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江南地区水网中的常客,也是江南百姓的老朋友,肥美的鲈鱼、甘甜的黄鱼、多汁的鲶鱼,各种鱼在桌面上摆着!

“来,我敬王兄一杯,以纪念我们今日相聚之喜!”

拿起了温好的[荔枝春],将酒斟满,举杯敬向朱允炆,朱允炆举起被斟满[荔枝春]的酒,也回敬了过去!

酒入口中,一股荔枝的香气铺面而来,酒不算特别香,如果与白酒相比少了绵柔与黄酒相比少了些苦涩,更与葡萄酒相比少了很多悠长之感!

口感类似于[荔枝]之中加了糖,然后发酵过后一种甜甜的感觉!

“王兄,此酒感觉如何?”

“清香甘甜,不可多得的上品,胡兄怎么知道这家酒店有这种酒卖?”

“这是我家做生意售卖的酒,我当然知晓他的货源与味道!”

“原来如此!”

拿起酒瓶,放在手中细细端详,上面绣着的花纹让朱允炆起了兴趣!

“王兄对古董还有研究吗?”

“只是平日偶有涉猎,感兴趣罢了,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这画着水墨画的酒瓶应该是出自宋代!”

“何以见得?”

“宋代官窑最喜欢烧制此种具有水墨画意之瓷器,我观上方纹路与宋代官窑出产瓷器的纹路几乎是一模一样,因为平日里见到都这种瓷器较多,所以能认识!”

“不错,这正是宋代官瓷,出自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烧制!”

对方连古董都知晓,他不仅对这位比他年纪小的男人生起了一丝“爱才”之心!

“胡兄看起来是个喜好古董的人物,居然肯花大价钱买此等贵重之物,出手阔绰!”

“哪里哪里,不敢当!”喝了一口酒,将酒杯放下:王兄有所不知啊,这俗话说的好,好马配英雄,好酒就得陪好器,没有一个好的乘酒之物,又怎么能欣赏杯中绝妙之物呢!

“这番说法倒颇不同于古人,也有一丝今人之神韵在其中。”

菜很快就上全了,吃饭的时候三人没有说话,只是自顾自吃饭,虽然吃的优雅,场上菜品消失的速度没有降低多少!

吃过饭,与胡泉道别之后,朱允炆与朱紫月出了酒店!

出了酒店,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忙碌景象到了下午依旧不见!

时不时路过一辆马车,马车上珠光宝气、金碧辉煌,哪怕只是一辆普通的马车,上面装饰物品都不是普通人能够买得起,让朱允炆感慨不愧是天子首善之地!

出了酒店,不想回去的两人来到了城外,现在的南京城外不像几百年后已经变成了高铁与地铁枢纽所打造的工业网。

吃完饭的朱允炆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总想来到城外看看,想要见见这个世界的真实情况,前世大多都是高楼大厦,毕业了工作的压力压在了身上。

现在这个世界,自己是这个国家的贵族,自然有机会能好好看看这个世界。

现在这个年代,洪武二十二年的时候,这外面只有大片荒地,许多地方都已经有了杂草。

城外,长满了许多参天大树,他们都是最近十几年方才长出来的树木,由于战争原因,这片地区还有战火波及的痕迹!

不单单是树木、草木,一些地方还遗留着几把破的锈剑,几名穿着朴素的农民正在拿着锄头耕作,锄头上方的铁早已锈迹斑斑,略微还能清晰看的起来几个大字“宋神宗五年造”。

此地尽显落寞之色,带着朱紫玉来到城外来散心的朱允炆见到这一幕内心不知道涌现了一种奇怪的情绪!

那种情绪说不上来的怪,明明对这些人生不起来同情心,看着他们在地里劳作却又感觉到内心堵得慌!

“哥哥,我们为什么来城外,母亲大人跟我说过不能来城外,城外有危险!”

朱紫玉那怯生生的语气让朱允炆低头看她。

朱允炆的眼中含有一丝复杂之色,对她解释说:“咱们出来散散心,天天在城里你不感觉憋得慌吗,有哥哥在这里你不会遇到什么危险!”

检查了袖子里与怀中的武器,发现并没有丢之后,两人开始朝着前面荒芜的田地走去,等走到近前时,下方耕作的农民只有几个人!

大部分田地被闲职下来,无人耕作!

从田埂处走过,到了一块耕作过的田地处,看着下方正在忙碌的农民,大声说:“大叔,怎么只有你们几个人在这里耕地,你们家里的孩子呢?”

那名老人抬起头,见到两名少年站在田埂上看着自己,身上穿着的绫罗绸缎让老伯不敢得罪!

“几位小先生,你们到这里来是有什么事情吗?我这把老骨头可没犯过什么事情啊,你们不要误会!”

“您误会了,大叔!我们只是来这里游玩,路遇您在田地里插秧,下来问问!”

“原来是城里的小先生,真是我老糊涂了,怎么能让你们站在这里呢?你们到我家去,我家虽然没有什么好招待你们的东西,可总归有些饱饭能让你们吃上几口!”

正当老伯要招呼朱允炆与朱紫玉去吃饭的时候,朱允炆率先拒绝了!

“大叔,我们吃过饭了,这次就不麻烦去您家吃饭了,我们只是想来问问您,当今天下的赋税如何?”

“你是说要交的粮食是多少对吧?”

“对的,大叔!”

“我哪个知道那些东西,只是每次收粮食的时候,朝廷的粮官每次都会十袋粮食里面收一袋子粮食,这日子倒是过得比较舒服!”

“谢谢大叔!”

“不用谢,你们不去我家坐一坐?我刚好要回去一趟,你们从城里出来一趟总得要请你们喝完水吧!”

看着额头上有汗珠的朱允炆,他对朱允炆发出邀请,让他去自己的家里!

面对大叔的好意,朱允炆也不好回绝,他对自己的本领很有信心,跟着大叔去了他的家!

穿过横七竖八的田埂,朱允炆又走过一条全是大树的小路,这才到达了村子!

此时的朝廷却在此时引起了动荡...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