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笼罩在一种凝重的静谧之中,所有任都在心中默默盘算。
众人对祁同伟的职业历程了然于胸,审视完孙连城的履历后,迅速洞悉了其中奥秘。
昔日,二人在红星乡并肩作战,此次孙连城的晋升,无疑是祁同伟的力挺之举。
而丁义珍的提拔和江志职位的调动,无非是为了为孙连城铺路。
问题的关键,在于李达康对孙连城并不感冒。
仅仅数月前,孙连城升任副主任的计划,正是李达康从中作梗,化为泡影……
由此可见,祁同伟与李达康之间存在显著的分歧。
传言中他们交恶,并非空穴来风。
一方是背景显赫的新任一把手;
另一方是原本实权在握,且有省委钟书记撑腰的老牌领导。
他们针锋相对,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此刻,李达康内心同样敲起了小鼓。
他对祁同伟和孙连城的关联一清二楚,亦明白祁同伟到任后,必然会提携孙连城。
但他估计的剧本,本是先让孙连城过渡到副主任的位置,未料到一步到位如此迅速。
更有甚者,丁义珍的升迁,又是怎么回事?
当年在林城市,自己曾欲让祁同伟与丁义珍共事,却被后者一口回绝,显然,祁同伟对他并无好感。
现今却突兀地提携丁义珍,难道真的只为孙连城腾挪空间,抑或……
李达康决定先行探底,开口道:
“孙连城同志,多年前曾为我手下,我对他还算了解,工作勤勉尽责,处级岗位上已久,确实应当考虑晋升。
至于丁义珍同志,执掌光明区区长尚不足一年,且惯例而言,光明区区委书记会兼任副市长,此刻晋升,是否操之过急?”
祁同伟表面波澜不惊,内心却嗤之以鼻。
李达康啊李达康,你这家伙还真是个人才,这话也能说得出口?
其他人心底也泛起一阵冷笑。
尤其是与李达康关系最为紧张的纪委主任,几近失笑。
他言道:“李市长,我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孙连城同志尽管勤勉实在,但业务能力平平,晋升需谨慎考虑。
而丁义珍同志,业务能力突出,是经济领域的佼佼者,破格提拔理所当然。”
众所周知,李达康曾在多个场合有过此番言论,他在此刻会议上的复述,明显是让李达康下不来台。
他早对李达康粗暴干涉纪检工作心怀不满,加之自己即将退休,无所顾忌。
何况,如今祁同伟到来,李达康独断专行的日子一去不返。
时不我待,此时不给对手添堵,更待何时?
正当李达康心生不安之际,政府秘书长再补一刀。
“当前京州的重点是经济发展,其他一切退居其次。
像丁义珍这样能力超群的干部,不可多得,必须高度重视,个人觉得,他担任光明区区委书记十分合适。
当然,孙连城同志也不错,遵规守纪,按部就班,让他与丁义珍搭班,扮演好管理者的角色,将促进光明区的稳定与发展。”
第二副市长则表示:
“光明区作为京州的心脏地带,也是其他区县的风向标,其兴衰直接关乎全市经济增长的速度。
江志同志年事已高,作风较为保守,继续担当领头羊似乎不合时宜,或许让丁义珍和孙连城接棒,是更佳的选择。”
听取三人发言后,祁同伟心中不禁窃喜。
他们分明是在与李达康唱反调,某种意义上,也是主动向自己靠拢。
加上吴春林和孙玉亭,六票在握,主动权已操于手中,下一步,便是如何彻底掌握局势。
想到这里,祁同伟望向李达康的铁杆拥趸,专职副主任吴兵。
“吴兵同志,作为副主任,如此重要议题,何不发表一下你的见解?”
吴兵本还想再观察李达康的反应,然而被祁同伟点名,只好硬着头皮回应:
“祈书记,现在看,大家意见不一,我负责党群工作,对这两位同志不太熟悉,还是请书记做决断吧。”
“那好,我也简单说两句。”祁同伟淡淡一笑,继而道:
“刚才大家各抒己见,我都一一聆听,心中亦有总结。
丁义珍同志能力非凡,干劲十足,是改革发展的先锋;孙连城同志勤奋敬业,脚踏实地,是后勤管理的高手,二人搭档,或能相得益彰。
此外,达康市长的意见也不无道理,丁义珍晋升不宜过于迅猛,故我提议微调,暂将其定位为光明区区委书记,副市长一职,留待将来再议。
接下来,进行投票环节,请各位发扬民主精神,慎重作出决定。”
既已由祁同伟定调,后续走向便毫无悬念。
支持者自然举手,即便支持李达康的人,也不会反对。
毕竟丁义珍的晋升已成事实,至少面上达成了平衡,李达康阵营并未受损。
最终,丁义珍与孙连城的提拔,在市委会议上全票通过。
尽管还需上报至省里,但考虑到只是两个副厅级职务的调整,地方意见权重极大,变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
在常委会上得偿所愿后,祁同伟马不停蹄地部署下一步。
他致电市检察院,召唤候亮平前来办公室。
候亮平接到通知,心头五味杂陈。
钟正国的态度昭然若揭,决心兔死狗烹,还把他当作和解的牺牲品,交给祁同伟处置。
这帮玩弄政治的大佬,心肠真狠,手段真绝啊。
可事已至此,又能怎样?
谁让自己位微言轻,实力不济呢。
候亮平预备好承受狂风暴雨,硬着头皮踏入京州市委。
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等待他的竟是祁同伟的一脸笑意。
“亮平来了,快请坐。”
“祈书记,我……”
“还叫祈书记?”祁同伟打断了他。
“咱们都是汉大政法系的校友,不必这么生分,私下里还按老规矩,叫我一声老学长吧。”
候亮平立时有些手忙脚乱,祁同伟看似和颜悦色,实则暗藏玄机,不知又会挖何种陷阱。
无论如何,还是先示弱服软。
“老学长,我对不住您和高教授,这两年,我迷糊了,忘了同门情谊,抓了不少汉大的校友。
但那绝非我本意,也无意针对校友,实在是职责所在,身不由己。”
“呵呵,亮平,你紧张啥?”祁同伟笑得更欢畅了。
“作为反贪局的干部,打击腐败是你的本职工作,你又没有冤枉、陷害他们,哪来的错?
再说,汉东大学桃李满天下,良莠难免,你清理了那些败类,有利于团队的纯净。
我和高教授感激你还来不及,怎会怪你?”
“这……”候亮平一脸愕然。
祈同伟继续道:
“上次省委常委会议,我和高教授原意是将你提拔为省反贪局局长。
但钟书记不同意。因此折中,安排你做京州反贪局局长。
至于你的职级问题,我和高教授也考虑到了。
你先在京州卖力干,多逮几个蛀虫,一旦业绩显著,我们立即向省委提议,任命你为副检察长兼反贪局局长,成为副厅级官员。”
“这……”候亮平更加迷茫。
尽管他此刻难以洞悉祁同伟的真实意图,但可以肯定,这不是好事。
“怎么,不愿意?”祁同伟问。
“不敢不敢。”候亮平连忙摆手。
“愿意,谢谢老学长,谢谢高教授,我会努力工作,争取立功赎罪。”
“这才对嘛。”祁同伟拍了拍他的肩。
“亮平,你还年轻,思考问题难免片面,我和高教授都能理解。
特别是高教授,他对你寄予厚望,昨天还跟我说,要我多多关照你。
你在京州安心干,持续发挥反腐专长,把京州的腐败分子一个个揪出来。
相信组织!”
归途之中,侯亮平的心情愈发沉重。
宦海沉浮十几载。
他经历过无数狡诈阴险,也亲历过权力斗争,当前的局势,他看得一清二楚。
想起当年信心满满,却最后被祁同伟坑到做了计划生育主任的事情。
被人打的抱头鼠窜。
表面上却说对他好,基层历练,当年的自己确实相信了。
但现在想来,那是一道坑。
那现在呢?
直到现在他依旧无法分辨,这一次又拉了他一把。
侯亮平有些迷茫了。
半年前,他以为再也见不到祁同伟了,但没想到仅仅半年这位老学长又杀了回来,
更是携李钟硕与刘建国之威,强势回归汉东,更有赵建辉与高玉良的全力撑腰。
一场与钟正国的较量似乎不可避免。
京州更不用提。
祁同伟定不会坐视李达康势力扩张,为夺回第一把手的位置,一场权力的游戏已在所难免。
回溯往昔,自己因对祁同伟出手,旋即遭受惩处,先是被贬至边远贫瘠之地,后再调职计生办主任。
尽管祁同伟未曾明面上针对自己,但报复之心昭然若揭,仅因高玉良的情面,才未赶尽杀绝。
时至今日,自己已背叛高玉良,协助钟正国打压汉大派系,祁同伟断不会轻易饶恕,更别提提拔重用了。
祁同伟嘴上说得好听,让我积极表现,多办些大案,有机会戴罪立功,实则不过是利用我削弱李达康在京州的根基罢了。
侯亮平意识到,眼前摆放的,无异于两杯鸩酒。
听命祁同伟,必将触怒李达康,乃至得罪钟正国,结局不言而喻。
反之,违背祁同伟,立刻就会遭遇排挤……
进退维谷间,侯亮平甚至闪过辞官的念头,与其在官场被慢慢磨灭,不如另寻出路。
然而,深思熟虑后,他察觉此路不通。多年忍辱负重,历尽艰辛方有今日之位,怎可轻易放弃。
加之树敌众多,一旦失去组织的保护伞,恐遭报复,生死未卜。
哎,前路何方……
……
侯亮平回到市检察院反腐局,便接到检察长季昌明的来电。“亮平同志,回来了?方便的话,来我办公室一趟。”
“好的,季检察长,我马上过来。”
季昌明见侯亮平进门,亲切地招呼道:“亮平同志,请坐。”
“季检察长,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嗯,你刚从市委祈书记那里回来吧?”
“是的,刚回来不久。”侯亮平答道。
“祈书记找你有何贵干?”
“没什么特别的,就是让我在京州努力工作,配合纪委,把反腐工作落到实处。”
“那你个人有何打算?”季昌明问。
“我没什么私心杂念,既已从事反腐工作,就该恪尽职守,严厉打击贪腐分子,不论祈书记是否吩咐,我都会这样做。”
“很好。”季昌明点头,继而问:“你和祈书记都是汉大政法系的校友吧?”
“是的。”
“刚才祈书记还来电,说你在那情绪低落,让我开导开导你。
你在省反腐局时,惩治了一些汉大政法系出身的腐败分子,做得很对,祈书记非常赞同。
他还让我转告,你无需顾忌,保持现状,未来再接再厉,无论是汉大的学生还是他人,凡涉贪腐,尽管严打,市委将全力支持你。”
季昌明稍作停顿,又说:
“昨晚,省委高书记也来电,对你之前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
高书记表示,对所有汉大学生一视同仁,好同志定会爱护,而对那些贪腐分子,绝不姑息,你做得对,要坚持。”
“高书记真是这么说?”侯亮平满脸惊讶。
“当然,亮平同志,你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还有一位宽宏大度的学长,真是幸运,日后务必勤勉工作,莫要辜负他们的期望。
同时,我代表市检察院表明立场,希望你信任组织,信任领导,无须背负心理压力,在京州取得佳绩。”
季昌明的一席话,让侯亮平感到困惑。这位检察长,他颇为熟悉,政法系统内的老好人,以宽厚著称,且公正无私,从不党同伐异。
季昌明如此说,难道高玉良与祁同伟真的会放他一马?
特别是高玉良,昔日待他不薄。
是否有可能,他还念旧情,说服祁同伟给自己一个悔改的机会?
……
当日黄昏,高玉良下班回家,对着吴慧芳笑道:“慧芳,侯亮平那白眼狼落入同伟手中。
坑已挖好,这次插翅难飞了。”
“怎么,同伟又想出新招对付他了?”吴慧芳问。
“并非新招,同伟让我推荐侯亮平当省反腐局长,乃是一石二鸟之计。”
“一石二鸟?”
“没错,不论钟正国如何反应,皆为败者,只有一策可行,便是主动交出侯亮平,任由同伟处置,但这样一来,又踏入同伟的后招中。
京州市长李达康,一心只图政绩,纵容手下肆意妄为,培植了一群腐败分子。
同伟让侯亮平去查他们,侯亮平如若照做,就等同得罪了李达康。
嘿,李达康记仇之人,必会报复侯亮平,我们静观其变。”
“这招高明,让他自食其果,活该。同伟去汉西走了一遭,怎变得如此老辣?
我记得他先前,一心为民办实事,并不善权谋斗争。”
“时势所逼,别无选择。汉西情况更复杂,同伟单枪匹马闯过去,不迅速成长,怎能立足,又怎能赢得李钟硕的青睐,步步高升?”
“也是。”
吴慧芳点头,又说,“不过,玉良,同伟这样发展下去,会不会变坏?我有些担心。”
“放心,我亲眼见证了同伟的成长,他虽有小瑕疵,但本质善良,且重情重义,知恩图报,不大可能变坏,即便变了,也不会对我们下手。”
“是啊,同伟在情谊上无可挑剔。对了,玉良,侯亮平会听话吗?”
“这不由他选。”高玉良脸上闪过一丝狡黠。
“是人,就会有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