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名义上的,精神领袖
第17章 名义上的,精神领袖
“财富匹配也应当依礼而行,大夫财富如何能比君王财富更高,贫贱百姓财富如何能比高贵贵族财富更多,此乃乱礼也。”
一番话说出来,那些个老贵族们顿时是大声喝彩。
这可真是受到他们的心坎里去了。他们一直都是这样认为的。
平民百姓怎么可以比我们土地还要多。怎么可以和我们相提并论。直到现在他们才知道。
原来自己信奉的乃是儒家思想。“所言极是,所言极是!”
“贫贱百姓乱礼而行,怎可与贵族相提并论?”
下面这些人拥趸一上来之后,儒家那人更加肆无忌惮。
“人分三六九等,有君子与野人之分。君子坐而论道,所做乃治理天下之大事,野人于田间劳作,只能做躬耕、百工等小事。”
“正所谓,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此乃礼法也。”
“至于律法,上古有言,刑不上大夫。大夫犯罪需道德谴责,怎可公之于众,使之受辱受屈。”
这番话一说出来,当即是让下面的墨家巨子极度的气愤。
他们墨家先祖墨子之所以会从儒家脱离出来,便是看不惯,儒家为了维护尊贵卑贱,强行为强权做背书这一套。
于是墨家巨子当即是站了出来:“尔等所说之言,此真乃谬论也。”
墨家巨子一站出来,儒家这边当即是冷笑:“我道是何人,原来是背师出逃者,尔等连侍师如父都做不到,有脸在此说吾等谬论?”
墨家巨子不卑不亢:“先祖从儒家走出,吾等觉得甚好。所谓人生而有贵贱之分,真乃谬论之中的谬论。”
你我皆是头身手脚、心肝脾肺所组成。难道你的心肝脾肺便是先天带着黄金不成?”
“如果你身无所谓贵重之物,何来所谓的贵贱之分。”
“照你这般说法,我大秦皇帝先祖乃上古周朝一马夫,然先祖披荆斩棘,得此天下,是为何?也是生而贵者?”
“谬也!”
“乃艰苦之奋斗得天下,天下之人唯有所事不同,何来贵贱之分?”
“皇帝陛下每日劳心天下之大事,还要劳力于案牍之奏章,照公所言,难道陛下也是小人乎?”
—番话吓得儒家的代表是颤颤巍巍,抬头看向了上面的嬴政。
果然见嬴政脸色有些不悦。
嬴政自己也心想:每日自己要劳心于天下大事,又要处理那堆积如山的案牍奏章,真可谓是劳心又劳力。
若如儒家所言,自己既是君子又是小人。
这不是人格分裂?
这时候陈河就站起来了。
“诸位所言皆有道理。”
“法家依法治国、不论亲疏贵贱,此乃公正。”“儒家以礼,以仁治国,此所谓人情!”“墨家非爱兼攻人人平等,所谓悲悯。”“道家无为而治,提倡平淡,此所谓心安。”
“诸位争吵之由,盖因一家之言,难治百家之事。”
一番解释,让下面的诸子百家都是眼前一亮。
以前他们都是主张自己的思想是最好的。哪管别人的多优秀龙。
现在一听陈河这番话,顿觉有理。
“故以本座来看,非是百家并举,而是百家互鉴。”
“法理之中不外人情,礼仪之中摒除繁琐;仁义之举,看对谁;非爱兼攻,看条件;道家之无为,也要看现实。”
“故而百家相互借鉴,相互融合,此乃上上之道也!”
陈河的这一番话说完之后。
就连坐在上面的嬴政都是拍案叫绝。所谓的百家并举。现在看来是行不通。
就听了法家墨家儒家三家的话,都已是发现了巨大的分歧。
如果让百家并举,估计会乱套。而像陈河说的这样,相互借鉴。
从白家之中拿出他们最精华的部分。。摒弃掉他们最差的部分,就是治国的最佳思路。
而陈河的这番话说完,李斯、墨家巨子以及儒家的那代表也是服气。
看向陈河的时候,眼神之中满满的都是佩服。
如果是能够实行百家并举,能够将所有的思想揉合在一块,那自然是最好。
不过看下面那些人,个个对别人的思想不屑一顾的样子。
想要他们自己主动融合,似乎还是一个天方夜谭。
陈河没有勉强他们。
而是直接道:“既然没办法说服你们,咱们就在之后见。”
“本座会将你们思想优秀部分融合在一块,摒弃掉你们各家思想之中的糟粕。”
“给我们一年的时间,就能够还你们一个惊喜。”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其他人都没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特别是法家和儒家墨家这三家。儒家和墨家是针锋相对,和法家也是。
但是墨家和法家,他们所主张的思想大致都相同,都是一条脉络。
所以法家和墨家,甚至连道家都走得比较近。
因为普遍的认知是,法家是从道家的思想之中脱颖而出的。
宴会结束之后,诸子百家都是各自在找朝堂的人。
李斯这边刚刚从皇宫出来,就碰上道家和法家的几个人。
法家的那些代表们,那当然是认识的。毕竟是一家之人。
道家就相对陌生一些。两家如今名义上的精神领袖,都是找到了李斯。
法家的那一位一见面就是互相的问好。
“宴会结束,你们不去馆驿休息,等着本相何事?”
法家那人说道:“丞相,吾等与道家掌门共同来找您,主要还是法家和道家之间毕竟相承一脉,既如些还希望丞相能在陛下面的为道家和法家多说些
李斯笑道:“我本就属法家,自然多倾向法家,至于道家,正如国师所言,可相互融合借鉴。”
“道家思想提倡无为而治,在如今的大秦可能市场不大,但道家所提倡心境,本相是非常认同的。
“至于在陛下面前美言,本相会酌情。”
说完之后李斯也是邀请他们回自己的李斯府上再一叙。
而与此同时呢,儒家的人并没有离开皇宫。而是再一次找到了嬴政。
“怎么,你们儒家在咸阳宫之中的辩论,好像并没有占多少胜算,现在找朕何事?”
儒家的代表一躬到底缓缓说道:“陛下,您没有觉得在诸子百家之中,唯有儒家对皇权来说,乃是最为有利的?”
嬴政想了想的确是。