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第1章 序
封神台。
姜子牙手执封神榜,立于高台之上,俯视台下众将士,庄严肃穆。
“柏鉴上前听封,今奉太上元始敕命:尔柏鉴昔为轩辕皇帝大帅,征伐蚩尤,曾有勋功;不幸殛死北海……今敕封尔为三界首领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清福正神之职。尔其钦哉!”
台下柏鉴心潮澎湃,原是一缕孤魂,困于北海之底,幸得姜子牙封神之举,得以解脱,后于封神台前守护有功,终得榜上留名,荣膺清福正神之尊。
不仅免受轮回之苦,更得以与天地同寿,享无尽福泽。
柏鉴当即拜谢。
“引黄天化上台听封……”
“引黄飞虎上台听封……”
“引闻仲上台听封……”
……
“引殷蛟上台听封……”
一缕少年模样魂魄引入台上,面无喜色,静候听封。
“今奉太上元始敕命,尔殷郊,昔身为纣子,痛母后至触君父,几罹不测之殃;后证道名山,背师者有逆天意,酿成犁锄之祸…特敕封尔殷郊为值年岁君太岁之神,坐守周年,管当年之休咎。”
殷蛟闻姜子牙言罢,也不拜谢,即刻离去。
生为大商皇子,死亦为大商鬼,诉我背师为逆天,那若是叛国、背父,又是逆了什么?
姜子牙继续封赐,直至三百六十三名正神皆已受封,唯独剩下两名神位空缺。
他凝视着封神榜上最后两个名字,眉头紧锁,神色间流露出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
“引殷受上台听封。”
但见天际引来一缕头戴束发嵌宝紫金冠的英武男子魂魄,立于封神台之上。
纣王姓殷,名子受,号帝辛,为帝乙少子。
纣王面容憔悴,双眸空洞,全无一丝受封之喜。
今后人族无皇,降为天子,拜天为父,皇权天授,喜从何来?
自摘星台自焚之后,他意识愈发清明,前因后果亦已洞悉七八分。
姜子牙见状,心生厌倦,遂不再宣读其授言,径直宣布结果。
“特敕封尔殷受为天喜星,主人间婚嫁事宜。”
纣王听罢,面露冷色,拂袖而去,成王败寇,无需多言。
要他感恩戴德,实乃痴人说梦。
既已自焚,又何惧生死,岂会在乎这区区神位。
少顷。
姜子牙垂首,封神榜上仅余最后一位,再无他之名。
元始天尊曾言:子牙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享人间之福。
如今已九十有八,三十二上昆仑山学艺,四十载光阴荏苒,挑担打水,未曾窥得仙法。
后遵师命下山,辅佐明君,助武王伐纣,半生艰辛,如今寿元将尽,榜上无名,不知师尊将如何处置。
姜子牙苦笑,纣王虽败,犹有神位,与天齐寿,然他何去何从?
“引狐妖妲己上台听封……”
九尾狐狸精,原无名无姓,乃轩辕坟中守坟三妖之一,受女娲娘娘所辖。
然,此妖不守本分,潜入大商,迷惑纣王,致使纣王昏庸无道,残害百姓,生灵涂炭,罪孽深重。
此等罪孽深重之妖,竟也名列封神榜上!
他心中愤懑难平,对元始天尊的安排颇有微词,暗自埋怨天意不公。
姜子牙沉吟良久,却不见那狐妖妲己的魂魄登上封神台。
姜子牙意兴阑珊,不耐久候,遂继续宣读封神榜上的封位。
“特敕封尔狐妖妲己为永灵星。”
言罢,将封神榜一收,随手抛向空中,意欲完成封神大典。
封神榜本应飞升至天庭,归于玉皇大帝之手。
封神之事,本为天庭增添人手,以完善天庭职司,以便统御三界。
只见封神榜悬浮于半空,久久未动,似有未尽之缘。
姜子牙见状,心知封神大典尚未圆满,故封神榜不肯离去。
姜子牙心中疑惑,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已悉数封赐,无一遗漏,却不知何故封神榜仍旧悬而不去。
姜子牙接过封神榜,缓缓展开,目光所及之处,最后一个神位“永灵星”黯淡无光,并未授封。
乃狐妖妲己!
何故?
姜子牙正自困惑,忽闻元始天尊一缕传音至:“狐妖妲己,拒受神位。”
什么!
她怎敢如此!
狐妖妲己,罪孽深重,若不封神,将堕无间地狱,受永世之刑,永无超生之日。
她怎敢呐!
-------------------------------------
无间地狱。
此乃一片幽暗之地,不见一丝光明。
一道美艳的身姿缓缓飘荡,九条狐尾如同手爪般舞动,变幻出种种狰狞之态,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她所承受的难以言喻的痛苦。
在那无尽的黑暗中,似乎有某种无形的力量,不断地折磨着她的肉身与灵魂。
虽然她的身体和灵魂不会因此留下任何伤痕,但那种无形的摧残却如同永无止境的折磨,让人难以忍受。
正是因此,这刑法之苦,永无终结之日。
若是能受刑而死,却还有个盼头。
妲己娥眉紧蹙,小嘴微启,紧咬银牙,不时发出痛苦呻吟。
她,本是轩辕坟守坟之妖,受女娲娘娘之命,潜入大商,迷惑纣王,以灭大商气运。
“事成之后,使你等亦成正果……”
这便是正果吗?
永灵星!
此正果,莫非用以羞辱于她?
如今,狐族子孙皆被比干一炬付之,轩辕三妖之中,唯余她一人孤苦伶仃。
孤身一人,背负千古骂名,何其凄凉。
若她得以封神,面对千秋万世之千夫所指,她又将如何自处?
莫非让她以神明之尊,下凡倾听凡人之侮辱?
所以,这“正果”跟羞辱有何区别?
她宁愿永驻无间炼狱,受尽刑罚,亦不愿重返三界,承受心灵之折磨。
子受已登神位,若她亦受封,日后将如何面对子受?
她若言明,乃是遵奉女娲娘娘之命,子受能否释怀?
“对…不起,受……”
在无间地狱的幽暗深处,痛苦的低吟声回荡,如同夜风中的哀鸣,不绝于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