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只是随意点了点头,这件事他早就安排好了,也并没有什么意外,死个临濠知府,无关紧要而已,借着这个由头,把林凡调到身边,才是整个大明朝的大事!
“妹子,你看看这个。”简单勉励毛骧几句,朱元璋继续奋笔疾书,然后把这些天努力的成果,先交给身边的马皇后。
马皇后把墨迹未干的白纸端起来,凝神细看。
皇帝的书法,法度或不精严,却自有一股睥睨天下的霸气,从字里行间直透上来,仿佛要冲向云霄。
“今后所在有司官吏,若将刑名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被冤枉者告及四邻,旁入公门,将刑房该吏拿赴京来;若赋役不均,差贫卖富,将户房该吏拿来;若保举人材扰害于民,将吏房该吏拿来;若勾补逃军力士,卖放正身,拿解同姓名者,邻里众证明白,助被害之家将兵房该吏拿来;若造作科敛,若起解轮班人匠卖放,将工房该吏拿来……其正官、首领官及一切人等敢有阻挡者,其家族诛。”
啊,这?
马皇后看懂了。
意思是说,老百姓但凡有了冤屈,可以直接进京城,告御状,沿途大小官吏,胆敢阻挡者,全家格杀!
这是一道杀气腾腾的旨意!
马皇后立刻想到,这当然是陛下见到王六六的那个案子,才迸发出的想法。
可是这样激烈……是否有失妥当?
小心委婉地把想法一说,朱元璋却是叹了口气。
是啊。
这头顶大诰,进京告状的法子,看上去的确振奋人心,但实际执行起来,许多细节都难以索解。
林凡啊,林凡!
你怎么就不能把心里话说说清楚呢?
这时候,被朱元璋日日念叨的林凡,又打了个喷嚏,皱起眉头。
算算日子,好像该差不多了。
那知府的报复,也该到了吧?
管他呢,又白赚了这么多天,要感谢这个时代的通讯极度不发达,否则怕是上午出事,下午督察组就到了濠州城。
大不了就是一死!
忽然,门外传来马蹄声,伴随着高声呼喝。
“濠州知县林凡,接旨!”
直到踏上去京城的路,林凡脑子里还是迷迷糊糊的。
圣旨?
好家伙!
我穿越个县令,居然还有资格接到这东西,这要是回了老家,还不得吹一辈子?
洪武二年。
所以这是老朱的圣旨啊!
牛逼了!
稍稍跟那位似乎很和气的钦差大人一打听,林凡才知道,是临濠知府贪赃枉法,被正要整顿吏治的老朱抓了现行,全家抄斩,然后无意间看到自己打死黄万财的案子,一番调查之后,入了皇帝的法眼,便把他调去了应天府附近的一个小县城。
虽然去那个淳化县,也还是七品知县,但那里距离应天府只有数里之遥,算是靠近大明中枢,要做出什么成绩的话,升迁自然也更快些。
莽了一波,竟然还要升官了。
可这大明的交通,实在太糟糕!!
从濠州到淳化,大概也就200公里的样子,走高铁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然而在这个时代,林凡即便是搭上了好心的钦差大人提供的马车,也足足颠簸了好几天,浑身骨头都快散了架,这才终于到了这个要调任的小县城。
行吧,不管怎么说,也是个喜事儿。
多混一天,就能多赚一天的钱。
……
皇帝返京,百官震慑。
首先处理的,是有关鄂国公常遇春暴毙之后的一些后事。
在朱元璋的亲自主持下,常遇春的儿子常茂受封郑国公,同时也指婚嫡长子朱标,和常遇春家的长女订婚,成亲当然还要另择吉日。
圣旨一到,常家自然是感恩戴德,高呼皇恩浩荡,感激得几乎要泪流满面。
与此同时,徐达、李善长、刘伯温等人,也仿佛看到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咱们这位皇帝陛下,是很念旧情的,所以同样位列开国功臣的他们,未来也能有个很好的结局。
紧接着,大事来了!
朱元璋在深宫之中,召见开国元勋之一的刘伯温,开门见山地直接问道:“奏折何意?”
刘伯温心中一凛,知道陛下指的是立国本的大事。
所幸他早有准备,闻言立刻躬身奏道:“大明初定,宜早立国本,必能令江山永固,千秋万载!”
哼!
朱元璋知道他这话,不尽不实。
说的虽然冠冕堂皇,但要不是听到了什么不谐的风声,怎么会有那么突兀的一道奏折?
但看样子,也问不出来什么了。
唉,要是能听到这厮的心声就好了,听听他到底是受了什么影响,才催促咱早立太子。
刘伯温早年就追随朱元璋,一路南征北战,忠心耿耿。
对他的忠诚,朱元璋并不怀疑,但也不喜他的吞吞吐吐。
事实上,这件事早在朱元璋的筹划当中,既然有人提了出来,便索性提上日程。
很快,在各位朝廷重臣的一同参议下,大明太子,正式确立!
皇长子朱标,当仁不让,成为这个新建王朝未来的继任者。
不论是身份地位,还是能力品行,朱标都堪为诸位皇子的表率和榜样,因此这个决定没有任何反对意见,可谓是众望所归。
与此同时,朱元璋索性也将早就筹谋好的藩王分封制度,一同抛了出来。
大明朝取代的,是元蒙政权,而蒙古骑兵虽然被打得退守漠北,却并没有完全消亡,日后势必对边境时时骚扰,是明朝的一大祸患。
为此,朱元璋凭借不世出的军事天才,又总结了历朝历代的兴亡教训,尤其是深入研究了历史上西晋、两宋等灭亡在少数民族之手的王朝,最终效仿了周天子的分封制度,提出独创性的“诸王靖边”策略。
皇次子朱樉,封林王,就藩西安。
皇三子朱棡,封晋王,就藩太原。
皇四子朱棣,封燕王,就藩北平。
皇七子朱榑,封齐王,就藩青州。
皇十三子朱桂,封代王,就藩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