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以后,咱家不缺油
第36章 以后,咱家不缺油
难受。
嫂嫂还是嫂嫂,这次陆言被捏着鼻子教育了。
完事,岑婉就搁那窃笑,肩膀一抖一抖,活像一只逞凶得逞的小仓鼠。
陆言抚着肚皮,直打嗝,真多呀,这漂亮嫂嫂也不知道咋回事,分明也才二十,粮仓却是饱满得很呢!
关键是真的好养,稍微吃好点她就受不了,产能飙升,疼得要死要活。
不过正事还得做。
缓过劲来,拎起锤子,他继续敲骨头。
另一边,没了疼痛困扰,岑婉往锅里加了两瓢水,又很快生起火。
随后杂碎的骨头碎片便上蒸笼了,好几层,为了尽可能提升效果,蒸透,陆言又和了一堆稀泥巴,糊在蒸笼底部与铁锅的连接处。
接着又在蒸笼顶部盖子上倒扣了一个木盆压住。
“这样就好了?”
岑婉坐在灶膛前,眯着眼,笑意浓郁。
之前发生的事,在她而言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相比上一次,这次她心里更多的是有趣。
尤其陆言使劲挣扎她捏着他鼻子强迫的时候,那感觉,说不上为什么,就是忍不住想笑。
陆言瞅了一眼,轻叹:“差不多,蒸就行了,话说嫂嫂,咱以后能不能别这样了,毕竟我也那么大了。”
“话是这么说,嫂嫂也是没办法啊!”
“你都不知道当时有多疼,就恨不得拿刀割掉,干脆不要了。”
岑婉单手托着下巴,笑意越发浓郁。
陆言嘴角扯了扯:“有没有那么夸张?”
“不然呢?”岑婉正色:“你以为嫂嫂那么随便,无端端就捉着你奶?”
“呃……”
“这倒没有。”
陆言挠头,有点尴尬:“算了,当我没问,还有一堆骨头呢,我继续敲。”
“嗯,嫂嫂去看看还有没有锤子,有的话嫂嫂帮伱一起敲,不然还不知道要忙到什么时候。”
说着岑婉便去了,结果还真就找出来一把小号一些的铁锤。
这玩意也是够用的,两个人一起,一边敲,一边聊,有说有笑。
时不时起身看看火,添个柴,不知不觉,骨头砸完了,蒸笼上白气升腾。
“呼——”
“总算是敲完了。”
岑婉抻了个懒腰,放下锤子,起身来到灶台边:“好像还蛮香的,话说真的不吃吗?”
话音刚落陆城便跑了进来,“四哥,嫂子,这是又做好吃的了?”
紧随其后,陆晴背着陆萱,也是一脸疑惑。
陆言嗅了嗅,确实蛮香的,也没什么异味,要说吃,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尤其当下,连死猪都不舍得扔,吃点骨油怎么了,只是放了几天,又没变质。
最终却还是摇头说道:“下次吧,下次弄点新鲜的骨头,单独弄了吃。”
“哦。”陆城便不说什么了,只是好奇,不知道到底在做什么。
陆晴亦然,瞅了瞅,道:“这蒸的什么,骨头碎碎?”
“嗯。”陆言点头:“行了,该干嘛干嘛,这边还要再蒸一会,完了做中午饭。”
说完便往相连的木工房去了,也没干别的,就买回来的楠竹,拿锯子一截一截锯开,再简单打磨,去除毛刺。
这样只要回头拿草木石灰水煮上一煮,一套简易的竹杯便算是做出来了,还有多的,可以当笔筒,或者装东西。
这在当下来说也是很有价值的,因为正儿八经的杯子,不论搪瓷杯还是瓷杯玻璃杯,都很贵。
就以这个家为例,这个家截止目前还没有哪怕一个杯子,喝水用的都是陶碗,全家人用一个那种。
这个时候厨房里,第一笼骨头碎片终于蒸好了,油跟胶有没有都提出来不知道,反正水是差不多干了,油香味十分浓郁。
于是便把灶膛里尚未燃尽的大柴先退了出来,而后一块一块取出已经被烘干的泥巴,起蒸笼。
“好香!”
“五姐你快看,好多油。”
“这是真的吗,那骨头,居然能蒸出油来?”
“……”
震惊。
饶是岑婉事先就有心理准备,看到蒸笼移开后锅里的油脂,依旧惊讶得合不拢嘴。
白读了。
真的白读了。
回想当年,她的成绩貌似也不错来着,可跟这个小几岁的小叔子一比,她就觉得自己好像念了个假高中。
关键那油看上去是真好啊,金黄金黄的,肉眼可见的清亮,跟板油煎出的猪油一样。
相比之下,菜油虽然是常吃的油,可卖相要差得多。
更难得的是,操作简单,没人要的骨头敲碎,直接上蒸笼,大火蒸就出来了,比菜籽油都容易。
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这油,真的不吃么,便连陆萱这小丫头也忍不住看向陆言,满脸期待。
陆言还是摇头:“下次吧,放心,以后咱家不缺油。”
言罢,直接拿木盆,把锅里的东西往盆里装。
完事做中午饭,饭后,继续蒸第二笼。
这一忙就是一下午。
为了尽可能榨干最后一滴,第一笼蒸过的骨头碎片,他又重新蒸了一遍。
结果还不错。
百来斤的骨头,所得油脂分离出来,过秤,有近二十斤。
剩下是骨胶,含水,晚饭过后,他又生起了火,用搪瓷盆,开始了隔水炖。
这样弄回来的骨头便算是处理完了,得骨油十八斤三两,骨胶二十一斤五两。
不过骨胶还要晒,所以最终产出的干品不出意外应该在二十斤以下。
至于那些被榨干的骨头渣滓,趁着刚刚蒸过,骨质疏松,抽空磨碎晾干便是了。
进一步利用空间有,但当前确实是没那条件。
接下来就是牙刷厂的事了。
次日吃过早饭,陆言来到大队部。
这边速度比预想中要快,不过短短一天时间,场地,工具,设施,以及员工,便已悉数到位。
当然,主要还是简单,要求不高。
比如工具,什么墨斗,什么刨子,什么手工钻,等等,基本上是自带,需要大队准备的极少。
至于场地,设施,直接就用了粉条厂的,里面锅,灶,乃至盛装材料的竹木容器,都一应俱全。
反正这会粉条厂也不开工。
员工方面,三个正儿八经的木匠,带五个学徒,再加两个打杂的,对于大队来说,也不要太简单。
就是过来负责统计与财务工作的人有点意外,居然是徐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