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异世孤星 第52章 焦头烂额

作者:蛋壳破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04 07:01:30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时光匆匆,自月初至月中,又自月中至月初,如此反复,李二的日子过得愈发煎熬。

直到十五这天,他与李长歌的一次会面,似乎预示着某种微妙的转折。

半月之后再次来到初一,上朝之际,李二已经满腹忧虑。

退朝之后,接踵而来的消息更是令他心惊肉跳。

“陛下,近日六部之中,官员们频频出错,且错误率呈上升趋势……”

“陛下,科举考场搭建过程中,棚子竟然半途失火……”诸如此类不祥之事纷至沓来,奏折上所载皆是祸端频发。

李二听着这些令人不安的消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知道,五姓七望等世家势力已经开始有所行动,他们不再满足于暗中的串联与对抗,而是开始直接干预政务,甚至不惜制造混乱,意图以此动摇大唐根基,逼迫自己就范。

……

当崔正德被抓的消息传遍了长安城的大街小巷,许多人都对此事议论纷纷。

不仅如此,奏折上的报告也频频传到了李二的案头,所有的消息都是负面的。

百姓们开始担心这是不是预示着大唐江山不稳,甚至有人将此归咎于李二滥杀无辜,惹怒了上苍。

更令人震惊的是,从初一开始,李二竟然充耳不闻,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他告诉魏征、房玄龄等人,如果有人不好好干活,就撤职换人。似乎对于他来说,启用科举、提拔新人才是当务之急。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负面消息传到了李二的耳中。

一些通过科举选拔的人才,明明才学出众,却在六部各处官衙内遭受到了排挤和孤立。

李二当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他的态度却让人捉摸不透。

朝堂上,文武百官纷纷请求李二撤回崔正德的罪名,追赠谥号。

李二却始终无动于衷。作为武者出身的他,自然有着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决心。

但是,与世家把持的衙门周旋,即使是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竭尽全力,也难以取得显著的进展。

百官的不配合让皇帝的权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使得李二的统治显得异常艰难。

……

在初五这个平常的日子里,李二的心情却因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而骤然紧绷。

城外那片新近安置难民的土地上,原本计划种植土豆以解饥荒之急,朝廷不仅发放了一整年的赈济粮,还寄予了百姓们重建家园的厚望……

那片亟待开垦播种的荒地,经过检验后竟然是含盐量极高的咸地,根本无法种植任何作物。

这一发现令李二瞠目结舌,难以置信。

这片土地是房玄龄亲自选定并郑重推荐的,如今出了这样的岔子,房玄龄满头冷汗,内心自责不已,深知此事必会牵连到自己头上。

李二在暴怒与理智之间徘徊,他冷静分析,立刻洞察到了背后可能的黑手——那些权势滔天的世家大族。

他们为了削弱新政影响,甚至不惜破坏救济难民的举措。

“这群狡猾的世家,贼子野心……定是他们暗中作祟!”李二愤慨至极,双拳紧握,青筋毕现,几乎就要立即点兵出征,直捣那些藏污纳垢之地。

幸得魏征与杜如晦两位重臣及时劝阻,方使李二压抑住了胸中的熊熊怒火,暂时稳住了局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紧接着传来的另一则消息,更是让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全国范围内的书籍价格毫无预警地飙升,短短数日之内暴涨十倍有余。原本只需三两银子便能购买一本的书册,此刻已飙升至三十两银,读书人哀鸿遍野,怨言四起。

李二与魏征、杜如晦等一众贤臣闻此变故,心领神会,已然洞悉其中玄机。

这次事件背后的始作俑者,无疑是清河崔氏这一显赫家族,他们利用控制书籍市场的手段,企图以此引发民怨沸腾,进而打击李二及其推行的新政威信……

李二此刻心境跌宕起伏,仿佛突然间领悟了桓灵二帝为何在朝纲败坏之际选择宠信十常侍这一历史悲剧的根源。

回望过去,当年桓、灵二帝身边环绕的权臣豪门与当今的世家门阀如出一辙,他们手握重权,玩弄朝政于股掌之间。倘若那两位先皇对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存有一丝责任感,定会竭力对抗这股势力,但无奈的是,他们既无出众的治国才能,亦缺乏如李二一般的军事谋略和驾驭群雄的魄力,更没有像杜如晦、魏征这样既能干又忠诚的大臣辅佐左右。面对如此困局,桓、灵二帝似乎除了倚仗看似易于操控的宦官集团之外,别无他法。使得这些不学无术的宦官最终却将汉室推向了深渊。

此时此刻,李二内心的愤怒与焦虑已濒临崩溃边缘,平日里礼贤下士的姿态被抛诸脑后。

退朝之后,他召集房玄龄等重臣紧急会议,情绪激动地吼道:“若今日还不能找到解决之道,朕就宣布解散朝廷!”

大臣们纷纷劝阻。

“陛下息怒!”

“请陛下冷静考虑!”

殿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魏征等人面面相觑,满是苦笑。

面对眼前的复杂局势,他们深知既有蓄意挑事者,也有暗中破坏之人,朝廷上下鱼龙混杂。若有破局良策,哪还会等到今日?但他们身为清流之臣,实在难以与那些勾心斗角的权贵沆瀣一气。

正当此际,长孙皇后端着一碗参汤步入大殿,她深知李二近日的疲态与困扰,眉眼间的忧虑尽显母仪天下的柔情与担当。见众人跪倒一片,气氛剑拔弩张,她决定挺身而出,发挥正宫娘娘的关键作用。

她轻拍李二的背,以温言细语安抚道:“二郎,不必过于焦躁。如今所遇,不过是些狡猾佞臣罢了。想当年我们共同征战天下,连隋朝大军都未能阻挡我们的脚步,难道如今这几个奸臣还能比得过当年的靠山王杨林么?”

她的话语宛如一股暖流,穿透了凝滞的空气。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