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太子的奋斗人生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章 太子府属官人员

最新网址:m.bquge.cn

待到杨昭将话说完,杨广并未言语,只是颔首进行了示意。

随即便自顾拿起书来继续阅读,似乎所有事情都已问完,没有其他需要再询问的了。

霎时间下,书房内寂静无声。

杨昭坐在椅子上,神色凝重,沉默着思考了一会儿,终究还是看向了杨广,道:“父皇,儿臣想向您借几个人!”

“借人?”

杨广颇为疑惑,只将手中《中庸》重新放在桌上,视线抬起对向杨昭,询问道:“世明,你想要向朕借什么人?”

杨昭也不拖沓,解释道:“父皇,您昨日不是跟儿臣说过,儿臣可以全权安排东宫下属的官员吗?”

杨广听了这话,点了点头,沉寂未言。

杨昭见状,便从袖袋里掏出一张纸,顺即起身走到杨广跟前,递呈道:“父皇,这是儿臣今早所列举的一些人员名单,还请父皇过目,看看是否合适。”

杨广闻言,微微一愣,抬眼的瞬间,眼中匆忙闪过一丝惊讶,但仅是瞬间便消失不见。

他顺手接过名单,认真地看了起来。

名单上的人名,他全都都很熟悉,都是出自世家大族的后辈,亦或是朝中重臣之子。

上头最先写到的是杜家的杜如晦、杜淹。

下头有麦家的麦孟才。

韦家的韦云起、韦保峦。

尧家的尧臣之。

以及来家的来弘、来整两兄弟。

……还有一人。

(注:尧臣之是杜撰人名,本小说中他是作为隋末忠臣尧君素的儿子出场。)

看到杨昭要任用这些小辈,杨广心里表示很理解。

总归他们的年纪都还不大,皆是才二十四五岁左右,和杨昭的岁数差距很小,用在一起应该算得上是合配的“君臣”。

但看到最后一个人,杨广眉头忽的皱起。

这人出现在名单里面,简直就是阴沟里蹦出个棉花球来。

杨广感到十分诧异,他想不通到底是有何原因,竟会让杨昭看上虞世南。

虽说虞世南是江南的大才子,和其兄虞世基有大才,享誉江南地区,被人们堪称为媲美东晋二陆。

但他的志向不似他的兄长,他的为官只是为了糊口,而非是升迁发财。

“世明,你要虞世南干嘛?”

“他虽是大才,但因此是为人清高,而且年纪可不小了,朕有点担心你们合不来。”

面对眼下杨广的疑问和担忧,杨昭早就有所准备,道:“父皇,那虞世南的人品,确如您所言那般,他是个极有才华且品性高洁之人。”

“儿臣觉得既是如此,那就应当重用他。”

“但说能否合得来,总要试过了才知道,不过儿臣有把握,能够将他驯服。”

看着杨昭信心十足的样子,杨广不再往下称辩,痛快道:“世明,你既是有这个心,那朕就不再多言了,你需要的这些人,朕全都给你。”

“再者你所给他们安排的职位,朕在此看来很适当,没啥大问题。”

至于杨昭为何要用这些人,又为何用到某种官位之上,杨广此刻已无所忌虑。

倘若是没有今时能看到的这份名单,杨昭不行通告而先行用人后,杨广可能还会心有猜忌。

可在看到名单的那一刻,他就舒心多了,亦早就是没打算多想。

得到了杨广的默许后,杨昭礼节周到,再度躬身道:“儿臣多谢父皇成全。”

杨昭是个很聪明的人,他知道一个皇帝的内心,更清楚作为一个太子该有的言行。

对于昨日杨广以父之名作出的承诺,杨昭是还铭记于心,但这并不是随意可用的借口。

在任何一个帝王之家,亲情只是属于缘分的附带品,猜忌才是永恒的主旋律。

“世明,你所选的这九个人,朕觉得都很不错,那你有没有选好典书房的左右庶子之人。”

杨广这么问杨昭,自然是怀有私心的。

无论是从教育,还是从监视出发,他都必须要在杨昭身边有自己的人。

杨昭也很知趣,回道:“回禀父皇,左右庶子之位极为重要,儿臣还未有人选,还特请父皇指点。”

杨广的脸上露出笑容,他很满意杨昭的态度,扶案起身道:“世明,你看得很透,左右庶子不是一般的位置,待在上面的人不仅需要有资历,还更要有责任斧正你的错误。

“既然你还未选得合适的任人,那阿爹便给你指点两个人。”

“儿臣愿闻父皇教诲。”

杨广故作细致的想了想,方才道:“典书房的右庶子就由张衡担任,至于左庶子那就让虞世基担任吧。”

“儿臣谨遵父皇旨意。”

听着杨广的决定,杨昭脸色平常,心情显得很是宽松,完全不见半点不适。

现在的他,虽是有颗想当皇帝的心,不过这并不算是觊觎,因为这是一个合格的太子所需必备的野望。

但他同时也明白,自己现有的权利是杨广给的,自己是无法脱离一个皇帝的管控。

而且他也知道,自己目下该做的事,不是考虑怎么扩张势力,而是该如何注重于改革,所以他并不介意这俩个位置的得失。

杨广再次叮嘱道:“世明,张衡和虞世基是能臣,俩人各方面的条件都很不错,除了那件事外,你若是遇到了难题,都可以向他们请教。”

杨昭拱手道:“儿臣谨记父皇的教诲。”

不用杨广说,杨昭也知道这俩人很厉害。

其中的张衡,字建平,河内人,同宇文述和苏威他们一样,也是经历过北周时期的人物。

他的祖父是西魏的河阳太守张嶷,父亲则是北周的万州刺史张允。

张衡从小心怀大志,还被人称有鲠直之风。

在辅佐杨广登基后,他一度受到恩宠,地位权势之上位极人臣,他同时也是大隋天下中少有的为民者。

杨昭记得,那是另一条时间线会发生在大业四年时候的事。

杨广在山西大修汾阳宫之时,张衡站入了主言劝谏的阵营。

可他的结果很简单,无疑只有失败,随之的便是彻底失去杨广的宠信,因此而被外放,最后惨遭冤杀。

说到另一个人虞世基,他字懋世,慈溪鸣鹤人,是虞世南的亲兄长。

虞世基的才华极大,尤善草隶,但在为人的性格上,他却和其弟虞世南之间大相径庭。

他如今凭借自己的才能,深受杨广的重用。

杨广任他为内史侍郎,专典机密。

除此外,还特意准许他参学朝政。

对于杨广亲自安排的这两个人,杨昭的心中是相当满意的。

尽管眼下看来,他们俩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个是心怀百姓,另一个则是阿谀奉承。

但总的来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毫无半点奸人之举。

杨昭有点把握相信,利用他们的能力,可能会在往后的王朝改革中起到助力作用。

最新网址:m.bquge.cn
来源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