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熟练到让人胆战心惊——
第12章 熟练到让人胆战心惊——
张举、张纯的叛乱——
这不过是汉末黄巾起义到董卓入京前的一次小的插曲。
即便是叛贼准备了整整五年,但爆发的快,平息的也快,放眼整个汉末,至多…也就是轻描淡写的一笔。
知晓黄巾起义的多,知悉张纯叛乱的少,俨然…没有生出太大的波澜。
但这于诸葛亮与刘备而言却是深埋骨髓的切肤之痛…
前者永远失去了父亲。
后者,却同样因为这次叛乱凄惨与壮烈。
因为,这是刘备人生中无比耻辱的一战。
那还是讨伐黄巾立功后,在受任安喜县尉之前,刘备马不停蹄,又参加了这场镇压张纯叛乱的战斗。
那一战,刘备信心满满,认为自己也算打过黄巾军,而且装备精良…可结果,却是一仗惨败。
伤亡过半——
那时候的刘备方才知晓,这支叛军已经藏在泰山中暗中训练了五年,绝非乌合之众。
那一仗,刘备麾下的九个屯长阵亡了五个,两千余民兵只剩下两三百人死里逃生。
他们甚至一度以为刘备也战死了,大多数做鸟兽散,唯独十几人决定要回去寻找刘备,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最终,这十几人返回战场找到了刘备。
惊喜的是,刘备没死;
惊讶的是,刘备竟是在装死,并且靠着装死才躲过了这一劫。
那是刘备极其屈辱的一仗…
也是他后来几十年戎马生涯中最不愿提起的一仗。
看着好不容易集结起来的军队,因为讨伐这张纯、张举,只剩下十几人;
想到他一军统领,竟以无比屈辱的“假死”脱身,这简直是梦魇般的屈辱与羞愧。
后来的故事,刘备受封安喜县尉,带着十余人一同赴任,自是将这十几人视作心腹,这些人中就包括关羽、张飞、傅士仁、简雍。
可以说,这些都是共患难过,是他最信任的兄弟啊。
往事如烟…
当这一抹并不光彩的记忆又一次在刘备的脑海间走过一遍,当“哒哒”的马蹄声响起,简雍驱马已是走远。
望着那简雍驱马而去的背影。
刘备不禁喃喃。
“孔明,你、我很少提及过这张纯、张举的叛乱!这或许是你永远无法释怀的遗憾,却也是我永远无法忘记的屈辱啊!”
“孔明,你父亲死在这场叛乱中,此事…你一直讳莫如深,可我如何会看不出,你对你父亲的眷恋?”
说到这儿,刘备再度抬眼,望向那一人一马消失在官道的尽头。
他忍不住再度张口:“希望宪和(简雍)能见到你的父亲,愿这叛乱能早日平定,愿你父亲能逃过这一劫…孔明啊,现在我能帮你的,也只有这些了…”
刘备是在帮诸葛亮,可同时,刘备也是在帮他自己,帮上一世的自己啊!
孔明的遗憾,他的屈辱。
他是渴望,能真的拔掉这两枚…深深刺入他们君臣心头的毒刺。
执着、坚定。
望眼欲穿——
…
…
泰山郡,官署之中。
木地板被踩得“咚咚”作响,诸葛珪焦虑不安地负手在书房踱步,经过门口,踟蹰了一会儿,又唉地作叹,顿足转身。
诸葛玄站在他的身后,也“唉”的一声叹出口气。
继而,他特地查看过门窗,确保附近无人后,这才开口说。
“果不其然,亮儿算的精准无误。”
“这段时间…大量外地人入住这泰山郡,整个泰山城也被秘密封锁,还有兵器、辎重,源源不断地送入其中,这些…若非我们提前部署,如何知晓?看来,这郡守张举是铁了心要与那张纯一道叛乱!这已经是板上钉钉…无法转圜…”
诸葛玄的语气颇为沉重。
诸葛珪却是始终凝着眉,有那么一瞬间,他很庆幸,得亏他是提前知晓,否则…一郡太守真要隐瞒这些,他一个郡丞,如何洞悉?
甚而,若真的拖延到造反的日子。
到时候,若不选择同流合污,那几乎是十死无生的局。
现在想想,诸葛珪都颇为后怕,不敢想象,若儿子没有算到,那此间的凶险后果…根本无法想象。
“咳…”
轻咳一声,将思绪收回。
诸葛珪语气愈发深重,“我已经暗中将这贼子谋逆的证据收集,且修书一封发往京都,八俊之一的宗室刘表刘景升与我们诸葛家有旧,又在宫中执掌禁军,想来会想方设法将这密件递给天家…到时候,自会有官兵的驰援,只不过…”
说到这里,他有些犹豫,像是拿不定主意,“这一来一回,迁延时日,若到时候官兵抵达,这张纯却离开泰山郡,即便是捉到了张举,反倒是打草惊蛇,如此不单单功劳少了一多半,怕是更会引起那张纯的报复,徒增凶险…可若是趁着他们尚未离开就动手,现在来看,我们的部曲…怕是不够…”
就在这纠结犹豫的话…从诸葛珪口中吟出之际。
“兵力其实刚刚好——”
说出这话的不是诸葛玄,而是方才赶到的诸葛亮。
华佗跟在他的身后,诸葛亮却已是快步上前,只见他从怀中将一封布绢展开,却是这泰山郡的舆图。
他一边指着舆图一边说,“父亲是可以调动梁父县兵马的,父亲大人曾任梁父县县尉,掌管一县之兵马十数年,料想…只要将逆贼谋逆的证据拿出,那边的兵马是会配合父亲的行动!讨贼立功!”
“除此之外,我还制定了多套预案…”
因为是急速思考,诸葛亮来不及去刻意掩饰,他那几十年用兵的纯熟与气场…
甚至,不知不觉间…竟是顺手将父亲诸葛珪的佩剑抽出在那舆图上画着,动作之熟练自然,让诸葛玄…乃至于华佗都滴下冷汗。
——『亮儿?何时修的兵法?韬略?』
诸葛珪则是不禁怔住了一般。
诸葛亮的话则还在继续。
“你们看,逆贼藏匿的兵马、辎重可以在泰山之中,可家眷与粮草却必定是在城内…”
诸葛亮毫无察觉地继续道:“泰山共计三条出口,其中有一条年久失修,无法通行,能下山的路只有两条,一条是小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需百十兵马足以驻守,另一条则是大道,但周遭布满密林…只需用火,便可轻易逼退叛贼!”
他的话丝毫没有半分停顿,熟练到让人胆战,让人心惊。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只需挡住几次逆贼出山的攻势,之后他们的士气势必消沉,军心也会开始涣散。”
“父亲大人别忘了,除了随时会驰援而来的官兵外,这些逆贼的家眷还在郡中,还在父亲你的手上啊…敌在明,我们在暗,这是一场必胜的战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