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楚将悲歌
第4章 楚将悲歌
叔孙鸣行刺胡亥,劫死牢,杀秦兵士卒,大闹咸阳城闹得咸阳城沸沸扬扬,搞得秦二世胡亥大发雷霆,丞相赵高命令咸阳城全面戒严,依照画像搜捕叔孙鸣。怎奈叔孙鸣早已离开咸阳,他要走遍这个天下,尽观这英雄辈出的时代。
时间没过多久,天下就传来了陈胜、吴广被章邯击败的消息。天下各路义军闻之丧胆,都各自守在自家的底盘不肯主动出击。叔孙鸣也听说,田横兄长齐王田儋也在和秦军的战斗中死去,现在田荣继承王位,田横为将军,在齐地攻城拔寨。叔孙鸣也在心里感到安慰,他相信田横最终能够拓展齐国的版图,建立大业。
眼下叔孙鸣四处游荡,居无定所。他听说楚地也有一支队伍反秦,为首的将军是个二十岁的小伙。相传他能举起千斤巨鼎,作战勇猛。叔孙鸣很像见上一见,便只身前往江东。
经过定陶城时,正好赶上一场大战。秦军和楚军恶战,楚军被围,叔孙鸣飞身跃过定陶城墙。秦军正在合围一个将军的部队,叔孙鸣心想,秦军如此费力合围这一个楚国将领,想必这楚将是个大人物,应该助他杀出重围。接着就跳下城墙,拔出随身宝剑,如同长蛇一般在秦军当中奔驰。
秦军最开始没留意到有一个身法极快的剑客在军队中大砍大杀,等军队发觉时,倒地的秦军已是接近一百人。秦军一校尉立刻组织军士斩杀叔孙鸣,可是根本捕捉不到他的身影,忽而出现在左边,忽而出现在后边,又突然飞跃到高处向下一通猛砍,一连又倒下了十几人,一边杀一边大声笑道:“痛快,痛快,尔等休要接近吾半分,哈哈哈哈。”说罢飞身冲向骑马的校尉,校尉只觉一阵凉风,眼前便天旋地转,不知何故,接着头掉到地上才闭了眼睛。
叔孙鸣站在马上,身前是已经没了头颅的校尉。秦兵一时吓破了胆子,等回过神来,再一齐向叔孙鸣攻去,叔孙鸣双脚一蹬,朝着楚军方向跃去,眼看到几个秦兵朝着楚将砍去,叔孙鸣提前一步,用剑一挥,八根长戟皆被砍断,随后一个扫腿,那几个秦兵都被踢远。
楚将回头向叔孙鸣点头示意,问道:“敢问壮士来自何处,是否为我军中将士?”叔孙鸣道:“我并非军士,只是浪迹江湖的酒徒罢了,只要是抗击暴秦的将士我都会出手相帮。”“那好,我们一起杀出去!”楚将带领士兵朝着薄弱一方奋力拼杀,为部队撕开一个口子。怎奈秦兵越围越多,叔孙鸣的剑锋已经开始崩缺,身上沾了不少秦兵的血。好几次陪同楚军突围都失败了,叔孙鸣越杀越恨,恨秦军即使天怒人怨却仍有如此气力。
叔孙鸣想起曾偷学过一个招式,被师父发现险被废了武功。此招式异常狠辣,一出招几十人甚至上百人非死即残,师父本不打算传给叔孙鸣,可叔孙鸣偷偷从秘籍中学到了,师父告诫叔孙鸣,此招式拿来练功可以,绝不可用在和人比武搏斗上。此招式名曰:赤狐剑法第二十三式,火狐降世。在此等危急关头,叔孙鸣只好破戒,用上全部的内力,如同一只嗜血的火狐,在秦兵中发出无形剑气,飞到半空中,人剑合一,挥剑猛斩,而后在秦军战阵中像一只火狐一样,来去如电,每经过一个秦兵,那秦兵就原地像成了陶俑一样。随后所有被叔孙鸣快剑略过的秦兵,或去手,或去腿,或被斩首。眨几眼的功夫,前方一大片秦兵倒地,楚军终于撕开了突破口。
楚军在楚将的率领下快速撤离,所剩兵马不足百人,怎奈秦国大部队紧追不舍,秦国派出了骑兵追赶。刚刚突围的楚军已经极度疲劳,没法再快速前进,楚将停下脚步,大声告诉各楚国士兵:“我项梁能与各位勇士一起并肩战斗是我一生的荣耀,秦军无非要的是我的头颅,我一人留下断后,其他将士速速突围返回营地,他日定要实现亡秦必楚的志向!”
所有楚军将士都不愿撤离,誓要与项梁将军共存亡。项梁拜托叔孙鸣,定要将剩余将士带回楚营,叔孙鸣接下项梁嘱托,随后帮助劝说其余将士离开,随后赶回项梁处,帮助项梁断后。谁知,已经晚了一步。叔孙鸣眼见着项梁的头颅被秦军斩下,身躯被吊起挂在高处。秦军则提着项梁头颅前去复命。
叔孙鸣不甘心楚军统帅的人头身躯被秦军羞辱,拿起剑重新向秦军杀去,好在身法够快,抢下了项梁的头颅。秦军回过头追杀叔孙鸣。叔孙鸣心想,能与此等英雄将领同死也是一大快事。便回到项梁身躯前,完整安置好项梁的身躯和头颅,坐在原地等秦军杀过来。
这时后方不远处传来了战马嘶鸣声,楚国援军赶到。只见一个二十岁的年轻将领奋勇当先,一个长枪将敌方将领刺死,其余秦军也被杀退。那年轻将领单人单马走到叔孙鸣和项梁尸体旁,下马后不肯接受这样的事实,冲着苍天大声哭喊:“叔父!!!!”
年轻将领正是项梁之侄项籍。随后先行撤退的几十名楚军士兵也赶了过来。看到项梁的尸体纷纷跪地痛哭。项籍看到这些撤退士兵,心中怒火中烧,拿起剑就要将这些士兵斩首,叔孙鸣见状立即拔剑挡下。不论怎么向项籍解释,项籍都像一头怒红了眼的老虎。几个回合下来,叔孙鸣极度疲乏最终抵挡不住,好在最终被季布救下。叔孙鸣心有余悸,难道世间传诵的巨鼎将领竟是这样暴虐?
过了好久,项籍走到叔孙鸣跟前,下跪向其谢罪道:“这位义士帮助我叔父而自己险些丧命,小弟项籍愧为军队统帅。不知义士可否前往我营地暂歇养伤,本将军有许多事想向义士请教。”叔孙鸣只好点头答应,接着被送到楚军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