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二而言,与失散多年的骨肉李长歌重逢,心中满是亲情的牵绊。
而此刻,李长歌展现出来的奇术令他大为震撼,不禁对这个儿子另眼相看。这等技艺既然出自自家儿子之手,自然也是属于他的宝贵财富。面对当前突厥侵扰边境的危急情况,李二决定暂时放下矜持,无论如何也要将这项技术收入囊中,以解燃眉之急。
“公子,既然您掌握如此神奇的锻造之术……”李二满脸诚恳,“不知可否转让给我?我定会给予丰厚的酬谢。”
李长歌见状,并未拒绝,只是让丫鬟棉儿去书房取来编号86-1的手稿。接过册子后,李二和杜如晦迅速翻阅起来,虽然他们不懂铸造细节,但从排版严谨、内容详实的专业程度来看,足以感受到其蕴含的巨大价值。李二越看越是激动,仿佛已经看到了玄甲军装备上最锋利强大的军刀,所向披靡的画面。
李二感激涕零,再次表明绝对不会白白索取,除了酬谢之外,还要加上前些时日救治伤寒病的灵丹妙药。“公子,请您尽管提出要求,只要老李我能办到,必定全力以赴满足你!”
然而,李长歌听罢微微叹息:“其实,我现在想要的东西,你们怕是给不了。”他内心苦笑,穿越至此,想要的是电脑、冰淇淋这类现代生活中的寻常物品,或是想创办工厂、学校推行新技术,但在这时代显然无法实现。而且,他也明白铁料作为战略物资,民间难以大量获取,即便是有再多的技术也无用武之地。
李长歌婉拒了李二的好意,表示对方先前赠予的首饰已经足够贵重,不必再客气什么。李二对此感到不解,难得有机会为儿子付出,却遭到了拒绝。杜如晦则对李长歌的品行赞不绝口,认为他是真正的君子,不占人便宜,人格高尚。
长孙皇后见状焦急万分,多年未见的儿子竟然什么都不求,让她怎能安心。她敏锐地察觉到李长歌似乎有些难言之隐,于是便鼓励道:“孩子,有什么需要尽管说出来,老李家在买卖方面颇有实力,不论你要多少财物,还是心仪哪家姑娘,都可以找他帮忙解决。”
李长歌闻言一愣,没想到这家人竟有如此雄厚的实力,但他深知自己真正的需求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一时之间陷入沉思。前世听说过不少好人好事得到意外回报的故事,如今身处古代……
这件事真实发生在他身上,令李长歌感到难以置信。
但……问题依然存在。李长歌现在需要的并不是铁器,而是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
既然对方这么问了,李长歌也不好隐瞒。
“呃,如果两位问的是我的人生理想……”
“其实,我想当个闲散王爷。”
“闲散王爷?非贤能之贤,是清闲之闲。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岂不是比什么都好?”
“既是王公,又为闲王,可是……身为皇子,江山社稷该如何是好?”李二皱起眉头。
身为皇帝,他需要考虑是否立储的问题。这孩子的性格和才学都不错,但为何只想当个闲散王爷呢?
李长歌却哈哈大笑:“当闲王怎么了?我有这个能力。”
“就算我过着纣王般的生活,大唐也能国泰民安。”
李二笑道:“这么说来,你觉得自己比李世民还厉害?”
李二这么一说,长孙皇后和杜如晦都有些紧张。这个话题有些犯忌讳,但他们也没说什么,毕竟是李二的亲生血脉。
李长歌接着笑道:“李世民的确是个好皇帝,自从东汉灭亡后,神州已经好久没有这样的君主了。”
听到这话,李二的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甚至与长孙皇后和杜如晦交换了一下眼神。
“但治国不仅要有好心。”
“发展民生需要眼光和新的生产力。光靠勤政是不够的。以汉代为例,为了避免黄巾起义,首先得……”
李长歌毕竟是来自现代的。国力与生产力、改善民生与得民心的关系等思想,在后世广为人知,但在那个时代却是新思潮。
李二起初只是想看看自家孩子读书如何。但听着听着,他脸上的笑容逐渐变得严肃。这孩子说得太有道理了。最难得的是,他的观点独辟蹊径,却一针见血。
连杜如晦都愣住了。这殿下有点本事啊!要不是这次闲聊,他还以为殿下只是个普通的小猎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