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中学的校长,从本质上来讲,级别已经正经不低了,因为这是正儿八经的正科级。
当然,只要是在DJ县这一亩三分地,武冬基本就是平淌的状态。
敲了敲门,还没等里面有所回应,武冬就直接推门进去了,而王安也不管这个那个,就跟着也走了进去。
不得不承认,这时候的校长或者老师啥的,绝大多数都是真真正正爱岗敬业的。
因为他们是真的把“教书育人”四个字,作为了他们的人生宗旨。
当然,极少数个别情况除外,毕竟大米里面还有沙子呢,那老师里面有那么一两个败类也是很正常的。
一进校长办公室,北墙上方的正中间处就是一块牌匾,上面写着“教书育人”四个大字的。
以王安那浅薄的书法造诣,也能看出来这四个大字的磅礴感和敦厚感。
总的来说,这4个字写的那是正经挺好。
往右面的话,就是一张实木制作的办公桌了,这张办公桌,一看就知道是个年代很久远的产物,那种历史气息感简直化成了实质。
并且在桌子前面的挡板上,竟然还有花纹雕刻。
对于雕刻,王安是很了解的,所以王安一看就是知道,这上面的花纹雕刻,一定是出自大家之手。
而办公桌后面的墙上,又有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厚德载物”四个大字。
这四个字与“教书育人”那四个字,一看就不是出自一个人的手。
并且“厚德载物”这四个字所表现出来的意境,也要比“教书育人”那四个字所表现出来的意境,还要浓郁上不少。
最重要的是,这四个字其实是一件文物,它以后一定很值钱。
而在牌匾下面坐着的人,就是王安和武冬的此行目的,也就是校长于向南了。
对于于向南这个人,王安还是比较认可的。
因为王安当初被开除,但却并没有受到更为严重的惩罚,一方面是因为木雪晴不承认,而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校长于向南。
如果不是因为于向南出手保他的话,那王安也极有可能会进去蹲几年。
看见坐在那的于向南,武冬连忙打招呼道:
“于老爷子好。”
王安也赶忙恭敬的说道:
“校长好。”
于向南看着这俩人一起进屋,瞬间就将眼珠子都瞪圆了,满脸惊讶的说道:
“武部长?王安?你们俩人怎么一起来了?”
很明显,于向南都懵逼了。
一个是县里的少壮派实力人物,而另一个是县里出了名了的刺头,这个两极反差着实是有点太大了。
王安笑着没有说话,武冬却主动笑着说道:
“我们俩是义父义母的亲兄弟,嘿嘿嘿......这不是有事儿找您老帮忙嘛,就一起过来了。”
于向南满脸惊异的点了点头,但脸上的表情却说明他现在还没从这种震惊中缓过神儿来。
简单的寒暄过后,武冬便直接说明了来意,最后,武冬又着重的说了一下,如果谷小霜不能来县一中念书的话,那将会面临着怎样悲惨的命运。
于向南听后,也是满脸的悲悯和唏嘘,不过却并没有对这件事发表什么愤世不公的看法。
很明显,于向南这个年龄的人,所经历或所看到的悲惨事情多了去了,已经没有那些所谓的热血上涌和激愤填膺了。
因为只要稍微上点年龄的人,都知道那是毫无意义的。
过了一会儿,于向南才叹了一口气说道:
“唉,能在如此的家庭环境中还不忘了学习,知道只有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好孩子啊,真是好孩子。”
一听于向南这么说,王安知道这事儿肯定是十拿九稳了。
武冬闻言,笑呵呵的笑道:
“于老爷子,那您看这事儿,是不是就给通融一下啊?”
于向南缓过神,转头对武冬笑着说道:
“就是没这些事儿,武部长说一句话我也不能不答应啊,哈哈哈哈......”
于向南说完,武冬就马上站起身,双手抱拳笑道:
“那就感谢于老爷子仗义出手了,哈哈哈哈...”
王安也随之站起身,说道:
“谢谢校长,太谢谢校长了。”
于向南摆了摆了手,毫不在意的说道:
“这种事情,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对我来说又不是什么大事儿,如果我提前知道这件事情的话,不用你们找我,我也会主动破例的。”
话锋一转,于向南继续说道:
“再说学校哪有怕学生多的,没准咱们DJ县就因此而多了一个大学生呢,到时候我也是与有荣焉啊!呵呵呵呵......”
还别说,于向南这个校长,还是正经挺实在的。
话一说完,于向南就老怀欣慰的笑了起来。
于向南笑,武冬和王安自然也陪着一起笑。
仨人笑过之后,于向南想了想说道:
“只是录取通知书已经发下去了,补发的话,时间上怕来不及。”
顿了一下,于向南继续说道:
“这样,我看你们是骑着挎斗子来的?那就拉着我跑一趟吧?不然我这老胳膊老腿的,蹬个几十里地的自行车,那是真够呛啊,哈哈哈...”
王安知道,其实于向南只是看着老,但他的实际年龄只有不到60岁。
只不过是因为于向南经历过一段特殊情况,身体受到了很严重的伤害,导致他伤了元气就看起来显老了。
万万没想到,只是因为一个学生,于向南作为一个大校长竟然就要亲自跑一趟。
可以说就这样的校长在教育界,绝对是配享太庙的存在。
王安一听这话,下意识的说道:
“校长,这个...这个......您亲自去就不必了吧?您受累给补一张通知书,完了我给他送去就行。”
武冬也在旁边说道:
“是啊于老爷子,坐挎斗子这玩意儿一路大风小嚎的,您就没必要折腾了吧?”
谁知于向南却十分淡然的说道:
“不行,我不亲手将通知书送到她手里,我是不会放心的,这孩子的命运太苦了,我是一定要在她的人生路上护她一段的。”
于向南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虽然很平淡,但态度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定。
特别是在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那种掷地有声坚定不移的态度,着实让王安和武冬都感到非常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