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寒郡的日记 第520章 物超所值(2023.3.23)

作者:梁寒郡 分类: 更新时间:2024-04-10 21:54:53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自己来思考,做个独立思考的人!

没有心,我们就会死掉。但心却又不代表一切,心只是超级小的部分,它存储着绝对的想象的感知,而我们生存的世界,又是不可否认的,是物质的。

学习的是如何在新情况下运用有效的思考方式,或者就单单培养思考的习惯。内容有点深奥没关系的,引发思考就还不错。

思想本身是否属于自己?我想要想时,偏偏很难想出什么,我不想想时,脑袋又拼命对外界事物做出反应。属于我的却不受我掌控,一如受我掌控却不属于我。可能思考有迹可循,沿着某些路走就会有所精进,或者思考必须与他人的思考不断碰撞,以便产生更加灿烂的火花。

确实没法强迫别人,说服别人认同自己,这是没有用的。更别说做一个殉道者,这是纯纯费力不讨好之事,别妄图拯救任何人,除了自己。

越看就越喜欢,这人值得处。

没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很多外国的哲学作品、诗歌、小说都很难理解的,又考验翻译能力,又考验理解能力,不如只欣赏一下美感好了。

我可能把思想都用在别的地方了,为了用而用反而很困难。

但我知道的是,破碎的句子只会让读者头疼。所以我以后还是多写说明文字,少写说理文字,让每个句子都能落到实处。

白马非马。

说到了独立的危险性。独立可能会意味着很多。就像自我保护程度和与世隔绝的程度总有一定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对陌生人展示封装,对熟悉的人拆开封装,这样分而治之,或许是真正的独立性吧。

我其实挺讨厌哲学的。

对人的看法180度转弯是很正常的,只取决于它自己内心虚拟的站位。活着?还是死去?选择B?还是选择D?这是个问题。只有当自己完完全全掌握了绝对的真理,绝对的正确,心就不会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该是什么就是什么,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摇摆不定只能说是因为学艺不精。

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可以看,可是人会逐渐带上生命必须承受之重物,而后,对有意思的东西的吸收,自然就会变少。

超级喜欢尼采天才的箴言,每一句话都是结结实实的辩证。当然其中不乏对真理的思考,辛辣的讽刺,对现状的批判,每句都不长,但每句都发人深省,总是千方百计地让大脑恢复理智。

当然啦,还是得理智对待,有些悲观的,近乎是错误的文字,应该激发我们进一步探索正确才是。

“赞扬远比责备有更多强加于人的成分。”这真就是大脑灵光一闪的神来之笔。若是我们也可以这样思考事物,或许就能更加客观地评估自己,以便我们做出更加正确的决断来。

可以抄一抄尼采的箴言(人性化设计,这个叫zhen言),但我想这又是不必的若要自由一些,还是少一些凡人的偏见吧。

不想积累一些情情爱爱,不想积累自己的偏见,不想做不太重要的东西,若以后有机会,以后再说吧。

还有就是,若以后有缘,但愿我不会如此只为吐槽,虽然可以缓解痛苦,但不如石破天惊能给我带来更多的快感。

我最差劲的地方,就是我屑于和别人不屑于比较时作比较,而不屑于在别人要比较时作比较。

正面看,我又厉害又矜持,反面看,我又虚伪又懦弱。

关于时代,我想是进步的,一个人从小被灌输的,就很有可能成为一辈子思考的主基调了。当我思考时,我发现我的想法真的很正确,回溯过去被灌输的知识,我觉得幸运并且欣慰。

假如进步是有一个周期的,若这周期短,那么人们为什不会发育完全,如果长了一些,我们就还是要痛苦地继续往前走,若是无穷远,那就没有考虑的必要的。

这是数值上的,动力学上,则又是另一个考虑方法了。要有引力啦,惯性啦,重置周期啦!导致我们的努力尽数被吸收掉了,才会像被黑洞吸住一样无法前进。

而我不推崇我的文字,治愈人尚且不足,怎么才能粗人进步呢?所以只能治愈我自己喽!

有时候证明一件事,非要用很反常的行为,我是很难做到的。难道要证明我不讨厌他,就非要用我喜欢他吗?我个人有很多的偏见。

两个独立生长的植物会彼此不相认,很正常,可能对自己的基础要求不一样,是一种天然的差距,但接触后,还是要彼此学习的。

现在的问题是,一个问题很棘手,就总找简单的东西来敷衍自己消磨时间,更恐怖的是,我还会骗自己说这不难而令自己掉以轻心。

过度的担忧不光对自己多余,对其他人也一样多余,不要总想着改变什么,有时候得先想想自己能获得什么,尽可以自我一点,以便调集更多的力量来。

偏见源自沉溺于表面现象,源自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或以君子之心,不防小人,都是偏见最好的养料。悲。

我真的分不清,这些想法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还是固有的,还是多个想法在大脑里彼此渗透而化合出的新东西,有意义还是无意义?我都不清楚。

我想要的应该不是占有,因为这样我不舒服,同时又很累,很肮脏,不利于自身的进步。

是否意味着,大家都有等于大家都没有,不不,东西多了,花样的变化就多了,懂得搭配,更胜一筹。

原来我们思考过的很多事情,都在以前被思考了,只不过新的形式下还要重新思考,于是就不该提醒这东西被思考过,但要留下痕迹,供后人来使用它,并充实它完善它。

反倒是,我想了这么多,读了这么多,却一直不做点什么,到死也不会明白真理的。

我想把外在的形式化为内在的结构,形状也好像C 哦。不知道以后会不会走这条路,不好说。

如此观之,控制学和哲学之间还是有所区别的,不过可能最终都是要归于实践,而不是归于哲学。

到最后,你应该如此,或者你应该随动,将成为主流。

当哲学家拿着解剖刀站在时代道德的胸膛之上时,他们同时暴露了他们自己的秘密。

我们在一方面付出更多,不是为了付出,而是为了在另一方面获得更多回报。可也许不是这样的,我想,在一方面付出更多,只是为了在这一方面获得更多。

我的痛苦,我有痛苦,但没必要总结它,广泛它。因为如此做的话,我不像是在解决痛苦,而是在传播痛苦,这是一种十分堕落的方式,一种祈求怜悯的方式。

其余的关于男女平等的一些文章,我是不好评价的,因为无论如何描述都是不完整的,都是有利有弊的,都是站在自己的阵营的偏见的描述。我还是应该尽可能放弃这些描述。

像男人和女人互相追求那样。

唔,我是不算数的,我是变质过期的人类,自然不该被统计进去的。

思考的尽头是不思考。糊涂地活下去,模糊地活着更为贴切。

别高估自己的精神抵抗能力,精神污染和瘟疫一样传播得快,若是想避免,只能戴好口罩,闭上眼睛和耳朵。

站着说话的人坐下了,为了掩饰自己的背痛,还是少说话为好。

好的一点是,我并没有被打败。我想象自己是处于过渡期,相信虽然我活不到过渡后的时代里了,但依旧乐观的认为,未来可期。

现在并不能那样说话了,因为那样说话实际上是无病呻吟,像说了,又没人听得懂,更何况怎么证明自己是对的呢?证明不了,说得再多都是扯淡罢了!

在明媚的阳光下充分享受,就是最大的幸福。此外的一切,都没那么充分。

不展示出来还是比较体面,展示出来了,就捉襟见肘。

性格会决定命运,我会做的,只能是欣然接受。别被得不到的快乐扰乱了心神才是。

更喜欢郭嘉,就是喜欢郭嘉。即是如此,改变不了的。

奴隶道德吗?越是有道德的人,获得的回报就越少,别人对它的要求就越高。想想是如此,只不过有道德的人从来不是奴隶,若你了解人性你就会知道,无道德的人获得得是多的,可是多的东西仅仅是枷锁,就如同有道德之人收获的少,少的也是枷锁,而充实心灵的,却是自由。

那最后的最后,读书成了爱好,那也会是一个不错的爱好吧!既然没有实质性的收获,就收获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酣畅好了。

你认为的离谱,早就被别人归纳好了,只是无知罢了。你认为的特殊,也早在意料之中。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

我该警惕自己,别去做空想家。

“每个深深遭受过痛苦的人,会从理智上变得桀骜不驯和怀有厌恶之情。”然而更加高贵的人,懂得制约痛苦,并且热爱这些困难。

我热爱书籍,因为无论你贫穷还是富有,书籍都一视同仁地敞开它的心扉,并奖励给最善于思考之人最多的快乐。而相比之下,世上再没有第二件事物会如此公平,如此线性,如此值得琢磨。

“高贵的灵魂,应该是自己尊重自己。”

完美的作品一挥而就,若我也想写出这样的作品,就该多读读一挥而就的优秀作品,然后列一个稿子出来,修改再修改,直到我可以把这东西写出来呢。

“即使和一位朋友谈话,也只有当两人只想着事情本身而忘掉他们是朋友时,才可能有认识上好的收获。”

尊什么为神明呢?不清楚。至少我们不能奉狂热为神。威严的神明不会轻易疯狂。

那种美感是真的稀有啊!所以才会那么贵重。平庸是不会贵重的。

貌似胡言乱语地胡言乱语,让别人摸不清头尾的句子,真的是哲学吗?真的是好的吗?我认为的确有助于思考,但写小说不能这样写。

沉静而又枯槁。

一个因为读书而将要猝死的人,还有什么才能使他震惊并想着死去呢?没有了,再也没有什么了。

我做这一些,很有可能是对内心女神的渴念。

艺术产于过剩?还是产于无奈,还是产于最炽烈的热爱?

梦想让人放下了手里的蝇营狗苟,究竟是觉醒,还是玩忽职守?我分不清。

真的想,把古今能获得的所有文学家,诗人的信息全部摘下来啊啊啊!

算了,非分之想罢了。

无论这些沮丧派的悲观派的人有多么歇斯底里,我们的世界灭亡了吗?没有鲜花在盛开吗?没有美酒在酿造吗?没有诗人了吗?

都有。

为什么创造,因为开始对这一切心存感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