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激烈的争辩
第7章 激烈的争辩
朱元璋迫切想知道烧饼歌所藏的天机,见套不出刘基的回答,于是缓和了一下脸色,说道:“先生,请直说无妨。”
刘基苦着脸色:“微臣没有能力说得透切天机。”
朱元璋说道:“你知晓的,只是不直说而已,你怕朕滥杀无辜?”
刘基惶恐说道:“不是,微臣是怕一旦解错天机,遭到天谴,唐代大宗师的李淳风袁天罡也只能推演,而不能解说留待后人参悟真相的道理一样。”
朱元璋说道:“先生,你也不想一想,胡惟庸只是一个舞文弄墨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哪像魏国公他们可以指挥百万雄师驰骋疆场纵横天下,他顶多不过多摆一下官威多收一点别人送的财物而已。”
刘基心头一凛,明白自己无意中拖徐达下水了,急忙说道:“魏国公的赤胆忠心可昭日月,他和那帮从尸山血海中拼杀出来的将领对皇上从无二心。”
朱元璋急忙说道:“先生别误解朕的意思,朕只是拿他来比喻一下而已,朕绝对相信魏国公,否则也不会把天下兵马交给他来统率。”
刘基略一思索,说道:“皇上最恨的就是贪污腐败,要求我们清正廉明,尤其是身处高位的人,既然皇上都说他有贪小便宜的毛病,一查不就可以把他拿下了吗?”
朱元璋笑一笑:“先生有证据在手否?”
刘基摇头:“没有。”
朱元璋说道:“这不就是了吗?”
刘基说道:“只要皇上下令查一查,自然会有证据,连那些贿赂他的地方官员也一同查办。”
朱元璋按住怒火,说道:“照先生这么说,天下地方官员岂不是人人都自危?这会做成朝局大乱的,再说他根本没有开疆拓土的本领,先生未免多虑了吧?况且他对朕也是忠心耿耿的,更没有犯下不可饶恕的大错,朕如何找借口去查他?撤换了他?”
刘基着急起来:“但他……”
朱元璋不让他说下去:“先生和朕这么多年患难与共,以先生的睿智,难道还不知道朕的想法吗?朕为何要这样做吗?非要捅破这层窗户纸不可吗?”
他真的怒火了,但也压住,没有全部发泄出来,毕竟刘基是他最信任最尊敬的人,他不想毁掉这份互信的基础,君臣之间一旦有了嫌隙,带来的后果将不堪想象。
刘基叹一口气,话说到这份上,基本上不需要再说下去了。
朱元璋说道:“当年朕要先生执掌相位,先生顾虑重重推掉,适逢韩国公又推荐他,你要朕怎么办?今天的局面罪魁祸首就是先生你,你若接掌相位,哪有今天这么多是是非非,你说是不是?”
刘基遭这反将一军,顿时语塞,答辩不上来。
朱元璋语重心长说道:“话说到这份上,你我君臣不妨推心置腹说下去,先生明知朕的心意,但还是阻挡,实在不该呀。”
刘基内疚说道:“臣辜负了皇上。”
朱元璋说道:“朕要他当宰相,并不是要他有一番大作为,像唐代名相房玄龄杜如晦那样光耀千秋,可以把天下治理得如同贞观之治天宝盛世那样,他压根儿就没有这样的能力,对不对?”
刘基点头:“皇上知人善任。”
朱元璋说道:“朕只要他没有太大的过错就行了,用他的小聪明制衡住那些公侯勋贵,让朕图个安心而已,先生非要朕打破这种平衡吗?”
刘基知道劝服不了朱元璋的,因为朱元璋把胡惟庸当作是打压开国元勋们的棋子,不由得暗暗叹息一声。
朱元璋始终不放心那些手握重兵懂得带兵打仗的开国元勋们,对他们始终是存有顾忌,宁愿让一个阿谀奉承的人来执掌相权,也不愿意让那些文韬武略兼备的开国元勋再掌相权,要利用胡惟庸一党来制衡削弱元勋们的权力和影响力,避免元勋们功高震主,对他这个皇帝构成威胁,难以控制朝局。
在这些开国元勋中,文武全才的一抓一大把,初立国时还真是由魏国公徐达韩国公李善长担任左右丞相,造成威信更高的局面,随着皇权的巩固,朱元璋便进行削权,把徐达李善长的左右丞相撤了,改由胡惟庸汪广洋两个文人来担任左右丞相。
汪广洋可是有军功在身的开国元勋,两个伯爵之一,刘基为诚意伯,汪广洋为忠勤伯,胡惟庸虽然也是从军的谋士,但军功不高,不在开国元勋之列,不过却十分擅长钻营,和韩国公李善长结成姻亲,故而得到韩国公李善长的帮助,提携而起,仕途坦荡,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左丞相。
李善长本意想收胡惟庸为己用,在朝中种植形成自己的势力,然而事实却不是这么一回事,做了胡惟庸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垫脚石。
有天下第一谋士之称的李善长竟然阴沟翻船,被胡惟庸所利用,可不可笑。
朱元璋这样宠信偏袒胡惟庸,坐大胡惟庸的势力,对他至高无上的皇权又何尝不是构成威胁?
刘基忽然感到恐惧,发觉这个当了皇帝的伙伴与他们这一帮开国元勋越来越有隔阂,越来越有距离,越来越不放心他们这些曾经同生共死过的人。
隔阂一大,距离一远,必有异心,那将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人有霉运,富有尽头。
眼前的一切荣华富贵,已经暗藏凶象。
他立即萌生隐退之心,幸甚自己当年推掉相位。
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样胸怀广阔的圣君贤皇尚且也大开杀戒,把几个战功彪炳拥有重兵的统军将帅找个借口杀掉,宋太祖赵匡胤也借着醉酒来个杯酒释兵权,朱元璋的胸襟气量哪里及得上这两个前朝的开国皇帝,一旦对元勋们发难起来,手段绝对比唐宗宋祖无情得多,残酷得多,绝对是雷霆霹雳手段。
要想保住一家性命,就只有一条路可走,莫要贪恋富贵,就是急流勇退,做一个隐世不出的渔樵耕读村夫。
春秋的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夫差后,泛舟太湖周游天下,活得逍遥自在如神仙;汉代的张良,辅助刘邦打败西楚霸王项羽后,毅然挂印出走放弃荣华富贵,隐居不闻天下事,自己何妨不效法范蠡张良?
真的要好好地为自己一家人将来的命运安排一下了,别成了一个笑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葬送卿卿性命的可悲下场。
他心意已决,可他不是一个普通人,不是说走就走得了,皇帝也绝不会放他走,所以一定要想一个既可以瞒过皇帝耳目又可以不连累家人的万全之策。
朱元璋见他不说话,还以为他心存不满,于是惺惺作态说道:“先生呀,其实朕这个皇帝不好当,你可要体谅朕的苦处,多为朕着想一下,分担一下朕肩上的重担。”
刘基说道:“臣下明白皇上的心意,从此不再提胡相的事。”
朱元璋感慨说道:“在众多朝廷重臣中,只有你我天德三人才可以推心置腹的无所不谈,纵观历代王朝,都是乱世用武治,太平用文管,是不是?”
刘基说道:“是。”
朱元璋微微一笑,说道:“如今天下一统,虽然还有一些仗要打,但南方基本已定,蒙古人翻天无力,不需要连年再征战四方,你们这些大功臣打了那么多年的仗,从尸山血海里活下来,现在是时候好好地享受一下了,没事的时候多待在家里或者外出游山玩水消遣行乐不好吗?若然再叫你们为繁重的政事劳心费神,朕又于心何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