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强纨绔 第31章 血仍未冷

作者:潘海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6:34:50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话说,陆灿离开后,嘉靖却坐在餐桌前发了很长的呆。

回想着陆灿今日指出来的问题,他才终于意识到,原来大明王朝积重难返,问题关键居然是在祖上的封藩制度上。

这让他有一种拨开迷雾,见日开的豁亮感。

同时,也让他有一种要重整江山的冲动。

不过,自壬寅宫变之后,他几乎就很少有过像今日这种想要重新励精图治的冲动,这种燃起热血的感觉了。

曾几何时,他的志向也是何其的壮哉。

曾几何时,他曾立志治世要成为汉文帝一样的人物,治边要成为有汉武帝的风范。

所以,嘉靖登基后,革除前代弊政,杀了一批奸佞,好好的整治了朝堂的风气。

执政早期,他自认为自己也是非常勤政,政绩显著,国家也出现了中兴。

可是,这一切的热血,一切的努力,最后的结果却是难以改变国库空虚,财政一年比一年亏空的结局。

而且,文官们的掣肘,也让他十分艰难。

他虽名为皇帝,但实则财权都在东南那几个省的士绅集团的手里。在文人集团又开始抱团掣肘下,财政权、军权、人事权,可以说他这个皇帝想做点什么事情都需要清流和严党都同意才行。

加上明太祖建立大明开始,为了约束后世皇帝,以避免后世皇帝因为昏庸无道而奢侈浪费,从而波及天下,将各地税收,全部归于国库,由户部掌管。所以,嘉靖只能过着向别人讨钱的日子。

这让他感到从未有过的憋屈和无奈。

特别是,后来竟有宫女想谋害他,这让他心都寒了。

但是,嘉靖又不得不依靠官僚来进行必要的管理,所以他只得想办法反治他们,于是就有了庞大的司礼监。

以司礼监监督文武百官,与严党和清流抗衡,以免一方独揽大权。

天下之人,都说他嘉靖是个昏君,数年不上朝,一心炼丹修仙。

可是,世人又怎会知道,他这样一个没有财权、军权、人事权的皇帝,上不上朝,又有什么意义?

世人也不会知道,他嘉靖虽然表面上不理朝政,但是他只是表面上修道养生,到晚上的时候,却会开始批阅奏折,一直到五更天,他比谁都勤政。

不仅如此,世人更不会知道,他嘉靖还多次微服私访去民间体验民间疾苦,然后制定一些面向百姓的经济政策。

皇天不负有心人,他对严党和清流的平衡之术,还算成功,掌握了朝政,能让这个国家机器不停转。

嘉靖自问,古往今来,几百位帝王中,又有多少能够在权术上与自己媲美?

只是,这些司礼监的太监们如果光靠俸禄是无法让大家死心塌地的,所以对这些太监在外拼命敛财,他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这些太监在外敛财,自然是打着他皇帝的名义,这也导致天下人都说他嘉靖在外搜刮民间。

他不是不想杀了这些贪官污吏,只是杀了贪官?那谁来帮朝廷收取税收?

杀了司礼监在外面敛财的太监,那又由谁来帮他监督文武百官?谁来做他的耳目?

没有这些监督文武百官的耳目,嘉靖就没办法利用严党,制衡清流,又利用清流,制衡严党,以制衡之术,将这些臣子操之于股掌,以此把控权力中枢。

加上,眼下国库空虚,天灾连连,又需抵御北疆的外敌,南边的倭寇,内忧外患,社稷维艰。看着官场腐败,他却无可奈何。

社稷如此,嘉靖是真的累了,倦了,疲了。这也让他一度只想真的一心修仙问道,逍遥自在。

天下之大,根本无人懂他、知他。

所有人都只知道抹黑他、将朝政的一切责任,怪在他的身上。

甚至连他自己的儿子,裕王都不懂他嘉靖。

不知从何时起,嘉靖心中已无当初立志之热血,中兴之志亦被现实消磨打败。

每每想到登基之初,中兴大明的志向未能完成,嘉靖都觉无比的遗憾。

不过,听完陆灿今日对财政病症的剖析,以及革除财政病症,扭转乾坤的办法,这让嘉靖隐约看到了可以中兴大明的希望。

就是这一点,让他重燃了心中的志向,对打造一个盛世强国的愿景重新有了渴望和信心。

此刻,嘉靖发现,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血仍未冷!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