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李长歌的一声呼唤,后厨顿时飘出一阵馥郁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客厅中。
李二、杜如晦、长孙皇后以及李君羡四人无一不被这香气所吸引,个个闻香而动,纷纷惊叹:“这是何等美味,竟能散发如此勾魂摄魄的香气?”即便是在皇宫或是自家府邸,他们见识过不少名厨的手艺,却也从未品尝过这般诱人之味。
李长歌爽朗一笑,热情地招呼众人就座餐桌。
两个丫鬟棉儿和莺儿适时端着大铁盘走出后厨,将那香味源头呈现在众人面前。
尽管大家认出了盘中的食材,但那些撒在上面的细细颗粒状调料却显得陌生而新奇。
待丫鬟们退下后,又陆续端上三个同样的大铁盘,总共五个簸箕般大小的铁盘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肴,令人眼前一亮,食欲大增。所有的食物都被精心穿插在木签子上,新颖独特,引得众人好奇不已。
李二拿起一根串着烤肉的木签,看着李长歌笑问:“公子,这可是炙肉?”李长歌笑着回应:“没错,这就是烤肉,用的是上好的五花肉,下面还有羊肉,老李你一定要都尝尝。”
李二虽然身为皇帝,吃过不少炙肉,但这独特的烹饪手法和前所未有的香气令他惊讶不已。他询问李长歌是如何制作的,特别是那些神秘的调料。李长歌看到众人对烧烤串上深黄绿色粒状调料的好奇,随口解释道:“哦,那是孜然。”李二听成了“自然”,不禁愣住,继而咬了一口,刹那间,满口生津,肥而不腻的口感让他赞不绝口,连连称赞:“自然之道,香气扑鼻,真是好名字!不知这‘自然’调料从何处寻得?”
李长歌见状,心中暗自偷笑,没有纠正李二对孜然名称的理解错误,但他确实无法给出一个合理的来源。毕竟,在前世,孜然是西域传入中原的调料,而在大唐初期并不常见。实际上,这些孜然来自于他的系统签到奖励。于是,他略作思索,敷衍道:“这个嘛……我在野地里发现的。”
就在这个时候,李二身边的随从突然想起一事,插话道:“陛……老爷,我想起来了,长安城里确实有酒家出售类似的菜肴,不过他们称之为孜然烤肉,而非自然烤肉。”此言一出,李二惊讶地看着李长歌,似乎察觉到了一丝异样。
李长歌无奈地耸了耸肩,顺着话头继续编造故事:“嗯,是有长安的商人来我这里进货,但我手头存货并不多,大部分都留给自己享用了。”李长歌的话让在场的人半信半疑,而李二更是觉得其中可能隐藏着更多秘密。然而,不论真相如何,此刻最重要的是享受这桌前所未有的美食盛宴,感受那份来自李长歌的独特匠心与别致风味。
杜如晦差点被自己的一口唾沫噎住,瞠目结舌地对李长歌说:“公子您可能不了解,这孜然炙肉在长安城的王公贵族之间可是大受欢迎,风靡一时。他们为了品尝这一小碟菜肴,不惜花费上百贯铜钱。”
李二听闻此言,心中既惊且疑,暗忖五姓七望的生活如此奢华。但更令他惊讶的是,李长歌掌握着如此美食秘方,却并未借此大发其财,而是泰然处之,淡泊名利。
长孙皇后听到“孜然炙肉”四个字,早已喜上眉梢,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此刻更是食欲大增,尽情享用起自家孩子精心准备的佳肴来。尽管李二与长孙皇后常年征战在外,饮食并不讲究,但这孜然炙肉的美味实在让人难以抗拒。一时间,夫妻俩埋头猛吃,转眼间大盘子里的烤肉就去了一半。
这时,李二发现盘中还有一道色泽金黄、口感皮脆内软糯、咸鲜中带有微甜的菜肴。他好奇地询问李长歌:“公子,这是何物?”李长歌答道:“这是土豆。”李二对此陌生,疑惑不已。
李长歌解释,土豆是在野外偶然发现的作物,茎叶虽不可食用,但土壤下的块根却滋味独特,可以替代主食,而且产量高、易种植。在北方地区,水稻不易种植,而土豆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成为了他的主食之一。李二误以为土豆像孜然一样产量不高,因此对李长歌的热情款待感激不尽,餐桌上继续大快朵颐。
正当他们吃得尽兴时,李二咬下一块烤肉,却发现味道有所不同,似是羊肉,却又有所区别。心念一动,想到战乱初平,坊间曾有不好的传闻——莫非这宝贝儿子和蛮夷野人一样,竟也吃人肉?于是他关切地问道:“孩子,这是什么肉?”
李长歌回答:“这个是羊肉。”
可李二手中的羊肉与之前吃的烤肉似乎有所不同,他越发疑惑起来。
李长歌随口答道:“你手里这个是猪肉。”李二闻言愣住,神情中充满了不可思议。在他的认知里,猪肉腥味浓重,一般只有行军打仗时才会勉强充饥,平日里哪怕是贫苦人家也不愿入口。可此刻,他手中的猪肉烤得香嫩可口,颠覆了他的认知。
李长歌见状也颇为诧异,直到他意识到李二所说的难吃的猪肉是指野猪肉,而非养殖猪肉。作为曾经的猎户,李长歌深知野猪肉确实难以入口,于是笑着解开了谜团:“我明白了,老李,你们以前吃的猪肉应该是山猪肉吧?而这,是我养殖的猪肉,口感自然不同。”
李二闻言瞪大了双眼,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从未想过猪肉也可以通过养殖变得如此美味,这不仅刷新了他的味觉体验,也让他对李长歌口中的猪肉养殖技术充满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