二日,同样的地点,张翠山再次找到刘伯温。

“先生,我建造了自己的书院,以后会有自己的官吏。”

“我在沿海建造了自己的船队,海外财富无数,任我掠夺。”

“我打算在上海县招收流民,打算以此地为根据地发展。”

张翠山这回直接告诉对方自己的计划。

“张五侠,你不应当与我说这些。”

刘伯温依然摇头。

如今天下未明,虽然各地造反很多,可却都没有形成规模,他还不打算去当出头鸟。

“先生,我当你是自己人。”

张翠山很认真说道。

“张五侠,你我只是见面不过两次,如何就是自己人?”

刘伯温笑道。

“我们走。”

张翠山带着韦一笑再次离开。

第三天。

依然是那片天,依然是这几个人。

“刘先生,请和我走吧。”

张翠山拱手行礼。

“张五侠,在下真的不是你要找的人,你找错人了。”

刘伯温依然推脱。

张翠山起身,看了看刘伯温,突然笑了,“先生,和我走吧,我已经安排你的家眷前往武当了。”

“至于你,就跟在我身边了。”

来来回回,已经三次。

够给面子的了。

既然如此,那就直接绑了。

刘伯温:“.....”

“在下愿意辅佐张五侠。”

看着匆匆跑来的儿子,刘伯温知道,没得玩了。

“主公,您请人的方式不对。”

离开青田,刘伯温忍不住对张翠山说道。

“我拒绝您,您也不辩解,转头就走。”

“然后第二天也是如此。”

“第三天更是用上强硬手段,若是遇上了宁死不屈之人,只会玉石俱亡。”

“这并不利于您日后收拢贤才。”

看了看刘伯温,张翠山轻声道,“先生,不是谁都值得我亲自来请的。”

“而且,我也说了,我建造了自己的书院,我用我自己培养的人。“

“可是不能都是您自己的人。”

“平衡,您该懂得。”

“有些人,并不只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一类人。”

刘伯温很认真说道。

“所以,我请了您。”

张翠山点点头,认可刘伯温的话。

“好吧,您当我没说。”

刘伯温不打算继续这个话题了,您随意。

张翠山当然明白他的意思,可是巧言舌辩本就不是自己擅长的。

三次,面子给了。

内容,战略告诉了。

礼貌,自己弯腰了。

还要怎样?

他不会用自己的短处硬上。

“先生,我们现在有钱。”

张翠山轻声道,“以后海上船队建造起来后,还会越来越有钱。”

“我打算暂时建设两个根据地。”

“一个是上海县,一个是灵蛇岛。”

“灵蛇岛作为海上和陆地得缓冲点,发挥财货往来的集散地以及兵工厂等仓库作用。”

“上海县,辐射四周,正常发展工业,农业。”

“我计划,五年内,完全拥有自己的兵工厂,拥有五千全副武装的军队,以及三十万百姓。”

刘伯温既然上岗了,张翠山也不客气,直接就把自己的战略构想说了出来,让他上岗分析。

“直接扯旗造反?”

刘伯温问道。

“不。”

张翠山摇头,“我的想法是,扯旗这种事能多晚就多晚。”

“我要通过兼并土地,购买佃户,然后分发土地的形式,将佃户和我建立起完整的依存关系。”

微微颔首,刘伯温对此还是很认同的,不是直接扯旗,那就还有救。

“有两个难点。”

“第一,所需钱财非常巨大。”

“第二,兼并土地,上海县附近多是荒地,可也有主,人家不让你兼并,怎么办?”

“这是你要解决的问题。”

张翠山看了看刘伯温,笑道,“如果每一件事都是我自己来想办法,那也不用来找先生了。”

“办法你来想。”

“资源我来出。”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逻辑。”

刘伯温揉了揉眉心,好难,可突然又觉得好像也会挺有意思。

“你先跟着我,熟悉一下我们的情况。”

“然后再上手。”

张翠山缓缓道,“虽然一切都是初创,可是我们并非没有规章制度,一切都在有序进行。”

“只是千头万绪,着实需要一个人来打理。”

“我有很多先进的想法和强大的能力,可是我没有办法将之逐步落实在地,这是我的优势和劣势,而你要做的就是将我的想法落实,补足我的短板。”

“属下明白了。”

刘伯温拱了拱手。

“主公,那我们现在去哪?”

“不是去武当吗?”

刘伯温发现众人前往的方向不是武当。

刘伯温问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