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李二的担忧,李长歌却噗嗤一笑,安慰道:“老李,你想太多了。没有科学的基础支撑,突厥人纵使仿制出相似的物件,也只是徒具其表而已,根本发挥不出真正的效能。”
这让李二悬着的心稍微放下一些,同时也更加期待深入探究这个神秘的“科学”世界。
“样子货?无法仿制?这其中究竟有何深意?”李二对此感到万分好奇,显然这望远镜的奥秘并非表面那么简单。
不过,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公子,这东西虽好用,但若需要什么特殊的制作工艺或神秘仪式……”
“咳咳,老李你想偏了,咱们正吃饭呢!”李长歌先是嗔怪,继而笑道,“其实,很多看似简单的事物,背后的原理并不简单。就比如刀剑,你知道为什么刀刃能切东西,而刀背不能吗?”
李二一愣,随口回答:“这个嘛,刀背当然不能用来切东西,因为它是钝的。”
李长歌点点头,继续引导话题:“没错,那么你可知道为何刀背‘钝’?钝是什么意思?”
李二顿时语塞,对于“钝”的具体含义,他确实没有深入思考过。
李长歌见状笑出声来,借机解释道:“你看,刀刃之所以锐利,是因为其接触面积较小,而在同等压力作用下,接触面积越小,压强越大。比如同样重的铁块和纸片放在泥地上,铁块会陷入地面,而纸片则不会。这就是基本的压强原理——压力除以接触面积等于压强,压强越大,破坏力自然也就更强。”
尽管李二、魏征等人听得很认真,但他们对这些物理原理却完全摸不着头脑,仿佛在听天书一般,每个字都认识,组合在一起却如同鸡同鸭讲。
李长歌发现这一点后,不禁有些尴尬,但他深知必须让他们理解科学的重要性,以免误入迷信歧途。于是决定换个例子再讲解一次。
“我所说的科学,实际上就是研究各种关系,比如刚才提到的压强与接触面积的关系。无论是增强压力还是减小接触面积,都能提高压强,进而提升破坏力。回到刀剑的例子,正是通过打磨使得接触面积极小,从而增大压强,提高了刀剑的切割能力。明白了吗?”
众人纷纷附和,笑容满面地表示理解,但实际上他们并未真正弄懂其中的道理,只是出于尊重李长歌而点头赞同。
李长歌清楚即便大唐最智慧的一群人也无法立即理解这些新知识,更不用提突厥那些尚处于蒙昧状态的蛮族了。
因此,新兵器及军械的研发,基于的是高度的智慧结晶,绝非突厥所能轻易掌握。
李长歌看到大家如此开心,也不禁笑了起来,虽然不确定他们是否真的明白,但他已尽心尽力。
他接着说:“如果你们实在不懂的话,我还可以再给你们详细讲解,或者干脆编一本教材出来,到那时……”
就在李长歌话音未落之际,李二、魏征等人听到“编教材”三个字时,差点把嘴里的食物喷出来,一个个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李长歌。
“公子,你要著书立说?!”
李长歌对大家的反应感到莫名其妙,挠了挠头说:“怎么了?我只是想编本书,如果你们有不明白的地方,回头可以参考一下。这有什么不妥吗?”
话音未落,李二和长孙皇后都惊讶得愣在原地。
魏征、杜如晦、李靖更是激动地起身行礼:“公子之大德,我等代表天下百姓深表感激!”
他们被李长歌愿意将所学绝学著书立说并传于世人的举动深深震撼。
要知道,李长歌才十几岁不到弱冠之年,如此年纪便要出书,难道他不怕别人学到他的本事,不再奇货可居吗?
面对众人的异常反应,李长歌颇为不解,心中暗忖:我只是打算编个基础教科书而已,有必要这么大惊小怪吗?若是哪天我写出微积分这样的高深学问,那你们岂不是要集体心梗?
一顿饭吃得沸沸扬扬,李长歌始终摸不清头脑。
饭后众人出门散步时,李二正想问李长歌何时能见到这本书,决定一旦出版就立刻收藏十本。
此时,杜如晦忽然发出一声疑惑的“咦?”,引起大家注意。
杜如晦脸上挂着一种难以名状的表情,说道:“我发现这个村子里农户百姓与外面有些不同。”
众人闻听此言,纷纷环顾四周,却并未看出有何异样之处。
李靖紧张地悄声询问李长歌:“公子,这些百姓里不会有突厥兵乔装打扮混入吧?”
李长歌笑着打消了他的疑虑,并表示自己也看不出什么特别。
杜如晦的疑惑引起了所有人的关注,他说不清楚具体哪里不对劲,只是感觉有些异常。
这时,李二突然注意到一个细节:“对了,为何这里的农户使用的犁是弯的?”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愣住了,继而仔细观察,发现果然每个农户用的犁都是弯曲的,而非常见的直辕犁。
犁这种农具体积较大,木材材质坚硬,不可能自然永久变形为弯曲状。
李长歌听到李二的话,也明白了他们的困惑:“哦,这个犁确实是改进过的,比起原来的直辕犁,使用起来更加省力。”
李二听罢恍然大悟,原来李长歌不仅在研究科学理论,还改良了农业生产工具。
他不禁想到,难怪这里没有看到有人用牛耕地,而是用了其他方式……
等等,难道这里耕地不用牛吗?
李二对李长歌所提及的曲辕犁能够无需耕牛便能完成耕种之事感到难以置信。
耕牛在农业社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唐律法严惩杀耕牛的行为,正是因为耕牛对于农耕劳动的无可替代性。倘若这个曲辕犁真的可以大幅度减轻人力劳动强度,使得人力足以取代耕牛完成同等面积的耕作任务,那其中蕴含的价值与变革意义可谓颠覆性的。
李二瞪大眼睛看着李长歌,疑窦丛生:“公子,此事当真如此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