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中国武术的魅力
第8章 中国武术的魅力
作者:ws木头人,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与大自然的搏斗和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一种体育项目,具有健身、护体、防敌、制胜的作用。
武术,还拥有消停战事以及维护和平的实力。是有效的发展生产以及维持生活秩序,来自于生命体本能的一种自然反应。
从最原始社会的人猿开始,人民主要靠狩猎为生。
在这个漫长的人类进化过程中,从原始的徒手到逐渐开始使用棍棒,再到用石器击打以及制作简单的工具来猎杀野兽。
这些方法都是人体潜意识里生命体本能的随意发挥动作,人民在日常的捕猎和猎杀行动中尝试最直接有效的动作行为。
人民开始留意并频繁使用和练习这种动作的熟练性和准确性,这也造就了武术起源的雏形和文明。
随着人类进化史的文明更进,火的使用和普及,让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和跨越式的进展。
武术也随着人类进化过程不断的提高和创新,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体现能力、实力、强弱、号召力、影响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和代表。
从古至今,自历史开始有所记载到二十一世纪元的今天为止,各门各派的武术代表人物也是演变的五花八门。
电视剧里和小说中的武功秘籍是真的存在?还是作家们的虚思构想!我们不得而知也无从考证。但一代又一代的武术杰出代表们都是是真实的存在着。
据史书有关记载:武术界最具有影响力的武术代表人物莫过于“武林三祖。”
他们分别是:峨眉祖师司徒玄空、少林武僧开山鼻祖僧稠、武当祖师、太极之父的张三丰。
他们是中国武术界的三位祖师爷,各自创作了独特的门派和武林绝学,正是他们的出现和创作,武术才有了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体现方式。
接下来,让钟爱的读者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关于这三位武术代表的祖师爷对武术的执爱程度和追求境界。
以及他们所做的贡献,在中国武术文化史的卓越功勋和深远的影响力度。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不少文人方士修仙访道并隐居峨嵋山(今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边)。
峨眉山的武术创始人是先秦战国时期的武师司徒玄空(名白衣三,号动灵子。)因其曾模仿峨眉山白猿的形态创造了白猿剑法(即猿公剑法)与白猿通臂拳,又称白猿公。
据有关史书中记载: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列传第九》女侠越女应越王勾践之召赴朝廷途中,持剑与“自称袁公”的老翁以竹过招,“袁公飞身上树,变为白猿”。
按这种说法,“白猿公”的传说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赵晔是东汉人,那么白猿公的形象至迟在东汉出现。具体时间还真是难以考证。
喜欢和阅读历史的人都知道:明代抗倭寇名将——唐顺之(1507-1560年,江苏武进人),在《荆川先生文集》中有一首《峨嵋道人拳歌》,其中两句:“道人更自出新奇,乃是山中白猿授”,这与“白猿祖师”的说法倒是一致。
峨眉开山祖师爷——司徒玄空根据乐山及峨眉山的地方史书记载,先秦战国时期的司徒玄空,号动灵子,耕食于峨眉山中。
他模拟猿猴动作,在狩猎术基础上创编了一套攻守灵活的“峨眉通臂拳”和“猿公剑法”。因为司徒玄空好着白衣,徒众们称之为“白猿祖师”。
在民间的《峨眉山志》记载中,战国时期的司徒玄空,姓白,名士口,字衣三,仿山中灵猴的姿态创“峨眉通臂拳”,因其爱穿白衣,弟子尊称其为“白猿祖师”。
他还创有“猿公“剑法。现在北京流传的白猿通臂拳,就来自峨眉山,由此可见!按照以上史书里记载所述,峨眉派和通臂拳以及猿公剑可以确切的说是发源于此。其教派创立祖师就是司徒玄空。
自古天下武术出峨眉(后因电影李连杰主演的小和尚《少林》出名了,为了更好的商业渲染效果才有了“天下武术出少林”的说法。
当时峨眉派、少林寺与武当派共为中土武功最具代表和影响力的三大宗派。
其中峨嵋派弟子最为众多,也是一个范围涉及极其广泛的门派,到处都有分派弟子(形式逻辑有点像现在的加盟店)。
尤其在西南一带很有势力,可谓称得上是独占鳌头。
历史上真实的峨眉派并非像武侠小说所写的真属女流派,从明代开始有峨眉派的记载。
明代中叶人——唐顺之(1507一1560即正德二年到嘉靖三十九年在世)的《荆川先生文集》里,有一首《峨眉道人拳歌》。
诗歌里这样写到:忽然竖发一顿足,崖石进裂惊沙走。
来去星女掷灵梭,夭矫矢魔翻翠袖。
自身直指日车停,缩首斜钻针眼透。
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
余奇未竟己收场,鼻息无声神气守。
道人变化固不测,跳上蒲团如木偶。
这首诗歌的大意:详细的描述了峨嵋派弟子的功夫魅力所在“静是如处子,动是如脱兔”,倏忽神奇,变化万千,即便是远远的观望也能让见多识广的诗人如此敬仰振奋了。
峨眉派还特意融合了佛教和道教元素的修行传统,山上既有尼姑,也有道士。
这一传统代表了佛教和道教在中国宗教历史中能够和谐共存,体现了中国宗教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峨眉派的存在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的修行途径,让人们可以在峨眉山上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来,高僧大德无数,家喻户晓的当推唐僧玄奘。可是,除了大名鼎鼎的唐玄奘,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武僧——僧稠。
对于少林和武术没有过研究和兴趣的人提起僧稠,想必大家都很陌生,但不得不承认,僧稠是少林武僧的开山鼻祖。
僧稠是北齐时期的佛教国师,是享誉北方大地的第一御用大和尚,也是包括“圆融寺”在内的许多寺庙的创建人。
他博学多才、文武双全、神通广大,是我国佛教史上十分罕见的奇才。
一千多年前,大约公元479年,南北朝北魏时期,在我国中原北边一个叫“邺”的地方(如今的河南省安阳市附近),一个普通的男婴降生在孙姓的富裕家庭里。
虽然这个家庭世袭名门望族,祖先有显赫的声望,是当时社会的特权阶层,但是,优裕的家庭出身并没有带给这个孩子他自己希望得到的生活。
他的童年时期几乎全在书卷里度过,埋头攻读儒家经史成了他唯一爱好。年纪轻轻,已经博学多才,很快他便当上了太学博士,讲解经籍,颇有声望。
人们都认为他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可是,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饱读四书五经又有何用呢?为此,他很彷徨、很焦虑。他的心随着时局的动荡不安而困惑着。
渐渐地,他产生了厌世之心,开始寻求解脱的道路。当时,佛教已经开始盛行,在南北朝时期达到了历史上的顶峰。
而他的家乡——邺城,已经演变成相当富庶的城镇,寺院成百上千,香火非常旺盛。于是,这个彷徨中的青年人接受了佛教的熏陶,开始刻苦阅读佛经。
博大精深的佛学思想让他得以精神上的寄托,般若大智的佛学和永无止境的禅意,给他指明了生活的方向,他放下名门且富足的家境决定皈依佛门。
二十八岁那年,他来到河北巨鹿景明寺,拜请着名高僧“僧实”法师为他剃度出家,俗名孙稠的青年成为法师释僧稠。
落发甫尔,眼前是青灯木鱼,耳旁是晨钟暮鼓,僧稠很快适应了寺庙生活。每天,除了诵经拜佛以外,僧人门最喜欢的活动是习武。
那时候,社会上正在盛行尚武之风。数百年来,在邺城建都的五个政权中,其中有四个少数民族政权。
这些少数民族由于生活环境和历代恩风俗自己血脉习惯,历来崇尚粗犷、勇武和剽悍,培育自己能征善战的性格。因此,习武不仅是寻常百姓的爱好,也成为僧人的业余生活。
遗憾的是,出身“昌黎”望族的僧稠本是文弱书生,不谙武术,每逢沙弥们习武格斗,他经常遭受欺负,被打得鼻青眼肿。
有一次,一些拳脚工夫不错小和尚又向僧稠发难,一面讥笑他只会念经,一面开始对他拳脚相加。名义上“习武”,实质是“欺负”。
可怜的僧稠被打的鼻青脸肿,慌乱中见庙门就进,这次他钻进了少林寺的禁棠——易经阁(易经阁是藏匿少林绝学的地方,一般的和尚甚至一辈子都没资格进入。)众和尚见他钻进禁地,这才转身纷纷离去。
僧稠见其他和尚没有追来,方才起身观望四周,只见书架上放着各种讲道佛经的书卷。
对于从小就喜欢阅读的僧稠来说,无疑于雪中送炭,他顾不上身体上的疼痛,拿着书卷席地而坐,入神的去阅读和阐述其中意境和少林武术的精髓所在。
虽然禅意深刻让他不明其理,但文学表面的主题和少林武术两者之间的互补与结合,让他瞬间对少林武术有了新的理解和定义。
他开始将自己平常学习的拳法和禅意相互融合兼并,经过反反复复服几天寝食难安的不断练习,他终于创作出了一套用于一切实战的——少林拳。
(少林拳套路很多,具代表性的是少林五拳,即龙拳、虎拳、豹拳、蛇拳、鹤拳。龙拳练神、虎拳练骨、豹拳练力、蛇拳练气、鹤拳练精。
少林拳后又分南北两派,南派重拳,北派重腿,下又各分小派。
少林拳术刚健有力、刚中有柔、朴实无华、利于实战,招招势势非打即防,没有花架子,有“拳打卧牛之地”之说,其风格主要体现一个“硬”字,攻防兼备,以攻击为主。
拳势不强调外形的美观,只讲求技击的实用。步法进退灵活敏捷,有冲拳一条线之说。
在身段与出拳上,要求手法曲而不曲,直而不直,进退出入,一切自如。步法要求稳固而灵活,眼法讲究以目视目,运气要气沉丹田。其动作迅如闪电,转似轮旋,站如钉立,跳似轻飞。)
打开自闭了六天的禁堂大门,僧稠精神焕发地走回自己的住处。那些自以为武功高强的和尚见他突然回来,惊奇地发问:“你小子这些天混到哪里去了?”
僧稠没有回答。不一会儿,他们去斋堂一起用餐,吃完饭,大家又打闹起来。当然,依旧将僧稠当作嬉闹欺负的对象。
一个貌似功夫了得的和尚对僧稠突然袭击,没料到,刚接触到僧稠的手臂,就疼痛得哇哇叫。
僧稠说:“我有力气了,恐怕你们不能再随意欺负我了”。
和尚们不相信,以为这个人见人欺的小沙泥在吹牛。谁料,拉他的胳臂一试,果然发现他的筋骨强劲有力,犹如铜铁,常人绝对不能相比。
此时,这群自以为是的和尚才惊诧不已。惊诧之余,不免开始心惊肉跳。
僧稠平静地说:“我试着给你们表演一下”。
他来到大殿的一垛墙前,没有丝毫夸张的动作。
只听:“嗖”的一声,人已经腾空而起,随即身体横卧在墙上,和一只爬墙的壁虎一模一样。他紧贴墙壁往前爬行,爬行了几百步,这样的飞檐走壁的轻功需要多大的能耐已经不言自明。
从此以后,僧稠的武功日益精进,再也没有人可以小觑他、欺负他。在刻苦习武的同时,僧稠开始将自己的习武心得传授给大家,与大家一起探讨武术、练习武术。
可是,武术对僧稠来说毕竟不是学佛的主要目的,他希望自己尽快学习禅术。
于是,他告别众僧来到定州(现在的河北定县)一个叫嘉鱼山的地方,潜心习禅。
佛教认为,禅是制服烦恼、引发智慧,超脱世俗、到达彼岸的重要方式。想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证得最高智慧,获得彻悟,就是运用了禅定功夫。
故三乘学人,欲求圣道,必须修禅。离此无门,离此无路”。
僧稠皈依佛门的起因就是厌世烦恼,因此,理当首先学习禅定。起初,他的学习效果没有丝毫起色,任他怎么打坐、怎么屏息凝神,总不能进入入定的境界。
他有点灰心丧气,打算另起炉灶,改以诵念《涅盘经》为业。
正在他思想开小差的时候,一位来自山东泰山的禅师规劝他遇到困难绝对不能低头、绝对不能泄气。胸无大志,吃不得苦,就别当和尚!
在这位禅师的帮助、指点下,僧稠重新下决心:一定要专心致志地苦练禅定,达不到目的,誓不罢休。这次,他按照《涅盘经?圣行品》中介绍的“四念处法”来修炼。
步骤井然,通俗易懂,易于领会,僧稠渐渐掌握了禅定的要领,练习时全神贯注,思想高度集中,以此破除了对客观世界的眷恋和欲望,进入没有任何杂念的禅定境界。
通过“四念处”法的修习,僧稠觉悟到“究略世间、全无乐者”。
他把苦行当作实现解脱的最重要手段,因而全面禁性欲、节食欲、修思想。
这个观念后来影响了他一生,同时也为当时的统治阶级利用。僧稠按此方法,经过5年苦修苦炼,终于取得成功,乃至睡梦之中也无欲想。
初战告捷,僧稠信心大增。“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他觉得自己有能力作好自己想做的事,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他决心花费更多的精力去研修禅学。
不久,他来到赵州(如今河北省隆尧县),参拜了另一位高僧——道明禅师,向他学习禅定的另一种方法,即“十六特胜法”。开始了又一趟艰苦修行的旅程。
三个月以后,僧稠的禅定功夫基本练成。他觉得对世界、对人生的理解大有长进,思想豁然开朗,全身心放松自在。此年,僧稠已经三十三岁。
他告别了道明禅师,只身到嵩山少林寺求见祖师佛陀三藏,汇报自己修炼的情况。所谓的佛陀三藏,就是从印度千里迢迢来到我们华夏大地传播佛教的高僧“跋陀”。
公元四百九十五年,北魏时期,当时的皇上——孝文帝非常赏识印度僧人跋陀,特地为他在风景秀丽、环境幽静的山麓中建造了少林寺。
跋陀潜心研究佛学,同时传播精湛的禅学。可是,多年来,能得到跋陀好评的僧人却寥寥无几。
直到僧稠出现,跋陀才他乡遇知音。从此,青松苍翠的少室山麓,经常可以看到跋陀与僧稠一起切磋禅学,研究禅法。
在跋陀禅师的亲自指点下,僧稠的禅法更上了一层楼。
让印度人吃惊的是,僧稠的禅学理念并不一味承继印度人的东西,而是充分汲取了中原大地的武学精华。
他提出并倡导了“以武入禅”的新观念和新方法,以后发展成“禅拳归一”的练功法。
习禅和习武本是两个截然相反的形态,禅以静为特征,武以动为特点。习武似乎和习禅毫不相干,但事实上,正是把习武和习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少林武功。
跋陀开始由衷欣赏僧稠的学识和胆识,赞扬他是华夏大地禅学第一人。跋陀曰:“自葱岭以东,禅学之最,汝其人矣”。
不久,年事已高的印度人跋陀决定“让贤”,他认为年轻有为的僧稠完全能够胜任少林寺住持的重任,自己可以放心隐居山林。
于是,少林寺的住持落在“拳捷骁武”的僧稠肩上,僧稠成为少林寺二祖。从此,少林寺庙不再只是念经拜佛的场所,僧人们将当地民众喜好武术的传统引入寺庙。
一些原来就身怀绝技的和尚将自己所学武技传授给寺院内不会武功或武功不精的僧人,在僧稠禅师的积极引导下,习武成了僧人学习禅定的必修课,进而成为护寺护法和自身生存的武器。
他十分注重武术对人的身心修养,除教给弟子禅法外,更传授少林武术心法,培养了数以千计文武兼备的佛家弟子。其时,僧人习武蔚然成风。
僧稠的所作所为,客观上将外来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佛教。
因此,可以无庸置疑地说,僧稠禅师开创了少林寺僧人习武的风气,不仅自己以无以复加的精湛武艺成为少林寺第一武僧,而且为少林武功今后的巨大成就奠定了基础。
因此,我们中华子孙在为少林武功走向全世界喝彩、自豪的时候,不能不缅怀这位少林武功的开山鼻祖之一—僧稠禅师。
张三丰:元代技击家,武当派道人,武当丹士,被奉为武当派创立者,精拳法,其法主御敌,非遇困危不发,发则必胜。
《明史·方伎传》中记载:“张三丰是辽东懿州人,名君实,一名君宝,字全一,三丰其号也。”
宋徽宗召之,道梗不前。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遂以绝技名于世。
由三峰而后,至明嘉靖时,其法遂传于四明,而张松溪为最著。
据清雍正年间,曹秉仁纂修的《宁波府志》卷三十一张松溪传记载:“张松溪,鄞人,善搏,师孙十三老。其法自言起于宋之张三丰。
张三丰,传说在明朝天顺二年(1458年)羽化,道教徒说他高寿。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
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
后经历代武术家不断创新、充实、积累,形成中华武术一大流派,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称。
武当拳(又叫太极拳),因只授教于本派弟子(亦名内家拳),这种拳法以养身炼功、防身保健为宗旨。
具有尚意不尚力,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后发制人,延年益寿,祛病御疾,增长智慧等多种特点和功能。
武当武术已流传到海内外,并成为人们养身保健、祛病延年的体育活动。
武当武术具有鲜明的道家文化特征,是武功和养生方法的天然结合体,既具有深厚的传统武术文化底蕴,又含有精湛的科学道理。
太极拳强调先以心使身,而后再以身从心,形意拳讲究用意不用力,意到气到,气到力达,八卦掌要求走转圈化意念足。
这些都体现了道家包藏至道,以达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健身宗旨,符合把形体训练与心理训练相结合的内养外练的运动观念。
武当武术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完整,它以“宇宙整体观”、“天人合一观”为宗旨,以“厚德载物”、“道法自然”为原则,以“动静结合”、“内外兼修”为方法。
形成诸多各具特色的拳功和剑法,既有功理和功法,也有套路操作和主旨要领。
这些都集中体现在张三丰的《太极拳总论》、《太极拳歌》和《太极拳十三式》三大经典之中。
正是他们的出现,开辟了中国武术的民族精神和体育精神,正是他们的出现才造就了之后的各门各派,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武术界具有代表性的各个英雄人物和故事。
正是他们的出现造就了中国武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以及震惊世界、走向世界堪称瑰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论那一种武术,都是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生存技能的文化传承和智慧结晶。中国传统武术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
中国武术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历代各门各派有志之士不断研究和创造的结晶,是自信、自主、自立卓越名族精神的结合体。
中国武术不仅仅是是强身健体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有信仰、有能力、有底气的精神追求和人生哲学。
是一种独特且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精气神的具体体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瑰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